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性别平等

性别平等


5.《圣经》:亚当与夏娃
6.埃及
7.中国:缠足
近代可见的性别歧视
1.非洲仍然存在的女性割礼 2.印度嫁女的聘礼 3.性骚扰问题 4.中国现存的性别比例失调问题 5.中国目前婚姻现状问题(第三者等)
当代中国பைடு நூலகம்会对社会性别平等的要求
一.对就业平等的呼唤 从劳动力市场看,存在着潜在的男性劳动力市场和女 性劳动力市场;而从工作内容看,性别隔离导致了职 业的性别集聚,产正了所谓的“男性工作”和“女性 工作”。 两性的职业有着明显的差异,概括起来,女性在工作 中的不平等主要有三种:职业分离,集中于兼职工作 以及工资差距。 二.对教育平等的呼唤 三.呼唤住房平等 四.呼唤私人领域的平等 五.呼唤权力的平等
14)广告的性别化: 广告中,男性主要突出头像,而女性 突出身体。在广告中女模特的臀部、腿,腹部,肩膀和后背 出现的频率是男模特的4倍。女性比男性更经常穿着泳装。 反映出四种关于女性的刻板印象:1.女性的位置是在家里; 2.女性不作重要决定,也不做重要的事‘3.女性依靠男人, 需要男人的保护;4.男人首先把女性看作性对象,他们对作 为人的女性不感兴趣。
性别层次
1.染色体性别: 女性XX,男性XY; 2.生殖腺性别: 女性卵巢,男性睾丸 3.激素性别: 女性雌激素和黄体酮 男性雄激素占优; 4.形态学性别: 女性子宫、阴道、阴蒂和阴唇 男性前列腺、精囊腺、阴茎和阴囊 5.大脑性别: 6.认定性别:婴儿出生认定性别 7.生活性别
第三,社会性别理论还是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分析工具,其独特之
处在于从两性的角度看待社会性别关系是怎样在历史中被不断叙 述和塑造的。社会性别理论的深刻之处就在于不断深入追问,在
人类文明中,对女性观念特征和行为模式的期待,也即不同文化
的共同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观念是怎样形成的?
社会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
1)通过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女 权主义思想来探究两性气质的差异,一般而言,男性 气质倾向于个体主义、客观性和关系疏离,常用性征 为坚定,果敢,进取,领导才能以及逻辑和条理。女 性气质倾向于集体主义、主观性和亲密关系,常用性 征为温柔、善良、顺从、情绪化和亲和力。 2)男人解放运动涉及男性气质的单一性,“男性特权 是一个陷阱,它对应的永远是压力和紧张,它要求男 性在一切场合有展示其男子气概的义务,这种情况有 时会发展到荒谬的地步。”
性别形成的社会化过程
社会制度在性别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社会文化对性别社会化的影响
生理性别是人与生俱来的性特征,不因人的种族、民族、 地域或国别而有所差别,而社会性别则是后天形成的,是 社会变迁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 果,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不同社 会文化传统,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性别关系。 社会性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具有历史阶段性、社会 性和可塑性等特征。社会性别的历史阶段性是指不同历史 时期对男女两性期待不同而导致的男女性别角色模式的不 同;社会性是指不同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 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对社会性别的建构,即不同的社会有不 同的社会性别制度;共塑性表明社会性别的形成不是某一 特殊群体自发或有意识培养的,而是处于同一社会中的男 女两性相互塑造的结果。
性别平等理论与实践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精 神 卫 生 科 许 毅
xuyi1961@
性别平等概念
性别平等,又称为男女平等,是指男女两性在婚 姻家庭关系中,享有同等的权利,负担同等的义 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8条第1款就男女平 等问题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 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 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社会性别研究揭示两个方面的核心问题:一是在各个国 家、各个民族漫长的发展史上,性别意识、性别观念究 竟是更多地建立在生物学和生理学知识上的科学,还是 由历史形成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文化叙述和制度建构的 结果?二是即使两性在生物学和生理学上的确存在着差
别,但是这种差别是否被有意识地夸大了?
