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性_异化_健全社会_弗洛姆社会批判理论的三个维度_田新元

人性_异化_健全社会_弗洛姆社会批判理论的三个维度_田新元


进程,而一般人没有考虑过的一些前提性条件,最后提出 存也成了一个问题,成了一个他必须解决而又无法逃脱的
实践过程的价值目标。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法兰克福 问题。他再也无法退回到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史前状态去。
学派主要代表的弗洛姆面对着西方人所面临的普遍的历 他必须进一步发展其理性,一直到成了自然和他自己的主
66
其社会批判理论的出发点。
中,人便产生了一系列的生存需要。概括起来,基于人类生
收稿日期:201 0- 03- 1 9 作者简介:田新元(1 974-),男,湖南株洲人,讲师,硕士,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Zh e Xu e Ya n J iu
☆哲学研究☆
存境遇的独特需要共有五种:关联的需要,它表现为爱与 己和自己、自己和外在世界的密切联系,在异化活动中,人
Theory Research
学 ★★ 理 ★★ 论
人性、异化、健全社会— ——弗洛姆社会批判理论的三个维度
田新元
(中共梧州市委党校,广西 梧州 543002)
摘 要:弗洛姆社会批判理论是一种以人性论为出发点,异化论为核心,健全社会为落脚点去研究和批判现代资本主义
社会的理论。
关键词:弗洛姆;社会批判;人性;异化;健全社会
意识过程使“个人生活在一种半觉醒的状态之中,准备接受 认识内心和外部的现实,也就是客观认识和理性的发展。
来自一切方面的建议,并把提供给他的幻想看作真理”[3]137。 总之,在人道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里,人性需要得到满
而作为社会经济结构与意识形态之中介的社会性格则形 足,人性异化消除了。
成了主导现代人的商品销售型性格,在商品销售型性格的
在。因此,我们只有真正弄清了人的本质及其生存需要,我 阶段,随着人类力量的增强,它或迟或早总会得到解决。如
们才能依据人性所固有的法则以及人性发展所固有的目 资本主义社会中有丰富的用于物质满足的技术手段和无
标去评判现实存在,最终找到一种更加符合人性需要的生 能力将它们全部用于和平及人民福利之间的矛盾。而由生
中图分类号:B5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02- 2589 (201 0) 1 2- 0066- 02
社会批判就是从社会良知出发,并运用理性知识,反
(一)人的本质植基于人的生存两歧
思实践过程中各种无可非议的信念、不证自明的真理,以
弗洛姆认为,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事实规定了人类
及实践者常识性的理解,进而揭示出有可能阻碍社会实践 独特的生存状况:“人是唯一这样的动物:对他来说,其生
存方式。因此,确立一种规范的人本主义价值尺度,是进行 存的两歧性所带来的矛盾贯穿于人类历史的始终,只要有
社会批判的前提条件。
人存在,人便无法摆脱矛盾。由上所述可以看出,弗洛姆从
弗洛姆指出,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我们的 人的独特生存境遇出发去考察人的本性,认为人的本质就
第一任务就是要确定什么是人性,什么是由人性而来的需 是人的生存所固有的矛盾,他看到了人既具有动物性,又
理性两种形式。当需要以两种对应倾向的前一种获得满足 如,人自己创造了技术机器和社会机构。可是觉得它们高
时,人是健康的,人的需求即人性是理想的。弗洛姆着重强 于他之上,使他不觉得自己是个创造者和中心人物。只觉
调的是人的创造性与爱的需要,因为创造性的工作可以使 得是它们的奴隶,需要服从他们、崇拜它们、跪倒在自己的
成员的每一个人身上,不仅是工人,还包括资本家。在对现 起。而且只有在这样的社会中,才能促成“自为的人”即人
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分析中弗洛姆注意到,社会过滤器 能够去爱和创造,摆脱对家庭和自然的乱伦依恋,在认识
通过语言过滤、逻辑过滤和社会禁忌过滤而形成的社会无 到自我是自身力量的美国为代表的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和生活其中 力奋斗。当然,对于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本主义者的弗洛姆
的现代西方人,透过经济繁荣、物质丰裕的表象,揭示异化 来说,这种拯救只能是人道主义的。对于病态的非人道社
的种种表现,诊断其为不健全的人、不健全的社会,并对现 会,只能是用一个符合人真正需要,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潜能得以实现,爱可以使社会关系融洽,人的本性只 创造物脚下。
有在这种方式中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当然,至于何者可以
三、健全社会— ——社会批判理论的落脚点
发展为现实的情感与需求,则要依据于社会条件和人的自
弗洛姆社会批判理论的目标是彻底消除现存社会的
我觉醒、人的选择而定。弗洛姆提出这种理想的人性状态 非正义现象和追求未来社会的合理状态。即克服社会的
的中心问题。弗洛姆继承了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 不是人的问题,而是社会的病态,为了解除人性的压抑,解
所运用的物化、异化这一传统的观点,也将此作为描述现 除人性的异化,弗洛姆主张我们不但要对社会敢于批判和
代西方人和社会病态的中心范畴。弗洛姆以敏锐的目光注 抗争,而且应该积极思考,设想健全社会的方案,并为之努
根植于人类所共有的本质及其生存需要中。如果我们站在 家庭,于是他感到无家可归,便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孤独感。
现存社会的价值立场上,我们就无法从人类自由和幸福的 另一类两歧性是“历史的两歧性”,是人为制造并可解决的
