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氯溴碘的性质递变规律
2.卤素单质中,常温下密度最小的是( F2 ),
受热易升华的是( I2 ),熔沸点最高的是( I2 ),
常温下呈液态的是( Br2),颜色最深的是( I2 ) , 遇水能放出气体的是( F2 ).
3.下列溶剂能溶解单质碘和溴,但不能把 碘和溴从碘水和溴水中提取出来的是( C )
A.苯
B.汽油
C.酒精
1. 原子核电荷数逐渐增多 2. 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3.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易得1个电子而达 到8电子的稳定结 构
核对外层电子的作 用力减弱,故得电 子能力减弱, 化学活泼性减弱
三、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n 1、置换反应
通过一种元素的单质能否把另一种元素从 它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推断它们的化学 活泼性。
画出氟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F
Cl
Br
I
卤素的原子结构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认识卤族元素
相同点:最外层均有7个电子 不同点:F Cl Br I
1. 原子核电荷数逐渐增多 2. 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3.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一、认识卤族元素
元素
符号
F
Cl
Br
I
单质
F2
Cl2
Br2
I2
名称
氟
氯
生成氢化 物稳定性
Cl2
光照
H2 + Cl2 2HCl
Br2
H2 + Br2 C2HBr
I2
H2 + I2
2HI
2、与H2的反应
H2 + X2 2HX (X--F、Cl、Br、I)
结论:氟、氯、溴、碘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 减弱,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也逐渐降低。
H 2 + I2 △ 2HI
3、与水的反应 X2 + H2O HX+ HXO(X---Cl、Br、I)
D.四氯化碳
4.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类似卤素单质,它和 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Br + H2O = HBr + HIO下 列有关IBr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IBr是共价化合物
B.在很多反应中IBr是强氧化剂
C.IBr跟水反应时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IBr
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I、NaBrO和H2O
-188.1 与水反应
-34.6 226cm3
58.78 184.4
4.16g 0.029g
2、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颜 色:浅
深
状 态:气
液
固
密 度:小
大
熔沸点:低 在水中的溶解性:大
高 小
讨论
根据卤素原子的结构,试推测氟、氯、溴、 碘在化学性质上应出现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相同点:最外层均有7个电子 不同点:F Cl Br I
5.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D)
A.单质的熔点和沸点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逐渐升高 B.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逐渐加深 C.单质的氧化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逐渐增强 D.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逐渐增强
2F2 + 2H2O 4HF + O2
结论:F2、Cl2、Br2、I2与水反应的剧烈程 度逐渐减弱, F2与水反应比较特殊。
4、与碱反应
n 写出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2+2NaOH NaCl+NaClO+H2O
n 写出氢氧化钠与Br2、I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r 2+2NaOH NaBr+NaBrO+H2O I2+2NaOH NaI+NaIO+H2O
汽油或苯 四氯化碳 (比水轻) (比水重)
橙红
橙红
紫红
紫
实验设计
实 验
实验过程
序
号 1
实验现象
2
实验结论 (活泼性 判断)
化学方程式
3
结论:
n (1)卤素单质活泼性顺序: n Cl2>Br2>I2
(2)相关化学方程式
三、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2、与H2的反应 单质 反应条件
化学方程式
F2
H2 + F2 2HF
溴
碘
二、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1、卤素单质的颜色和状态
单 颜色和状态 质 (常态)
密度
熔点 ℃
沸点 ℃
溶解度
(100g水)
F2 淡黄绿色气体 Cl2 黄绿色气体 Br2 深红棕色液体 I2 紫黑色固体
1.69g/L 3.214g/L 3.119g/ml 4.93g/cm3
-219.6 -101 -7.2 113.5
如果:Cl2+溴的化合物
Br2 +氯的化合物
则:化学活泼性-----Cl2 > Br2
设计实验:探究Cl2、Br2、I2的化学活泼性
实验药品: 氯水、溴水、碘水、氯化钠溶液 、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 四氯化碳 实验仪器:试管若干、胶头滴管
复习:
颜色比较(溶质由稀到浓)
溶剂 溶质
溴
碘
水 橙色 黄色
5、与金属反应
2Fe + 3 Cl2 点燃 2FeCl3
2Fe + 3 Br2
2FeBr3
Fe + I2
FeI2
反应越来越难,剧烈程度减弱。
6、 I2的特性:淀粉遇I2变蓝色
⒈砹(At)是核电荷数最大的卤族元 素,推测其单质及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
性质是( D) A.单质砹是有色固体 B.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C.HAt 很不稳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砹易与水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