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动物学竞赛安庆一中竞赛辅导讲义

最新动物学竞赛安庆一中竞赛辅导讲义

动物学竞赛安庆一中竞赛辅导讲义一、总序1、动物学研究动物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发生发展的学科。

2、动物学的子分类保护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学动物形态学动物分类学动物胚胎学动物地理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行为学动物生态学3、动物知识体系的构建细胞与组织微观器官与系统宏观行为与生态空间分类与进化时间4、内在的逻辑关系一、形态结构与机能的统一二、形态、机能、结构、行为等与环境的统一三、进化与适应的统一5、动物演变的趋势一、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二、形态、行为由简单到复杂三、由低等向高等四、物种由少到多6、动物分类的方法自然分类:除用形态特征作为分类性状外,还用生态、行为、生理、生化、地理等方面的资料作为分类依据,以生物学概念替代了纯形态概念。

细胞分类:应用细胞学特征进行物种分类,专门研究该领域的学科称为细胞分类学。

生化分类:蛋白质电泳、抗原抗体反应、蛋白质序列比较。

分子分类:利用核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进行分类,亲缘关系越近,同源性序列越多。

7、现阶段已发现的生物为200万种,植物38万种,昆虫有100多万种,脊椎动物共有5万种,估计共有400-3000万种。

二、动物的细胞与组织【1】授课内容1、施莱登、施旺的细胞学说见高中课本。

2、细胞的三大系统颗粒纤维系统:染色质、核仁、核糖体;细胞骨架系统:由一系列特定的结构蛋白组成的空间网状结构,其发挥机械支撑、空间组织的作用,参与各种形式的细胞运动。

生物膜系统:由细胞的质膜构成的外膜(质膜)系统以及各细胞器的膜构成的外膜系统,生物膜系统在人体内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比如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通讯、各细胞之间的识别作用等等,都是与生物膜系统息息相关。

另外,生物膜系统还将各细胞、各细胞器分隔开来,使它们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干扰又可以相互联系。

3、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比较动物细胞植物细胞有无细胞壁无有有无液泡无大部分有是否可以进行同化作用不可以大部分可以其他不同溶酶体乙醛酸循环体伸缩环细胞板中心体胞间连丝4、动物细胞的知识点要点一、细胞的流动镶嵌模型(右图)、跨膜运输以及细胞通讯等等。

二、细胞核和细胞分裂。

三、核糖体与蛋白质合成。

四、细胞的分化、凋亡、死亡。

五、细胞骨架以及微丝、微管、中间丝的研究。

六、线粒体和能量代谢。

5、动物的组织总叙动物具有其特殊的组织,组织是构成器官的基本结构。

6、组织的特征应当从以下三方面认识一、细胞种类二、细胞间质的多寡三、纤维7、组织的分类{1}上皮组织定义:是指覆盖在身体表面和和体内器官内表面的一层层具膜状结构的紧密排列的细胞。

功能:保护、分泌、排泄、吸收。

种类:单层扁平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复层立方上皮。

腺体种类:有管腺、无管腺。

分布在动物体不同部位的上皮,其功能各不相同。

{2}结缔组织组成:由结缔组织基质和分散在其中的细胞组成。

功能:连接、支持、保护、防御、运输、修复等。

种类:疏松结缔组织、纤维状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血液、软骨组织、骨骼。

细胞种类:固定的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

游走的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

蛋白质纤维种类:有弹性的弹性纤维、有韧性的胶原纤维、分支成网状的网状纤维。

{3}肌肉组织组成:由成束的肌纤维组成,可以收缩。

功能:维持机体和器官运动。

种类:心肌、横纹肌【又名骨骼肌】、平滑肌。

心肌、横纹肌、平滑肌比较:分布区域直径(微米)形态长度横纹分支细胞核心肌心脏 6-22 圆柱形可达数厘米有有多个横纹肌肌肉、骨骼肌 10-100 短柱状 20-150微米有无单个平滑肌消化道、呼吸道 2-20 梭形 20-200微米无无单个血管且位于细泌尿、生殖系统胞中心{4}神经组织神经组织是人体内分化程度最高的一种组织。