作为分析工具的社会性别
7)爱情中的男女,男方比女方更强调外表,通常会引 起女性对身体的控制和节食,还会误导女性更重视外 在特征而忽视了行为和成就。强调人不能控制的特点, 而非那些可以实现的品质会降低自尊。 8)在社会意义上看,爱情有极强的工具性。爱情可以
成为女性受到关注、得到名声和自尊的工具;同时,
为了获得所谓的关注、名声和自尊,女性又可以牺牲 真正的爱情。从广告词“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
社会性别把两性关系作为最基本的社会 关系,认为它是社会关系的本质反映, 从分析两性关系入手可以发现社会关系 和社会制度的根源和本质,从而将社会 性别理论变成强有力的政治、经济和社 会文化的分析工具。
社会性别的发展
社会性别与发展是这10多年来整个国际社会推动性别平等、发展、和平的很重要 的概念。它和我们熟悉的男女平等很不同的地方在于: 首先传统的男女平等更多的是一种原则的阐述,较多强调妇女从家庭走出去参加 社会劳动,妇女要有同样的权利,比如在财产上、选举上。而社会性别这个概念 的引出是赞同男女平等的这些基本的原则的,比如:在权利上的平等在机会上的 平等以及不光把妇女局限于家庭,但是更重要的是它发展了很多套细致的分析方 法,来看现存的或传统的很多年沿袭下来的性别分工、性别观念以及性别之间的 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它们在生活、家庭、社会、经济关系、公共事务、当中如何 影响我们。 而且它看社会传统上不是自古以来的传统是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以来的公共 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这种截然的划分,给男女两性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及给社会 发展带来的影响。从而在这一系列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不同的领域(政治的、 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怎样满足男性和女性在现存的社会性别分工和社会性 别关系上各自的需求和利益,在我们改变某些非常僵化的对某一性别很不利的关 系和框架下面,我们应该朝哪一个方面去努力,去进行政策的重新安排,进行资 源的分配,进行社会结构的调整。
5)强奸受害者诉诸法律容易受到二次伤害,即以贞洁 为内核的女性性道德观和不完善的案件审理程序,使 得受害人诉诸法律的行为对其造成更多的伤害。 6)公私领域的社会建构,把家庭事务设定为私人领域, 致使婚姻暴力中的女性常常以“家丑不可外扬”默默 承受丈夫的暴力。父权制鼓励了男性对女性身体的权 利,妻子作为丈夫的私有财产,丈夫有权力管制妻子。 父权制掩盖了丈夫对妻子暴力的性质,施行暴力的人 不能得到法律制裁,也缺乏舆论谴责,文化默许、纵 容和助长暴力发生。
2.中国思想家及文人
孔子: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
一女不事二夫 女子无才便是德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三从:在家从夫、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3.犹太教:感谢你,我们的主,宇宙的统治者,没有
让我们生为女人
4.《古兰经》:男人优于女人,因为真主赋予了他们 卓越的品质
性别认同
性认同:个人的、基本固定的、作为 男性或女性的感觉。 性角色:人们自己和他人的对其男性 气质和女性气质的评价。 性认同和性角色是在复杂的生物学和心 理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即一般所说的性别。主要是指自身所 在的生存环境对其性别的认定,包括家人、朋 友、周围人群、社会机构和法律机关的认定等, 是人基本的社会属性之一。 社会性别理论从分析两性关系入手可以发现社 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根源和本质,从而将社会 性别理论变成强有力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 的分析工具 。
11)性别歧视表现在a.职业的性别隔离:垂直隔离和 水平隔离。水平隔离是指女性主要从事简单工作为主。 垂直隔离指女性的工作集中在没有多少权力与提升机 会的工作上。 12)b.妇女从事大量的非正规就业和兼职工作。 13)c.两性的收入差距。两性收入差距主要源于最初 工资和工资增长率的差别。女性最初工资并不比男人 低,但她们在某一职业中工作时间的不足,如生育等, 没有获得相应的补偿;而男性由于在同一领域工作的 时间较长,很快会增加经验并超过女性工资的增长率。
15)男性审美主体对于“选美”的影响。 16)女性美的规则具有政治功能。它使女性满足于无足轻重 的工作,远离社会和政治斗争,热衷于自己的外形而不是公 共事务。
社会历史背景中的性别歧视
1.西方哲学家和思想家
柏拉图:女人天生的道德潜能劣于男人 亚里士多德:男性天生高贵,女性天生卑贱 卢梭:没有女人,男人依然存在;没有男人,女人的 存在便有问题; 黑格尔:女人成为政府首脑,国家就立即陷入危险 尼采:所有衰退的、病态的、腐败的文化,都会有一 种“女人”的味道
人”中可以清晰看出来。
9)等级化的劳动性别分工成为看不见的、制度化的、合 法化的产生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它使女性自觉付出无 报酬的劳动,因为她们相信,相夫教子、做贤妻良母,默 默无闻地从事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是她们的“本分”;男 性自觉地把取得社会地位和名誉视为自己的“天职”,不 断给自己加码,不仅要有份职业,养家糊口,还要负起光 宗耀祖的责任。而有一项研究推测,与男性相比,英国女 性因为在家育儿的持续责任而损失了其一生可能收入的一 半左右。 10)中国的两性职业发展存在三个问题:教育回报的性别 分化,即同等的教育付出,收到的回报是不同的;两性受 教育机会不平等;就业市场的性别歧视,在择业过程中, 对女生的个人先赋特征如性别、身高相貌和户口要求占主 要,而对男性的自致性特征如学习成绩或专业户口要求占 主要。
首先,社会性别揭示了两性关系的经济本质,认为作为基本社会 关系的两性关系实质上是生产关系的反映。就像阶级、民族、国 家这些概念一样,社会性别关系是经济生活中两性在占有生产资 料和劳动成果方面的不平等关系。 其次,社会性别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深入揭示了两性关系的政治本 质,即“性的政治”或“性别政治”。
Thank you!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