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新时期家庭道德教育内容方法调研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关系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
程,是关系到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关系亿万家庭
实际利益的民心工程。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家庭的未来,众多父母都
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要求,他们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投资,
相对而言,把道德教育放在了次要的位置。许多人认为,只要孩子能
考上一所令人羡慕的名牌大学,那人生的道路必将铺满了鲜花,可事
实往往并非如此。
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值得肯定的,他们具有强烈的爱
国意识,崇尚民主、平等、自由,乐于奉献,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
由于受社会上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当前未成年人的道德现状不容乐
观。其具体表现为:公德心的普遍缺乏;正义感责任感的淡化;荣辱
观是非观的混淆;心胸狭隘自私自利等。这种现象,值得引起我们全
社会和家庭的重视。
"有才无德,行不远。"这是古人对于道德重要性认识的一句至理名
言。一个人的品德往往是儿童时期形成的,家庭教育是孩子的教育摇
篮。作为肩负孩子第一任教师和终生教师的父母,对孩子道德情操的
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有关新时期家庭
道德教育存在的一些误区,研究教育的内容,从而找到更合适的教育
方法。
2 / 6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几种误区
1、过分溺爱型。孩子是家庭的"
小太阳",在当今6+1模式的家庭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
爸、妈妈都围着一个孩子转,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含在嘴里怕化了,
捧在手里怕摔了,面对着这么一个孩子,连一句重话都舍不得讲,哪
里还谈得上教训?于是便对孩子百般迁就,过分溺爱,日复一日,久
而久之,就容易造成孩子骄横、无理、任性、唯我独尊、自我中心的
个性。
2、只重学习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充
满了过高的期望,把学习成绩好坏作为衡量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的唯
一评判标准,也作为衡量好孩子与坏孩子的唯一标准。在这样家庭环
境中教育出来的孩子,成绩突出的,许多孩子便自以为是,目空一切,
心胸狭窄,容不下别人超过自己。成年后,一旦碰上不顺心的事,便
往往想不开,经受不住挫折。
3、
放任自流型。父母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任
孩子自由发展,缺少约束。由于放松了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孩子更容
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养成许多不良的行为和习惯,长大后纪
律涣散,缺少责任感。
二、家庭教育内容
3 / 6
船靠舵正,人靠德行。人生,好比在大海中航船,道德是方向盘,
能力是燃料动力,没有正确方向的航船,无论有多么充足的动力,都
只能在大海中乱转乱闯,始终到达不了成功的彼岸。未成年人是品德
形成的最重要时期,教育孩子成为一个有高尚品德、高尚情操的人,
是家长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认为,家庭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1、感恩教育
感恩,这是做人的最基本品德,是一切爱和善的基础。在我国目前
大量独生子女存在的当代,感恩教育显得尤其重要。许多孩子只知道
无限地索取父母的爱,却不能很好地爱自己的父母,这不能不令天下
的父母悲哀。更有甚者,长大后虐待父母的不乏其人。感恩是需要学
习的,学会感恩,就是让孩子意识到别人为你所有的付出,包括父母
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都需要回报。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爱
自己的父母,感谢一切为他付出的人,珍惜别人对他的爱,回报别人
对他的爱,并学会表达爱的情感。我们要反复告诉孩子,父母对他的
爱,同时也要求他同样的爱父母。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这样的
人也谈不上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师长。
2、荣辱教育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内涵非常丰富,这其实也是一项很好的家庭德育内容。知荣耻,辨善
恶,是做人的基本德性。荣辱观的教育,是一个滴水穿石、积铢累寸
的过程,家长要结合事例正面宣传荣、善、美、好,也要利用反面教
4 / 6
材让孩子分辨耻、恶、丑、坏,从面自觉地趋荣避害,分清是非,为
善去恶,有所不为。
3、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并不是大话、空话,想使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从小
就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家长要从小教育他们树立良好的人生观、
价值观,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4、劳动教育
要向孩子灌输"劳动光荣"的意识,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在不断的锻炼中,进行磨练,从小培养孩子自力更生的能力和家庭责
任感,有条件的,在假期里也可感受打工挣钱的生活。只有这样,孩
子才能够知道珍惜,学会珍惜,知道许多东西的来之不易,也能够培
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独立性。
5、良好的人格教育,包括诚实、正直、善良、宽容、合作、谦虚、
毅力等教育。良好的人格,就是美德,它们必将受益于孩子的终身。
三、德育教育的主要方法
1、 以身作则,身教言行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他们的世
界观、人生观、荣辱观、价值观,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和德行如何,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品行。一个对别人冷酷无情、对
亲人无情无义的父亲,要想教育孩子拥有爱心是天方夜谭;一个专拣
小便宜、爱财如命的母亲,要想教育孩子拾金不昧是痴心妄想;一个
5 / 6
撒谎成性、反复无常的人,要想教育孩子诚实守信,是无稽之谈。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必须以身作则,严以
律已,品行端正。教育专家蔡蔚老是曾告诫过各位家长:作为家长应
当不断提高自己的各种素质和修养,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修正自己
的行为,才能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2、和谐环境,民主平等
家庭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每个孩子都希望生活在
一个和谐、平等的家庭里。无数实践证明,家中充满暴力的孩子,长
大后也崇尚暴力;家中不平等的家庭,长大后也非常武断。良好的家
庭环境,是靠父母双方努力创造的,父母应该精心营造一个令孩子身
心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沐浴在和谐、文明、温馨、民主的家
庭气氛中,形成平等、民主、宽容、爱心的个性,愉快地接受来自父
母的教育。如有抽时间与孩子一起谈天说地,以平等的姿态来倾听孩
子的心里话,也可以用文明礼貌语来驾起平等的桥梁。父母错怪了孩
子或做了错事,应放下架子,主动向孩子道歉或承认错误。
3、家校沟通,互相促进
孩子良好道德习惯的形成,家庭教育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但家庭
教育并不是孤立的,它应和学校教育密切配合、相互协助、相互补充。
孩子的各种个性尚未定型,许多人往往是在校一种表现,在家又是另
一种表现。作为父母,应当经常与学校做好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孩子
校内外的各种表现,才能对孩子的道德水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