神经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单位是神经细胞,即神经元。

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2】竞赛内容1、细胞结构:细胞膜是一个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半透性膜,允许某些物质或离子有选择性的通过,又严格限制其他物质进出,保持细胞内成分的稳定。

2、脂质双分子层膜中脂质以磷脂为主,占70%,其次是胆固醇,低于30%。

磷脂的基本结构是:一分子甘油的两个羟基同两分子脂肪酸相结合,另一个羟基同一分子磷酸结合,后者再同一个碱基结合。

膜中脂质呈双分子层存在,亲水的磷酸和碱基,朝向膜的外或内表面,疏水的脂酸羟基在膜的内部两两相对。

3、细胞膜蛋白质蛋白质分子以 -螺旋或球形结构分散镶嵌在膜脂质双层中。

膜蛋白质以两种形式与脂质相结合,一种为表面蛋白质,另一种为结合蛋白质4、细胞膜糖类主要是一些寡糖和多糖链,与膜的蛋白质或脂质结合,形成糖脂或糖蛋白。

5、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1)单纯弥散一小部分溶于脂质的低分子物质,可以透过细胞膜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移动。

氧、二氧化碳等气体分子,能溶于水也溶于脂质,可靠浓度差通过细胞膜或呼吸膜。

(2)异化弥散一些非脂溶性物质物质,通过细胞膜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移动。

需要细胞膜中的特殊蛋白质协助。

1、由通道介导的异化扩散例如:Na+、K+、Ca2+2、以载体为中介的异化扩散特异性、饱和、竞争性抑制(3)主动转运细胞膜通过消耗本身的能量,将物质的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

例如钠钾泵(4)入胞和出胞作用6、主要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1)由通道蛋白质完成的1、化学门控通道2、电压门控通道3、机械门控通道(2)由受体蛋白质、G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组成的1、受体蛋白2、G蛋白,由α、β、γ3个亚基组成。

3、效应器酶腺苷酸环化酶磷脂酶磷脂酶将磷脂酰肌醇的磷脂分子水解为三磷酸肌醇、二酰甘油。

(3)由酪氨酸激酶受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7、上皮组织按功能可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等(1)被覆上皮可分为单层和复层。

单层又分为扁平、立方、柱状等,无脊椎动物的体表上皮通常为单层。

复层又分为扁平和柱状等,高等动物的体表上皮通常为复层。

(2)以腺上皮为主可构成腺体或腺,腺又可分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腺细胞的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到腺体腔或体外的称为外分泌腺,不经过导管而将分泌物直接分泌到血液中的称为内分泌腺。

(3)感觉上皮,具有感觉功能,如嗅觉上皮、味觉上皮、视觉上皮、听觉上皮等。

8、根据结构特点又可分为:(1)单层扁平上皮为一层扁平状细胞构成,细胞呈多边形、边缘有锯齿状波纹。

又包括:内皮覆盖于心脏、血管、淋巴管腔内面的上皮,薄而光滑,有利于物质的交换和减少液体流动时的阻力。

间皮覆盖于胸膜、腹膜、心包膜的上皮,细胞较小,规则似六角形,薄而湿润光滑,便于内脏活动。

另外还有肾小囊壁层、肺泡壁上皮等有利于物质交换的上皮。

(2)单层立方上皮一层立方形细胞组成,如肾小管、甲状腺滤泡上皮,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3)单层柱状上皮一层棱柱形细胞组成,其游离端常具纤毛、微绒毛,分布于胃、肠、子宫、输卵管的内腔面。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主要为柱状上皮组成,一层细胞。

