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霍克海默社会批判理论资料.

霍克海默社会批判理论资料.


一、批判的社会理论
霍克海默在《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中作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人生活于其中的“周围世界”都是人的实践活动 的产物,是人类活动塑造的东西;随着人类生产实践和 其他实践活动的发展与发达程度的提高,人的实践活动 对自然进程的参与越来越明显;他反复强调人化自然的 重要地位,强调了人的实践活动的创造本性。
理论表现为一种“超然物外”的知识理论,一种独立于社 会进程的纯粹理论;而批判理论则内在于社会运动,它是 社会发展和革命进程的内在组成部分。
(二)哲学的社会功能在于批判现存
1
首先,霍克海默认为,由于哲学立根于人类活动的超越本性之上,它
同现存社会总是处于紧张甚至对立的关系之中,因此哲学的批判与超越。

性和技术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对自然的

统治权为宗旨的启蒙最终走向了反面,走
向了理性的启蒙的自我毁灭和理性对人的
统治的悲剧。
1、启蒙精神的基本内涵
1
第一,启蒙运动或启蒙精神强调理性万能、理性至上,用知识取代神
话,把人类从迷信和愚昧中解放出来,使世界变得清醒。
2
第二,理性对世界的统治不仅改变了人的活动方式和社会的组织方式
法兰克福学派
阿多诺
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 音乐理论家,法兰克福 学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 人物,社会批判理论的 理论奠基者。
马尔库塞
马尔库塞和弗洛姆借鉴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思想开展心理机制和性 格结构批判,法兰克福 学派重要代表人物。
哈贝马斯
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 主要思想为交往行动理论 和商谈伦理学,法兰克福 学派的第二代旗手,至今 依旧健在并十分活跃。
2
其次,霍克海默为了真正突出批判理论的深刻含义,防止“批判”的误 用和对”批判“的误解,还特别解释了哲学上的批判的含义。他认为批
判不在于简单的否定或谴责,而在于为人类的现存与未来之间建立起
一种超越的维度,形成人类发展的内在自我意识。
3
最后,霍克海默还特别指出,现代社会陷入深刻的文化危机之中,他 呼唤着批判意识,人类的未来依赖于对现存的批判态度。
法兰克福学派所谈论的“启蒙”并不是特指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而是泛指人类社
会在近现代的理性化进程中所发生的所有
强调理性的至上性和人对自然的技术征服

的启蒙运动或思想解放历程。“辩证法”范

畴并非在一般的意义上指称事物结构的相
的 辩
互作用和辩证关系或事物的矛盾运动,而 是特指事物走向反面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 具体说来,“启蒙的辩证法”是要揭示以理
1930年起担任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 所所长,1932年创办《社会研究杂 志》,在这期间,他确立了社会研究 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方向,其主要著作 有《权威和家庭》(1936)《独裁主 义国家》(1947) 与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 (1947)、《工具理性批判》 (1967)、《批判理论》(1968)等。
法兰克福学派的创 立时期和早期,从 活动地域上来讲, 这一时期主要是该 学派的美国时期。
1930-1949
法兰克福学派
1949-1960
法兰克福学派的中 期,是法兰克福学 派成员重新回到德 国在西德活动的时 期,是其鼎盛时期。
法兰克福学派发展 的晚期,代表人物 相继去世,学派开
始走向解体。
20世纪70s
(一)批判理论与传统理论的本质差别
1
一方面,从理论的性质来讲,传统理论立根于传统分工之
上,又不超越这些分工,因而它本质上是一种肯定现存秩
序的知识形态的顺世哲学,其要害是对现实的非批判的认
同;而批判理论则以超越旧式分工为前提,其要旨是对现
存社会的批判与超越,从而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
2 另一方面,霍克海默认为,从理论的社会方位上讲,传统
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
主讲人:苗怡文
2016年5月9日
目录
1 霍克海默人物简介 2 人物主要思想观点 3 与原典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4 思考与讨论
1
霍克海默人物简介
马克斯·霍克海默(M. Max Horkheimer 1895~ 1973) ,是德国第一位社会哲学教授,法兰克 福学派的创始人。
马克斯·霍克海默 (M. Max Horkheimer)
2
人物主要思想观点
一、批判的社会理论 二、启蒙的辩证法
哲学批判理论
1 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的:
以人的存在为核心,以人的生存方式及其发展为 依据,批判人的历史困境,并从人的对象化、超 越性的实践活动中寻找人扬弃异化与超越现存的 革命力量和历史发展的推动力
2 科学主义的:
它将人类历史解释为一个合规律的必然性进程, 从而依据“客观规律”和“历史必然性”来批 判社会现实,寻找历史的意义。

解决问题的能力之上,其核心是科

学技术万能论。它相信:人不仅可

以通过理性和科学而把握宇宙的理
性结构,并且可以通过日益改善的
技术手段去征服自然。
第一,理性主义相信 理性万能、理性是一 种绝对的力量。
第二,理性主义相信 理性至上、理性及技 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 确证。
技术理性主义 与
古典理性主义
第三,理性主义持一 种乐观的人本主义或 历史主义信念。
二、启蒙的辩证法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于1947年出版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是西 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之一,”启蒙的辩证法”这一概念已经 成为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技术理性批判理论的经典表述之一。 技术理性问题甚至是现代性的核心问题,也是现代文化批判的 焦点,技术理性批判也相应地构成了文化批判理论的核心。意 识形态批判、大众文化批判、心理机制和性格结构批判、现代 性批判等主题,在某种意义上都以技术理性批判为基础和核心。
(一)技术理性批判
1 韦伯
关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 分析
席美尔 2
关于合理和与物化的批判
技术理性批判
对实证主义的科学世界的批 判、存在主义关于技术世界 中人的文化困境的分析
对技术理性的剖析和批判更 为系统,更具代表性
3 胡塞尔
法兰克福学派 4
技 术 理
所谓技术理性主义是指近现代科学 技术呈加速度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 一种新的理性主义思潮。它立根于 科学技术的发展的无限潜力和无限
及运行方式,而且深刻地改变 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以理性和技术为
核心的启蒙精神或启蒙运动的目标就是确立人对自然界的无限统治权。
3
第三,启蒙精神认为,人征服自然、使理性统治世界的目的是为了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