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章节练习试题-百家争鸣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
孔子创立了( )[2分]-----正确答案(C)1.
道家学派A
法家学派B
儒家学派C
墨家学派D
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的“智慧”是指( )[2分]-----正确答案(C)2.
“无为而治”A
“兼爱”和“非攻”B
“仁”和“德治”C
实行“法治”D
有学者认为:“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外国朋友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 )[2分]-----正确答案(C)3.
《韩非子》A
《道德经》B
《论语》C
《墨子》D
山东省的曲阜每年都要迎接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因为这里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大思想家的故里,这位思想家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分]-----正确答案(C)4.
老子A
孟子B
孔子C
墨子D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是( )[2分]-----正确答案(A)5.
兴办私学A
创立儒学B
开办太学C
创设科举制度D
下列对先秦(秦朝以前)时期历史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2分]-----正确答案(C)6.
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并开始使用彩陶A
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B
孔子的思想主要是“礼”和“法”两部分C
西周实行分封制,在当时起着拱卫周王室的作用D
右图(图暂缺,参考答案D)为某中学“魅力历史”社团在研究性学习中制作的两张学习卡片。据图,你认为其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2分]-----正确答案(D)7.
墨家思想A
韩非学说B
老子论道C
先师孔子D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当代中国,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2分]-----正确答案(C)8.
因材施教A
温故知新B
有教无类C
当仁不让于师D
《论语》记载的是我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言论( )[2分]-----正确答案(B)9.
老子A
孔子B
韩非子C
董仲舒D
右图是位于文登市圣经山上的《太上老子道德经》摩崖石刻,据记载为金元时期的道家弟子所刻。下列属于老子思想的( ) [2分]-----正确答案(B)10.
“仁”A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B
主张改革,实行法治C
“兼爱”“非攻”D
某电视台要聘请法制栏目主持人,如果时光穿梭回到战国时期,你认为哪一思想学派的代表最适合担任该栏目主持人( )[2分]-----正确答案(B)11.
儒家A
法家B
墨家C
兵家D
下列人物中,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思想的是( )[2分]-----正确答案(A)12.
孟子A
墨子B
韩非C
庄子D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也曾提出类似主张,即( )[2分]-----正确答案(D)13.
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A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D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同的派别针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的是( )[2分]-----正确答案(C)14.
儒家A
法家B
墨家C
兵家D
在美国西点军校,一个2000多年前的中国人提出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受到了学员的追捧。这个人是( )[2分]-----正确答案(D)15.
孙膑A
孔子B
韩非子C
孙武D
最早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道德准则的思想家是( )[2分]-----正确答案(C)16.
孔子A
老子B
孟子C
韩非子D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向身边有长处的人学习。它出自( )[2分]-----正确答案(A)17.
《论语》A
《道德经》B
《孙子兵法》C
《金刚经》D
《论语》记录的是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2分]-----正确答案(A)18.
“仁”A
“因材施教”B
“为政以德”C
“有教无娄”D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包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19.
二、非选择题(每题16分,共48分)
参考答案:
合。这位思想家是( )[2分]-----正确答案(A)
老子A
墨子B
韩非子C
孙膑D
下列学说中,在后世被统治者奉为治国之道的有( )①儒家 ②阴阳家 ③法家 ④兵家 ⑤墨家[2分]-----正确答案(B)20.
①②④A
①③B
①C
①④D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2分]-----正确答案(D)21.
孔子A
墨子B
老子C
韩非子D
孟子的“仁政”是对孔子“仁”的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其主要表现在( )①把孔子的“仁”具体化 ②进一步明确了君与民的关系③指出了得民心的重要性 ④主张“无为”[2分]-----正确答案(A)22.
①②③A
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历史学习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足“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2分]-----正确答案(D)23.
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A
暴致使人民怨声四起B
西周实行分封制C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D
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2分]-----正确答案(C)24.
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A
诸侯争霸局面B
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C
商业繁荣局面D
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同志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家宝同志所引句子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一派别的思想主张 ( )[2分]-----正确答案(B)25.
法家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2分]-----正确答案(C)26.
儒家A
法家B
道家C
墨家D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教育的兴起,造就了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阅历的文士,稷下学官就是当时的学术交流中心。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动乱频繁,各国纷纷变革,许多人对变革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出现了诸子百家。材料三: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三说明百家争鸣的产生还有一个什么样的物质基础?(3)百家争鸣产生了什么影响?[16分]27.
(1)材料一说明了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当时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材料二说明了百家争鸣产生的原
因是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2)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3)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答案:
(1)①孔子强调“仁”,即“爱人”和“克己复礼”。②孔子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要求统
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反矣残暴统治和任意形式刑杀。
(2)示例: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等。(本题是开放性题目,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
(1)孔子:提出“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民的剥削,轻徭薄赋。
老子: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墨子: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反对战争,提倡人们互助互爱。
(2)示例:处理好与人民的关系,减轻人们的负担;加强法制建设,建设法治社会。
2011年12月3日至4日,第八届“国际儒学论坛·2011”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儒家的修身处世之道”。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名学者齐聚一堂,体会古人智慧,探寻儒家思想的修身处世之道。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1)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主张是什么?(2)你认为以“儒家的修身处世之道”为主题的国际儒学论坛的召开有什么现实意义?[16分]28.
和谐,承继着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思想家都留下了关于和谐社会的哲理名言,这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深刻启示。(1)列举两例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或言论。(2)上述思想家的思想或言论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16分]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