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织物几何结构参数

第八章 织物几何结构参数


其中ABEG表示一根经纱,AHID表示一根纬纱,AHFG表 示经纱和纬纱相交重叠的部分,EFIC为织物的空隙部分。 Ej=面积ABEG/面积ABCD×100%=Pjdj=0.037Pj√Ttj Ew=Pwdw=0.037Pw√Ttw E总=面积ABEFID/面积ABCD×100%=Ej+Ew-EjEw
第八章 织物几何结构参数
第一节 织物几何结构概述 在织物内,经纱和纬纱的空间关系称为织物的几何结构。 纱线为塑性材料,而且织物的经纬纱线密度、密度、织物 组织以及上机张力等各种因素,可以有各种不同的配合。 因此,织物的经纬纱线的相互关系是比较复杂的。
一、织物内纱线的几何形态 1.织物内纱线的截面形态 . 织物内纱线的截面形态,数十年来有多种论述,F.T.皮尔 斯、H.T.诺维柯夫等学者主张以圆形或椭圆形进行描述, A.肯泼主张以跑道形进行描述,也有的学者以凸透镜形态 进行描述。因纱线在织物内的截面形态受到纤维原料、织 物组织、织物密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讨论织物几何结 构概念时,建议采用圆形截面作为各项概算的依据,但应 充分考虑纱线在织物内被压扁的实际情况。压扁系数的大 小,与织物组织、密度、纱线原料、成纱结构、织造参数 等有关,一般为0.8左右。
τ
二、织物厚度的概念 织物几何结构的参数如下: Lj(Lw) -一个经纱(纬纱)组织循环所占有的距离,mm; hj(hw)-经(纬)纱屈曲波高,用织物内经(纬)纱屈曲的 波峰和波谷之间垂直于布面方向的距离表示,mm; dj(dw)-经(纬)纱直径,mm。 织物的厚度(mm),用织物正反面之间的距离表示。图 (1)和图(2)分别表示两种平纹织物的经向和纬向切面 图。
直径系数kd的大小,受纺纱方法、纤维品种、纤维表面形 态等因素的影响,在采用特克斯制时,棉纱、棉线的kd值 可以近似的取0.037。 kd值是重要的织物结构参数,在纤维品种、纱线结构日益 丰富的条件下,能否及时地提供各类纱线在织物内的直径 系数,对于合理地进行织物结构设计是很重要的。 采用特克斯制时,kd的计算可按下式进行: kd=0.03568/√δ 上式中:δ为纱线的体积质量(g/cm3),其值随组成纱 线的纤维种类、性质及纱线的捻系数而不同。
三、织物的几何结构相 在织物中,仅纬纱有屈曲,而经纱是完全伸直的。按照屈 曲波高的定义, 得:hw=dj+dw,hj=0 ,反过来,如果纬纱 是完全伸直的,而仅经纱有屈曲,则:hj=dj+dw,hw=0, 随着织物组织、密度、纱线线密度、纤维原料以及上机张 力等条件的不同,织物内的经纬纱屈曲波高之间的配合关 系是变化无穷的。在hw=dj+dw,hj=0的基础上,对纬纱施以 一定的张力或减少织造时的经纱张力,使纬纱屈曲波高减 少一个值,则经纱的屈曲波高必然会增加一个值,织物的 几何结构由图(1)和图(2)变到图(3)和图(4)。由 此可得到织物的经纬纱屈曲波高与经纬纱直径之间的关系 式为:hj+hw=dj+dw。
(3)对于经支持面结构的织物(纬支持面结构的织物也可以作 类似的分析),结构相由第5相升到第6相,与由第8相升到第9 相比较,虽都是变动一个结构相,但经向紧度变化的大小却相 差很大。在高结构相附近每变动一个结构相需要改变较大的经 向紧度才能达到,这种现象称为至相效应迟钝。以斜纹织物为 例:结构由第5相变到第6相,仅需增加经向紧度4.8%,而结构 由第8相变到第9相,却需增加经向紧度19.3%。由此可知:对 于经支持面的各类织物,增加经向紧度并不是等比例地促进构 相增加,而且经向紧度过大,必然会增加原料的消耗和生产的 困难,甚至使织物的手感过于硬挺。 各类织物经纬相紧度的具体情况、规格等,尚需根据植物的风 格特征、成本大小等因素决定。
在许多传统的织物产品中,对应于织物的风格特征,都具有相 应的几何结构相。织物的几何结构相,一般处于第5结构相或 者0结构相附近。 知道了各种产品应该属于的几何结构相范围,通过对织物进行 切片检验,将有助于研究及探讨影响织物品质的因素。 一般地讲,高相位或低相位几何结构的织物,是仅由经纱或纬 纱构成织物的支持表面。高结构相的织物,经纱的屈曲波高大, 需要具有较大的经纱密度,织物的经向织缩大,经向断裂伸长 大。对于要求经纬向物理机械指标差异小,耐穿耐用的织物, 一般采用第5结构相或0结构相的几何结构。
3.织物内纱线的直径系数 . 纱线在受到压缩后的直径大小 ,显然与自由状态下的直径 是不同的,应该加以区别。而织物内纱线直径的大小,是 影响织物结构,决定织物的经纬向紧度和进行织物结构设 计的依据。 纱线在织物内的直径,可以按下式计算: d=kd√Tt 式中:d-织物内纱线的计算直径,mm; kd-织物内纱线的直径系数; Tt-纱线的线密度,tex。
二、织物的紧度与织物几何结构相的关系 规则组织紧密织物的紧度可根据规则组织紧度计算公式计 算。 (1)位于等支持面附近的结构相(第5结构相)以平纹组 织的紧度最小,在此情况下,平纹组织易于使织物达到紧 密的效应。 (2)在同一结构相时,缎纹组织织物的经(纬)向紧度较 小,在此情况下,缎纹组织易于使织物获得经(纬)支持 面的效应。
当dj=dw时(如图(1)所示),则;hj=hw=dj=dw; 当dj<>dw时(如图(2)所示),则,hj=dw,hw=dj;厚度 =dj+dw。 经纬纱线密度相同的各种织物,织物的厚度范围总是在 2d~3d之间。 如果考虑到纱线在织物内的压扁系数,则织物的厚度范围 为(2d~3d)×压扁系数。 如果顾及纱线在织物内的压扁系数,并假定经纬纱的压扁 系数相等,则hw+hj=压扁系数×(dj+dw)

