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规定(试行)中国气象局目录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规定(试行) (3)附件1 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产品列表 (8)附件2 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产品预报责任区经纬度范围表.. 10 附件3 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产品共享目录 (11)附件4 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产品文件名 (12)附件5 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产品GRIB2数据格式 (24)附件 6 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产品城镇天气现象、风速风向生成规范 (38)附件7 全国智能网格陆面基本要素预报检验办法 (41)附件8 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产品实况分析检验办法 (54)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有效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根据中国气象局《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2017年工作方案》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涵盖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相关分工、流程、产品、数据、检验和应用环节。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气象部门从事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的单位。
第二章业务分工第四条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由国家级、省级、市县级三级业务构成。
第五条国家级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主要由气象中心、信息中心、公服中心负责完成。
职责分工如下:1.气象中心:负责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的组织实施,牵头组织制作发布全国0-10天网格预报指导产品,开展0-24小时内的客观滚动订正,对省级实时更新产品进行边界协调,拼接形成统一的全国智能网格预报“一张网”,并组织开展业务检验。
2.信息中心:牵头负责基于CIMISS的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数据环境的建设和业务运行维护,负责滚动提供降水、气温、风向、风速等实况分析产品,为国省开展滚动订正业务提供支持。
3.公服中心:牵头负责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产品在相应气象服务中的业务应用。
第六条省级负责本省责任区内智能网格预报服务的组织实施。
主要是通过CIMISS和“网格气象预报云”获得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国家级智能网格预报指导产品与实况分析产品,利用格点编辑平台(MICAPS4-GFE或本省自建的平台),按照“0-3天必须订正,4-10天按需订正”的原则进行订正,并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更新;订正时保证短临预报和中短期预报的一致性,保证降水、云量、相对湿度等相关预报要素的协调性;订正后及时写入CIMISS分布式数据环境,实现国省实时同步;利用智能网格预报“一张网”,为市县级提供预报服务产品支撑。
第七条市县级主要负责通过统一的标准数据接口从CIMISS 或“网格气象预报云”获取智能网格预报服务“一张网”数据和省级(国家级)预报服务应用产品,制作本责任区内的气象服务产品,开展气象服务工作,重点强化灾害性天气、气象灾害实时监测和临近预警。
第三章业务流程第八条信息中心根据智能网格预报的需求,对实况分析产品的要素、时效、格式、时空属性调整优化,整点15分钟内提供降水、气温、风向、风速等实况分析产品,每10分钟更新降水实况分析产品。
第九条气象中心每天4:00和16:00统一下发国家级网格预报指导产品;对6:00、16:30前上传的省级网格预报定时订正产品,形成全国智能网格拼接产品,该产品为各省预报检验的依据;利用实况分析场,融合省级网格预报实时更新产品,逐时生成气温、降水、风等基本气象要素0-24小时内逐3小时预报的滚动更新预报产品;以国家级网格指导预报产品作为背景预报,逐时依次融合省级网格预报定时订正产品、省级网格预报实时更新产品、全国网格预报逐时滚动更新产品,形成全国智能网格预报服务“一张网”,通过CIMISS和“网格气象预报云”提供全国共享。
第十条各省级按照“邻近距离最短优先,相同距离东北优先(如在网格线上则为东或北)”原则,建立关键点与格点的对应关系,对指导网格预报产品进行订正,形成融合站点的省级网格预报订正产品,要求每天两次定时上传完整时间、要素序列的订正预报产品(6:00/16:30),之后根据天气系统变化上传实时更新预报产品。
第四章业务产品第十一条全国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共有七大类,分别为:陆面网格预报指导产品、责任海区网格预报指导产品、全国网格预报服务产品、全国网格预报逐时滚动更新产品、省级网格预报定时订正产品、省级网格预报实时更新产品、全国网格实况分析产品。
其中,信息中心负责制作发布全国网格实况分析产品,各省级气象台负责制作发布本省的省级网格预报定时订正与实时更新产品,其它四大类产品由国家气象中心负责制作发布。
详见附件1(附件1: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产品列表)。
第十二条国家级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产品(目前为0.05︒⨯0.05︒)区域为:(1)中国大陆区域:70°-140°E,0°-60°N。
(2)中国近海海域:80°-142°E,10°S-45°N。
各省级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产品区域范围,以国家级产品起始点(70°E,0°N)为基准点,投影方式为经纬投影,各省起始点与基准点之间的纬向、经向距离均是预报分辨率(0.05°)的整数倍,详见附件2(附件2: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产品预报责任区经纬度范围表)。
第十三条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产品通过CIMISS与“网格气象预报云”,实现在国家级业务单位和省级业务单位间的全面共享。
