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入学考试中心103 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试题(B)中年人处世多权衡利害轻重,常不愿说出与众不同之论(C)说话者地位越高、年龄越长,越能得到听众喜爱与信任(D)「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的差距,形成「人生一大悲剧」10-11为题组阅读下文,回答10-11题。
不止一次有人以「博士」呼我,有的是口惠,有的竟见诸笔墨。
此种善意的逾格提拔,受者是窘不堪言的。
……立予纠正,显得矫情,听其自然,又有愧于心,说不定还给人以「无耻近乎勇」的口实,为祸为福,无待言矣。
……我生平第一次受类此抬举的洗礼,是在十八、九年以前,刚当上助教不满几个月。
夫助教者,实在是学生生活的延长。
……就当此时,一位父执辈路过边城,少不得要略尽地主之谊,这一来可引来数秒钟的无地自容。
因为,不数日,一封道谢的信来了,信封上赫然有某某教授道启字样。
天下事那里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那样便宜之事。
那位司阍老者,平时并不把每一封信都送到每人这里,这天却予我以殊遇。
「咯,这是你的!」说时,眼睛紧盯住我,大有要我俯首认罪之意。
我想他心中一定大叹□□□□。
好家伙,才几个月,就□□□□若是!司阍老者当然不是具有幽默感之人,否则他大可在「教授」之旁,作一眉批:「始于何时?」(节录自吴鲁芹〈博士和博士衔〉)10.上文□□□□内的词语,依序最适合填入的选项是:(A)人心不古/招摇撞骗(B)人心不古/好为人师(C)不学无术/招摇撞骗(D)不学无术/好为人师11.下列叙述,符合上文文意的选项是:(A)被学校破格拔擢授予博士,让作者心里始终怀着不安与矛盾(B)作者认为称谓宜与实际相符,故对被冠以虚衔常感到不自在(C)作者视浮名为身外之物,故对他人奉承的尊称并不放在心上(D)司阍老者不假辞色的批评,令作者为自己的虚荣心深感惭愧12-13为题组阅读下文,回答12-13题。
王汾滨言:其乡有养八哥者,教以语言,甚狎习,出游必与之俱,相将数年矣。
一日,将过绛州,去家尚远,而资斧已罄。
其人愁苦无策。
鸟云:「何不售我?送我王邸,当得善价,不愁归路无赀也。
」其人云:「我安忍!」鸟言:「不妨。
主人得价疾行,待我城西二十里大树下。
」其人从之。
携至城,相问答,观者渐众。
有中贵见之,闻诸王。
王召入,欲买之。
其人曰:「小人相依为命,不愿卖。
」王问鸟:「汝愿住否?」答言:「愿住。
」王喜。
鸟又言:「给价十金,勿多予。
」王益喜,立畀十金。
其人故作懊恨状而出。
王与鸟语,应对便捷。
呼肉啖之。
食已,鸟曰:「臣要浴。
」王命金盆贮水,开笼令浴。
浴已,飞檐间,梳翎抖羽,尚与王喋喋不休。
顷之,羽燥,翩跹而起。
操晋声曰:「臣去呀!」顾盼已失所在。
王及内侍,仰面咨嗟,急觅其人,则已渺矣。
后有往秦中者,见其人携鸟在西安市上。
(蒲松龄《聊斋志异‧鸲鹆》)__畀:交给。
12.关于本篇故事内容,叙述正确的选项是:(A)八哥的主人因缺旅费,打算出售八哥(B)八哥拟另谋栖身之处,设局诓骗主人(C)八哥与主人合谋,利用卖身诈取钱财(D)八哥与主人得手后,在西安故技重施13.下列关于故事的解释,错误的选项是:(A)主人将八哥「携至城,相问答」,系为制造奇观引人注意(B)八哥对王言「给价十金,勿多予」,有助于取得王的信任(C)主人「故作懊恨状」,目的是为了让八哥相信他万分不舍(D)八哥「尚与王喋喋不休」,系为让王疏于防备,以便逃走14-15为题组阅读下文,回答14-15题。
昌他亡西周,之东周,尽输西周之情于东周。
东周大喜,西周大怒。
冯且曰:「臣能杀之。
」君予金三十斤。
冯且使人操金与书,间遗昌他书曰:「告昌他,事可成,勉成之;不可成,亟亡来亡来。
事久且泄,自令身死。
」因使人告东周之候曰:「今夕有奸人当入者矣。
」候得而献东周,东周立杀昌他。
(《战国策‧东周策》)候:斥候,探子。
14.下列各组「」内的文字,前后意义相同的选项是:(A)昌他亡西周,「之」东周/向「之」来,非有取于升斗之禄(B)冯且使人操金「与」书/噫!微斯人,吾谁「与」归(C)事久「且」泄,自令身死/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D)「因」使人告东周之候曰/「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15.依据文意,选出叙述正确的选项:(A)冯且收买昌他为西周间谍,遭东周查获而遇害(B)冯且命昌他策反东周斥候,反令昌他被捕遇害(C)冯且诬陷昌他收贿通敌,昌他逃至东周而遭戮(D)冯且故布疑阵,使昌他被东周误为间谍而遭戮二、多选题(占24分)说明:第16题至第23题,每题有5个选项,其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画记在答案卡之「选择题答案区」。
各题之选项独立判定,所有选项均答对者,得3分;答错1个选项者,得1.8分;答错2个选项者,得0.6分;答错多于2个选项或所有选项均未作答者,该题以零分计算。
16.文学作品常见「悲」、「喜」并叙而「以喜衬悲」的表达方式。
下列文句,含有此种表达方式的选项是:(A)这岂不正是此生不断,反复来袭的,熟悉,令人动心的白芒花吗?像梦魇,但它是美丽的梦魇,美丽而哀愁(B)我已懂得,一把小小黄杨木梳,再也理不清母亲心中的愁绪。
因为在走廊的那一边,不时飘来父亲和姨娘琅琅的笑语声(C)(秦得参)在室内踱来踱去,经他妻子几次的催促,他总没有听见似的,心里只在想,总觉有一种不明了的悲哀,只不住漏出几声的叹息(D)有几回,邻舍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
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
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
