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静·永恒——拉斐尔的圣母像

宁静·永恒——拉斐尔的圣母像

宁静·永恒
拉斐尔是意大利杰出的画家,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

他潜心研究各画派大师的艺术特点,并认真领悟,博采众长,尤其是达·芬奇的构图技法和米开朗基罗的人体表现及雄强风格,最后形成了其独具古典精神的秀美、圆润、柔和的风格,成为和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鼎足而立的文艺复兴艺坛三杰之一。

其代表作有油画《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等。

拉斐尔的圣母像是他的艺术生涯丰碑。

一位俄国画家感慨地赞美道:“拉斐尔画的圣母,本身就是对人类的想象力的创造。

”圣母玛利亚的形象,一直是中世纪画家们的表现题材。

但由于基督教神学的影响,拉斐尔之前的画家们,所画的圣母苍白消瘦、僵硬呆板,一副受苦受难的模样。

而拉斐尔画的圣母像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意大利民间女性的魅力,有着人间最能感同身受的母爱情调,满含着人文主义的理想,体现了人间的美好。

在他的高超的画笔下,圣母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宗教人物,而是成了一个普通的人间少妇,她年轻、端庄、美丽、丰润、健康,眉宇间洋溢着母亲的慈爱和幸福。

她身边的年幼的耶稣,一改满脸的苦难相,而被描绘成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

圣母和圣子,完全是一对现实生活中的母亲与孩子。

画家正是借圣母之名,称颂了一般人类母性的光辉。

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圣母的婚礼》、《带金莺的圣母》、《草地上的圣母》、《花园中的圣母》、《西斯廷圣母》、《椅中圣母》等。

《西斯庭圣母》可以说是画家所有圣母像中集大成者,是他最成功的一幅圣母像。

它应该也是最为人所知、最受人喜爱的一幅。

可我最喜欢的却是另外一幅《椅中圣母》。

如果说拉斐尔把西斯庭圣母刻画的象一位善良的民间女性,温柔娴静,可是她却又有一种女王式的严肃性。

而《椅中圣母》中的圣母,我却感觉不到一丝神的高高在上的气息。

圣母深受异国风情的穿束,充满东方情调的色彩,母子之间的自然和谐,整幅画面都弥漫着一种浓浓的生活气息。

如果不是看画名,不是圣母头上的光环,我绝对想不到眼前这位美丽温柔的少妇竟然是宗教故事里远离人间的圣母。

尤其是画中圣母情深意长动人的目光,真的让我有一种如沐春风沉溺其中的感觉。

她温柔的目光可以让你纷乱的心立马平定下来。

拉斐尔的圣母之所以具有完美品质,乃得益于他对人间女性的敏锐洞察力。

《椅中圣母》中的圣母自然也不例外,更是堪称神来之笔。

据说有一次画家从梵蒂冈出来,在门口廊柱下见到一位抱着婴儿的少女,酷似他的心上人芙纳蕾娜,看到她的目光令他神魂颠倒,他满怀激情地拾起一块木炭,想把这动人的瞬间永驻在画布上,他环顾四周,见到旁边有一只朝天的空桶,画家没加考虑,就跑过去把桶翻过来,在桶底上急速地画下这位多情而美丽的少妇。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一双眼睛可以窥视到画中人的灵魂。

而《椅中圣母》中画家也特别着意于圣母的目光。

马利亚亲昵地抱紧儿子,低眉斜视着画外,展现一种女性的妩媚。

这一姿态与表情,令几百年后的欣赏者都不禁为之神往,油然地产生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联想。

所以我相信这种传说,以自己的恋人作为永恒的理想美的范本才会拥有这么永恒动人的目光吧。

《椅中圣母》,我们可以认为是拉斐尔圣母形象的顶峰了。

拉斐尔极善运用曲线塑造形象,这幅画从画幅圆形外框到人物的组合、体态、衣着、褶纹都以长短不等的各种曲线构成,整个画面形象给观赏者以丰满、柔润与高度和谐的完美之感。

他非常仔细地把三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塞在已很少间隙的圆形框内,突显出圣母、耶稣、约翰三人的亲密无间。

画家造型的色彩配置,基本仍遵循基督教的观念,以红、蓝两色为基调。

因为在基督教中,红色是象征天主的圣爱,蓝色是象征天主的真理。

所以在宗教画中,圣母的衣着一般以红蓝两色相配搭。

在这幅画中,圣母上衣为红色,斗篷为蓝色,小耶稣的黄色上衣,与圣母衣着的红、蓝色构成了调和的三原色,从而强化了艳丽的色彩和画面的华贵。

形象的自然美与结构的造型美把母子情爱的精神美传达得淋漓尽致。

这种构思,即便再过几百年,仍将是人们最愿意欣赏其
美的造型艺术。

初次认识拉斐尔,便是因为这幅《椅中圣母》。

只记得翻着一本美术书,眼光不经意间撞到,就移不开了。

整个儿融入在安宁、和谐、恬静的氛围中。

看着看着,忘却了时间,忘却了空间,超越了永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