2.织物内经纬纱的屈曲形态 . 织物内纱线的屈曲形态,随织物组织、经纬密度,纱线线 密度、纤维原料以及上机张力等不同,所表现的形态也各 异。但无论何种织物组织每根纱线在织物内的屈曲形态, 可以看作由经纬交叉区域与非交叉区域两个部位的屈曲形 态所构成,如图所示。
图中部位a,表示经纬纱交叉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纱线A 的屈曲形态,在织物紧密的条件下,可以假定呈正弦曲线 状。在织物稀疏的条件下,可以假定呈正弦曲线与直线段 相互衔接的形态。部位b,表示经纬纱非交叉区域。在这 个区域内,纱线A的屈曲形态,不论织物紧密与否,均可 以假定呈直线段形态。因此,每根纱线在织物内的屈曲形 态,均可以根据织物的组织、密度等具体条件,概括为正 弦曲线形态与直线段形态的组合与衔接。
上式说明:织物的经纬纱屈曲波高之和等于经纬纱的直径之 和。 为了便于研究问题,规定经纬纱屈曲波高每变动的几何结构 状态,称为变动一个结构相。 当经纬纱的直径相同时,对于第5几何结构相的织物, hj/hw=1,而hj+hw=dj+dw,所以,hj=hw=dj=dw,厚度 =hj+dj=hw+dw。在这种条件下的织物的经纱和纬纱共同构成 了织物的支持面。 当经纬纱直径不等时,为了得到由经纬纱共同支持表面的织 物,需要满足hj/hw=dw/dj的条件,称这种构相为0结构相。
第二节 织物紧度与织物几何结构相的关系 一、织物紧度的概念 (一)织物的相对紧度 当比较两种组织相同,而所用经纱线密度不同的织物时, 不能单用织物经纬的绝对密度和来评定织物的紧密程度, 而应采用织物相对密度的指标即织物的紧度来评定。 织物的经向紧度、纬向紧度和总紧度,是以织物中的经纱 或纬纱的覆盖面积,或经纬纱的总覆盖面积对织物全部面 积的比值表示的。在织物组织相同的条件下,织物紧度越 大,表示织物越紧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