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E)金发伯突然奇怪的、异常的大笑起来,……秀洁听出他是有意幽默,有意制造轻松,有意大笑;胸中一时千头万绪,五味杂陈,听着金发伯那样的笑声,竟比哭声更令人难以承受,却也只能附和着笑17.「代词」在句子中,通常指称特定的对象,但有时亦未明确指涉特定的人事物。
下列文句中的「我」、「你」、「他」,并未明确指涉特定对象的选项是:(A)同学们你一言,我一句,讨论得非常热烈(B)大家一窝蜂去动物园看圆仔,你推我挤,万头攒动(C)我说的那间饭店,能清楚看到黄色小鸭,包管你满意(D)咱们两个就此拆伙,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E)「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在教人汲取经验、见贤思齐18.某唐代诗人特展的宣传广告牌有诗句如下,下列可作为此诗人特展解说标题的选项是:被廷争疏离君主被战争逐出长安蜀道这条玄宗仓皇出奔的路你奔,就苦于上青天了丽人行的低吟悲陈陶的吶喊哀江头的吞声没感动任何当局你的诗只有酒壶听懂(A)流放夜郎(B)天上谪仙人(C)成都浣花草堂(D)见证安史之乱(E)继承新乐府运动19.阅读下诗,选出符合诗意的选项:在干燥的风中一束一束稻草,瑟缩着在被遗弃了的田野午后,在不怎么温暖也不是不温暖的阳光中吾乡的老人,萎顿着在破落的庭院终于是一束稻草的吾乡的老人谁还记得也曾绿过叶、开过花、结过果一束稻草的过程和终局是吾乡人人的年谱(吴晟〈稻草〉)(A)「干燥的风」和「稻草瑟缩着」凸显农作物歉收(B)「不怎么温暖/也不是不温暖的阳光」比喻人们的关怀不够充分(C)「被遗弃了的田野」和「破落的庭院」皆暗示农村的没落(D)「曾绿过叶、开过花、结过果」比喻老农与农村昔日的荣景(E)「吾乡人人的年谱」表达对老农与农村宿命无奈的感叹20.关于下列甲、乙二人的陈述,叙述正确的选项是:甲、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臣常不自揆,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修成二百九十四卷。
乙、予在京师,因借馆阁诸公家藏数本,参校之,盖十正其六七,……其要皆主于利言之,合从连横,变诈百出。
然自春秋之后,以迄于秦,二百余年兴亡成败之迹,粗见于是矣!虽非义理之所存,而辩丽横肆,亦文辞之最,学者所不宜废也。
(A)「甲」强调该书的政治功能;「乙」肯定该书的言辞效益(B)「甲」所修之书可能是《资治通鉴》;「乙」所校之书可能是《战国策》(C)「甲」和「乙」的陈述,皆为呈给皇帝的上书,劝谏治国应以历代兴亡为鉴(D)《史记》、《汉书》是「甲」用以成书的主要材料,也是「乙」用以成书的主要凭借(E)〈烛之武退秦师〉可在「甲」所修之书中检得;〈冯谖客孟尝君〉可在「乙」所校之书中读到21.阅读下文,选出叙述正确的选项:曾子寝疾,病。
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
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
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
元,起,易箦。
」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
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
」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
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
」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礼记‧檀弓》)睆:明亮。
箦:席子。
(A)乐正子春担心曾子睡不着,故要童子勿执烛火(B)曾元希望曾子换席子,以不负季孙赐箦的美意(C)曾子责怪曾元不懂得变通,不如季孙善体人意(D)曾子认为不宜逾矩,故坚持要曾元为他换席子(E)曾子以为:因爱而姑息对方,反可能伤害对方22.苏轼〈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此四句的文意可理解为:「江上之清风,耳得之而为声;山间之明月,目遇之而成色」,但作者改变句子的衔接顺序,故阅读时,宜就文意调节对应关系。
下列文句,与此表达方式相似的选项是:(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B)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C)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D)牠们曾交错涌迭,也曾高速接近船舷又敏捷地侧翻;如在表演水中迭罗汉,如流星一样划一道弧线抛射离去(E)老和尚竟哽咽起来,掉了几滴眼泪,他赶紧用袈裟的宽袖子,搵了一搵眼睛;秦义方也掏出手帕,狠狠擤了一下鼻子23.《后宫甄嬛传》中,华妃陪皇后看戏时说:「到底是樊梨花有身家,出身西凉将门的嫡出女儿。
若是换作庶出女儿,再没有这移山倒海的本事,可真是死路一条了。
」华妃表面上是评论戏中角色,实则藉以影射皇后是庶出女儿。
下列文句画底线处的文字,也在表面意义之外另有影射的选项是:(A)凤姐拉过刘姥姥来,把一盘子花横三竖四的插了一头,贾母和众人笑得不得了,刘姥姥笑道:「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索性做个老风流。
」(B)范进想向丈人胡屠户借乡试的路费,被胡屠户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你问我借盘缠,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C)华歆劝曹丕杀曹植。
曹丕召曹植入见,限七步吟诗一首,须以「兄弟」为题,但不许犯「兄弟」字样,方可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