但高度不等,核位置参差不齐,似有多层细胞,其游离端常具有纤毛。

主要分布于呼吸道内表面,具有保护、分泌功能。

(5)复层扁平上皮主要分布于皮肤的表皮、口腔、食道、阴道粘膜,有保护作用。

(6)复层柱状上皮主要分布于眼睑结膜、尿道海绵体的粘膜,有保护作用。

(7)变移上皮主要分布于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的内腔面,随器官收缩而变化。

9、神经元的突起分树突和轴突。

树突把冲动传向细胞体,轴突把冲动从细胞体传出。

每个神经元有树突一到几个,轴突一个。

树突分枝多,能增加接触面。

轴突分枝少。

轴突和长树突总称神经纤维。

10、有的神经纤维表面有一层节段性的髓鞘,叫有髓神经纤维。

在外周神经纤维中,髓鞘由施旺氏细胞形成,髓鞘外又被施旺氏细胞包围。

有的神经纤维外面没有髓鞘,仅被施旺氏细胞包裹,叫无髓神经纤维。

在中枢,髓鞘由少突胶质细胞的突起包围,在轴突周围形成。

有髓纤维传导速度快;无髓纤维传导速度慢。

三、动物的器官与系统【1】授课内容1、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特定形态结构,完成与其形态相适应的功能。

器官水平的功能源于组织的相互协调作用。

2、器官之间相互结合可形成特定的系统。

3、人体内的系统可分为12种:皮肤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淋巴系统免疫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4、皮肤系统组成器官:皮肤作用:包围在人体外表面,起着保护身体不受外物侵害,保持内环境的稳定的作用。

5、骨骼系统组成器官:206块骨骼作用:支撑全身,保护内脏器官,并与肌肉一起构成人的运动系统。

6、肌肉系统组成器官:全身600多块附着在骨骼上的骨骼肌作用:骨骼肌通过肌腱附着在不同长骨的端点,它们的收缩可以引起机体的运动。

7、消化系统组成器官:口腔、食管、胃、十二指肠、大肠、小肠、直肠、多种消化腺。

作用: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素。

8、循环系统组成器官与组织: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血液。

作用:将血液与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处,从全身将代谢产物运送出来。

9、淋巴系统、免疫系统组成器官与组织、细胞:肺、胸腺、骨髓、淋巴结、淋巴管、毛细淋巴管以及其中的淋巴和白细胞。

作用:保卫身体抵抗病原体的侵害。

10、呼吸系统组成器官: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

作用:从体外吸入氧,并排除体内的二氧化碳。

11、排泄系统组成器官: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作用:将流经肾的血管中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维持体液渗透压的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12、内分泌系统组成器官:各种腺体。

作用:分泌特定化学物质调节机体生长、发育、代谢、生殖、应急等活动。

13、神经系统组成器官:神经中枢、神经分类: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作用:接受体内外刺激,产生应答反应,调节身体功能以适应体内外环境变化。

14、生殖系统组成器官:男女内外生殖器作用:分别产生雌雄配子,受精后形成受精卵,完成延续种族的任务。

15、人的发育人的发育包括在母体内进行的胚胎发育和从母体分娩后继续进行的胚后发育。

人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与生长,形成与亲代相似的个体,再经幼年、成年、衰老直至死亡的复杂过程。

16、胚胎发育阶段:(由先到后)受精卵、二分裂球、四分裂球、八分裂球、桑葚胚、囊胚17、激素【2】竞赛内容专题一:消化系统拓展{1}消化液的成分及作用1.唾液及其作用唾液是唾液腺分泌的无色近中性(pH为6.6~7.1)的液体。

正常成人每日分泌量l~1.5L。

唾液含有99%的水,还有唾液淀粉酶、粘蛋白、溶菌酶及少量的Na+、K+、Cl-等。

唾液的作用:①湿润和溶解食物,使之容易吞咽及引起味觉。

②唾液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此酶受氯离子激活,其作用最适的pH 近于中性。

由于食物在口腔停留时间很短,淀粉酶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故细嚼慢咽,能增加淀粉的分解。

③清洁保护口腔。

唾液经常分泌,能湿润口腔粘膜,清除口腔内的残余食物或异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