共享目录详见附件3(附件3: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产品共享目录)。
第十四条全国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命名遵循通用的传输文件名规范,详见附件4(附件4: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产品文件名)。
第十五条国家级负责制作和发布网格预报产品和网格实况分析产品,最终产品以GRIB2格式分发到CIMISS。
省级形成本省的网格预报产品,也以GRIB2格式分发到CIMISS。
相关数据格式说明详见附件5(附件5: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产品GRIB2数据格式)。
第五章业务应用第十六条各级气象预报服务部门应基于全国智能网格预报“一张网”开展各类预报和服务产品的生成,所生成的相关格/站点的预报和服务产品纳入CIMISS统一管理。
第十七条各级要按照“邻近距离最短优先”原则,基于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产品实现对传统城镇站点预报的全覆盖,生成任意点的天气现象、最高/最低气温、风速风向等要素,天气现象、风速风向生成规范详见附件6(附件6: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产品城镇天气现象、风速风向生成规范)。
第六章业务检验第十八条按照《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产品陆面基本要素预报检验办法》(详见附件7)利用网格实况分析场、国家级自动气象站和经过质量控制的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开展基于网格实况和站点群的国家级、省级网格预报检验。
第十九条按照《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产品实况分析检验办法》(详见附件8),对网格实况分析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第七章业务考核第二十条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负责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的管理和考核工作。
第八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规定由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负责解释。
附件1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产品列表8*:标识为可选预报要素9附件2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产品预报责任区经纬度范围表(5公里分辨率)附件3 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产品共享目录存储根目录:/CIMISS/NAFP/NWFD/,其下分5个目录,包括:国家级网格预报指导产品(含陆面、责任海区)、省级网格预报产品(含定时、实时)、全国网格预报服务产品、全国网格预报逐时滚动更新产品和全国网格实况分析产品。
附件4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产品文件名附件5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产品GRIB2数据格式一、概述1.1 适用范围本规范描述了全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规定中GRIB2编码规则。
1.2 数据类型定义文中的数据类型定义均基于32位操作系统(如Linux/Windows),主要包括:• INT – 4字节整型• SHORT – 2字节整型• CHAR*N –N字节字符型• BYTE– 1字节• FLOAT – 4字节浮点类型,符合IEEE754规范• LONG – 8字节整型1.3 编码格式一个完整的GRIB2消息分为以下9段(Section2是可选的)。
表 1-1 GRIB2消息定义Section 4 产品定义段包括段长、段号、数据的性质描述Section 5 数据表示段包括段长、段号、数据值表示法描述Section 6 位图段包括段长、段号以及指示每个格点上的数据是否存在Section 7 数据段包括段长、段号、数据值Section 8 结束段只含有“7777”4 个字符注:在NWFD GRIB2的编码中,没有使用Section2。
1.4 文件规则1.4.1 一个完整的GRIB2消息以“GRIB”开始,以“7777”结束。
1.4.2 一个文件中可以包含多个GRIB2消息。
1.4.3 一个完整的GRIB2消息内,可以对某些Section重复存储,如下图所示:图1-1 GRIB2消息1.5 生成GRIB文件样例说明以生成省级网格预报订正产品为例说明,有以下两种情况:1)要求每天两次定时上传完整要素、时间序列的预报产品(6:00/16:30)。
说明:一个GRIB文件要保存某要素的所有时间序列的数据,需要将该要素的数据按照预报时效顺序写入到GRIB文件中。
按照1.4文件规则的说明,可以压码到一个GRIB信息块里,也可以压码到多个GRIB信息块,但对于风的UV数据需要压码到一个GRIB信息块。
2)定时上传(6:00/16:30)之后,上传增量预报产品。
说明:该情况的GRIB文件中,只需要将修改过的时次写入到GRIB文件中,可以为多个不连续时次。
二、 NWFD GRIB2编码格式2.1 Section0 指示段详细描述见表2-1。
表 2-1 Section0 指示段*注:GRIB消息的总长度表示从Section0-section8总字节个数。
2.2 Section1 标识段详细描述见表2-2。
注:表中的年月日时分秒所表示的时间是起报时间。
2.3 Section2 本地使用段该段在NWFD GRIB2文件中没有使用,以下描述仅供参考,见表2-3。
注:表中长度nn为可变长度,下同。
2.4 Section3 网格定义段详细描述见表2-4。
2.5 Section4 产品定义段详细描述见表2-5。
*Note:产品所使用模版,每类产品所使用模版参照 3.1 气象产品编码定义中的Template.产品模版4.0:Analysis or forecast at a horizontal level or in a horizontal layer at a point in time.产品模版4.8:Average, accumulation, extreme values or other statistically processed values at a horizontal level or in a horizontal layer in a continuous or non-continuous time interval.*Note1: 产品分类,请参照3.1气象产品编码定义中的Category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