角度对现存社会进行批判,也很难找出现存社会的弊病所 矛盾,由历史的两歧性所产生的矛盾只存在于特定的历史
至于使思想成为偶然地认识到自己的东西。同样,正是现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通常运 存的困境把追求未来合理状态的努力放置在对现在的批
用异化范畴描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和人的病态。其创始人 判之中。
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就用物化、异化范畴来描述
弗洛姆认为人性只有在没有压抑的情况下才能得到
代西方人陷入生存困境与生存危机之中发出令人深省的 的社会来取代。为此,弗洛姆从完善人性出发设想了一个
警示。
健全的社会即人道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这一健全的社
异化是弗洛姆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存在状况的 会符合人性的需要,能充分展现人性中的全部潜能,尊重
最主要范畴,是揭批当今资本主义罪恶和病态的核心范畴。 人的理性和自我意识,能激发人的创造力,提供人们相亲
本主义社会,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批判理论。
生命的短暂之间的矛盾;个体化与孤独感之间的矛盾。与
一、人性— ——社会批判理论的出发点
此同时,人类也切断了与周围环境保持联系的原始纽带,
弗洛姆认为,评判一个社会是否健全的客观标准只能 失去了安全感、相互感,就像婴儿从母体中诞生被剪断脐
是人的价值。这个价值尺度不是由现存社会决定的,而是 带一样,他也无法再回到曾给予他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原始
史与文化困境,以及人的异化被动的存在方式,他高举马 人为止”[2]52-53。这种境遇导致了“人的生存两岐性”。它分为
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旗帜,致力于以人性论为起点,异化 两类,一类是“存在的两歧性”,这种两歧性是不可以克服
论为核心,健全社会为落脚点去研究和批判所谓发达的资 的,包括三对矛盾:生与死之间的矛盾;人的潜能的实现与
和满足人的需要,并不是弗洛姆社会批判的落脚点,弗洛 “异化”,达到人性的“复归”,实现“健全的社会”。弗洛姆认
姆实际上是借此提出了一个用以观照现实的维度,以此为 为,现存的困境是社会批判理论的动力和源泉,因为现存
根据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批判。
的困境能够使人们要求建立起一个合理社会的趋向,而不
二、异化— ——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
要;进而,我们必须细察社会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作用,研 具有区别于动物的独特性。
究社会对人类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人性与社会之间不时
(二)根植于生存两歧的生存需要
发生的冲突和这些冲突给社会带来的后果”。[1]16 弗洛姆的
弗洛姆认为,由于生存矛盾的作用,人无法平静地生
这段话正好向我们展示了其社会批判理论的内在逻辑:人 活,“人不断需要找到更新的办法来解决生成中的矛盾,找
为,异化决不是一种现代才有的现象,但只是在现代资本 看作是基本和必要的品质,机会主义和无原则的举止则被
主义社会才发展到空前的程度。异化现象无处不在、无孔 视为自私的;每个人都关心社会的事务,以至社会事务成
不入,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异化体现在社会 了个人的事务,人与他人的联系与他的私人关系结合在一
作用下,现代人丧失了自我,失去了自己的支点和稳定属 参考文献:
性,因而处于一种异化状态。那么异化究竟是什么呢?
[1 ]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凯祥,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弗洛姆认为异化的概念与《圣经》中偶像崇拜观念是
1 994.
一样的,都是对其所造之物和环境的屈从。不过,他还有其 [2]弗洛姆.寻找自我[M].陈学明,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 988.
弗洛姆继承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修改、补充马克思主 相爱的基础,使人性对实现。人不是别人达到其目的的手
义,将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理论解释成人性异化的理 段,而永远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力量;人是中心,一切经济和
论,批判了由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人性异化。弗洛姆认 政治活动都要服从于人的这一发展目标;按照良心行事被
自恋;超越的需要,它表现为创造与毁灭;生存根基的需 体验不到他是世界的中心,人体验不到他是自己活动的主
要,它表现为友爱与乱伦;自我认同的需要,它表现为个体 体,自己行动的创造者,而只体验到他是活动的结果。是某
与群体的一致性;目标与献身的需要,它表现为理性与非 种与他脱离并超于其上或与之相对立的彼岸的东西。比
的本质及其需要———社会对人的作用—— —人的本质与社 到更高一级的形式来与自然、与他的同胞、与他自己相结
会的冲突—— —人的异化—— —扬弃异化。从这种内在的逻辑 合,而这种需要就是他的精神动力的来源,也是他的各种
我们就可以看出弗洛姆关于人的本质及其需要的思考是 感情、爱恋以及焦虑的源泉”。[1]19-20 在寻求解决矛盾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