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生物免疫治疗讲座汇总 知识说明篇
生物免疫治疗讲座汇总 知识说明篇
生物治疗--肿瘤的第四大模式
1985年,美国NIH就把肿瘤生物治疗正式列入继手术、放化 疗以外肿瘤综合治疗的第四大模式。并因其安全、有效、无毒副 作用等特点,被认为是肿瘤综合治疗模式中最活跃、最有前途的 手段。
2000年 “国际肿瘤生物治疗及基因治疗年会”会议总结报 告曾指出:“生物治疗是目前知道的唯一的一种有望完全消灭癌 细胞的治疗手段,21世呈细胞的 DC细胞数量不足; 2.DC 抗原提呈能力下降; 3.肿瘤抗原表达不足
肿瘤患者的抗原提呈缺陷 →肿瘤抗原性减弱
要避开这些因素的影响,体外诱导激活 DC是最高效的一种 方法!
DC的制备流程
细胞分选
诱导DC细胞
肿瘤抗原
抗原负载
DC细胞成熟
临床疗效监测
细胞回输
肿瘤与免疫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系统,发 挥着清除体内发生突变的肿瘤细胞 的作用。 机体免疫系统和肿瘤细胞 相互作用 的结果 ,决定了肿瘤的最终 演变。
肿瘤与免疫
对于健康人来说,免疫系统强大, 足以及时清除突变的肿瘤细胞;而对 于肿瘤病人来说,其免疫功能低下、 不能识别肿瘤抗原、或者不能递呈肿 瘤抗原信号,从而使机体的免疫系统 不能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与清除,这 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肿瘤免疫治疗理论基础演变
? 免疫监视学说 (1964)
机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清除恶性细胞,阻止肿瘤发生
? 免疫编辑学说 (2002)
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生长的同时肿瘤的恶性程度逐渐强化
肿瘤免疫治疗理论 -免疫监视学说
机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清除恶性细胞,阻止肿瘤发生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
? 机体自身免疫因素:肿瘤病人大多数伴有 免疫功能低下
? 肿瘤患者的 淋巴细胞因素
1.抗肿瘤T细胞数量不足 2.抗肿瘤T细胞功能下降:T细胞的肿瘤细胞亲和性不足;T细胞耐受性T细胞传 导信号下调;T细胞与肿瘤细胞接触时发生凋亡;T细胞不能进入肿瘤基质; Treg细胞的抑制。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肿瘤细胞因素
? 肿瘤抗原表达不足 ? 肿瘤产生局部免疫抑制因子 ? 缺乏凋亡和破坏途径 ? 肿瘤相关免疫抑制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
DC细胞疫苗的优势
? 整个治疗过程病人简单易行,非常轻松,无痛苦和不适。 ? 培养所需的淋巴细胞数量少,不需要采集大量的外周血。 ? 诱导并激活病人自身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 ? 诱导产生免疫记忆,使机体获得持久的抗肿瘤免疫力。 ? 可治疗的肿瘤种类广,几乎对各种肿瘤都有一定的疗效。 ? 与CIK细胞治疗可以协同进行,达到互补的效果。
? DC及CIK细胞是抗肿瘤免疫活性细胞治疗中 功能最强、最有潜力的肿瘤治疗手段
DC,树突状细胞免疫疗法
? 概念:是机体内最有效、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 ? 它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递呈抗原 ? 未成熟DC具有较强的捕获抗原及迁移能力 ? 成熟DC能有效激活初始型T细胞 ? 处于启动、调控、并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
研究表明,经过传统的三大疗法,体内还存在至少 1012个肿瘤细胞,他们主要依靠机体的免疫功能来杀伤。
生物治疗--新希望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生 物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重新认识传统的肿瘤免 疫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肿瘤的生物治疗是应用生物技术,通过调节和增强 肿瘤患者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杀伤肿瘤, 不但对肿瘤细 胞,而且肿瘤干细胞和其它处于非增殖期的肿瘤细胞均 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并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从而能有 效清除体内残存的肿瘤细胞,防止肿瘤的转移及复发。
造成机体免疫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对肿瘤 细胞识别和杀伤功能下降甚至消失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
自身免疫因素
肿瘤细胞因素
临床可见肿瘤
肿瘤的免疫治疗
? 肿瘤的免疫治疗就是借助免疫学理论和技 术,提高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激发和增 强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应答,提高肿瘤对机 体免疫效应的敏感性,在体内外诱导大量 的肿瘤特异性免疫活性细胞,以最终清除 肿瘤。
负载肿瘤抗原的成熟DC细胞
21
树突状细胞与 T细胞的作用
树突状细胞疫苗(DC免疫疗法流程 )
采集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加入相关抗原致敏
体外细胞因子刺激
成熟抗原知敏的DC回输给病人
发挥抗肿瘤作用
利用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能够激发 机体产生肿瘤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从而能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并且能够建立 起持久的抗肿瘤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放化疗的局限性
手术后或失去手术时机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化疗或 放疗。化疗、放疗能杀伤快速增殖的肿瘤细胞,但对残留 的肿瘤干细胞和其它处于非增殖期的肿瘤细胞无效。
放化疗在杀死癌细胞同时,正常细胞和机体免疫功能 损伤作用是不可避的。这样就导致一种局面,即使有一个 癌细胞没有被杀死,他们也会在没有人体免疫系统防护状 况下,快速增殖、扩散转移。
恶性肿瘤生物治疗最新技术-----抗肿瘤免疫活性细胞疗法
三大疗法的局限性
手术
放疗
化疗
手术治疗的局限性
机体发生肿瘤后,尽早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治疗 肿瘤的第一选择,但是单纯手术疗法 不能清除残 留在血液和淋巴系统中的肿瘤细胞 ,造成术后复 发转移率高( 1年复发率达 60%,死于复发和转移 的人超 80%), 5年存活率低。
肿瘤生物治疗的内容
1、免疫治疗 2、基因治疗 3、干细胞治疗 4、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及凋亡 5、抑制肿瘤新升血管治疗等
其中主要是免疫治疗
肿瘤生物免疫疗法成为最令人瞩目、最鼓舞人心的焦点,将成为 21世纪人类攻克癌症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个重要方面.
37-39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 第7届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
? 肿瘤细胞因素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
杀伤性 T细胞
树突状细胞
(杀伤性 T细胞 )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自身免疫因素
? 肿瘤患者的抗原提呈缺陷:肿瘤抗原性减弱
1.做为抗原递呈细胞的树突状细胞(DC)细胞数量不足。 2.DC抗原提呈能力下降: (1)肿瘤细胞分泌大量的抑制因子如(TGF- β)等抑制免疫反应。 (2)缺乏危险信号,DC细胞不能完全成熟。 (3)肿瘤细胞形成生理屏障阻碍DC摄取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