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鸠山隧道4#斜井正洞预留预埋技术交底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铁一局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1标项目部五分部隧道工程预留预埋技术交底第一部分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新建晋豫鲁铁路通道自瓦塘站引出,经临县、柳林、蒲县、洪洞至长治,引入京广线汤阴东站,利用既有汤台铁路并增建第二线,经梁山、东平至辛泰铁路范镇站,经莱芜北、沂源、沂水、巨峰南至日照南站,线路全长1260 公里,其中山西579 公里,河南255 公里,山东426公里,总投资998亿元。
我单位承建ZNTJ-11标的二^一公里线下工程,主要包括隧道6座、桥梁6座、涵洞10座及路基工程,途径横水办事处、石哲镇、南陈乡辖区。
石哲镇主要通过申家沟村、良坪村、房头村、向阳沟村及南窑、刁黄村、晋义村、、川口村及型家沟村。
其中临时用地主要用于施工便道,拌合站、施工生活区。
隧道预留预埋工程包括隧道各类洞室,锚关节,综合接地,接地端子,接触网,信号接地及电力、通信电缆过轨。
隧道工程预留预埋技术交底适用于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1 标段D4K447+444 D4K476+653段隧道工程。
第二部分隧道接触网1 、隧道内接地极设置在隧道入口处、出口处以及隔离开关洞处均须设置接地极,隧道内每间隔500 米设置一处接地极。
长度0.5〜1.0公里的隧道,在隧道进、出口及隧道中间设置一处,小于500米的隧道,只在隧道进、出口设置。
2、隧道内接地端子设置1.长度超过3000米的隧道及设有绝缘锚段关节断面、分相断面的隧道,隧道内两侧均须设置接触网接地端子,具体位置要求如下:&在距入口及出口1米处隧道两侧各设置两处接地端子;O2隔离开关洞处设置两处接地端子;O 3在距入口及出口5 米处隧道两侧各设置一处接地端子;@隧道入口至出口间每隔500米设置的接地端子距离轨面高度为双线隧道7000mm 处:⑤距离在距入口及出口1米处以及隔离开关洞处设置的接地端子距轨面高度为1000mm。
2. 其他隧道:隧道内两侧均须设置接触网接地端子,具体位置要求如下:O 1在距入口及出口5 米处隧道两侧各一处接地端子;②隧道入口至出口间每隔500米隧道两侧各设置一处接地端子。
0.5〜1公里长度的隧道,在隧道进、出口位置及隧道中间设置一处,小于500米的隧道,只在隧道进、出口设置;③接地端子距离轨面高度为双线隧道7000mm 处。
3、接地电阻要求及接地极设置要求距离隧道口1 米处及隔离开关洞处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其他接地电阻不大于30 欧姆。
每处接地极顺线路方向埋设一根接地扁钢,扁钢上每隔5 米焊接一根2.5 米长的垂直接地极,接地扁钢埋深为0.6米。
预埋接地扁钢采用-60 X6,垂直接地角钢采用L63X 5,接地体埋设后的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隧道两侧的侧壁衬砌混凝土内各预埋一根-40X4 贯通扁钢,位置为轨面以上3 米。
扁钢应与衬砌结构钢筋及接触网接地可靠焊接。
4、接地与接地极的连接距离隧道入口及出口1米及5米的接地端子共用隧道口处的接地极,其他接地极均为单独设置。
采用40X 4 的扁钢作为引线,在接地端子处从隧道壁引出作为接地端子,外露长度150mm并在末端预留2个© 16的孔。
在距洞口及出口1 米处以及隔离开关洞处预留的两处接地端子需要分别与本侧及对侧接地极相连。
连接要求:1.洞口处的接地端子:在隧道顶部的接地端子与本侧接地极相连,设置在距轨面1000mn 处的接地端子与对侧接地极相连。
2.隔离开关处的接地端子:在小里程侧的接地端子与本侧接地极相连,在大里程侧的接地端子与对侧接地极相连。
5、施工注意事项接地极的各种金属件均应热浸镀锌(含引线及贯通扁钢),镀锌厚度不小于86卩m连接时采用连续焊缝进行焊接,焊接处应补涂沥青防腐。
施工时,应实测接地电阻值,当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采用使用降阻剂及增加垂直接地角钢的方法,当采用以上方法后接地电阻值仍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反馈设计。
接触网接地施工设置顺序:仰拱初支施工前,预埋垂直接地角钢(L63X 6)、接地扁钢(-60 X 6扁钢)和长大隧道及隔离开关洞处接地端子(只在长大隧道及隔离开关洞设置),由引线(-40 X 4扁钢)连通,并在仰拱施工完后预留外漏端头,保证二次衬砌施工时引线按设计连接;二次衬砌施工前,沿纵向隧道壁内预埋贯通扁钢,沿隧道环向预埋引线(-40 X 4扁钢),连接贯通扁钢、预留接触网接地端子、预埋接地扁钢和预埋垂直接地角钢。
第三部分隧道信号接地1、隧道信号接地技术要求1.隧道内接地系统由贯通地线、接地极、接地端子及接地连接线等构成。
在接地系统中,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在贯通地线接入处的电阻不应大于1欧姆。
2.隧道内贯通地线铺设在线路右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并采用砂防护措施,线路左侧的电力电缆槽内不设贯通地线。
本工程在长度大于1公里的隧道内设置信号接地系统,小于1公里隧道不设置信号接地。
隧道接地见下表所示:在两侧电缆槽的线路侧外缘各设一根纵向接地钢筋,每100 m断开一次。
用于隧道内接地极、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及接地钢筋间的等电位连接。
3.隧道接地(极)设置:①对于一般拱墙设防水板的衬砌隧道充分利用隧道的初期支护锚杆、钢架、钢筋网或地板钢筋;②U级围岩隧道,利用隧道地板下层钢筋做为接地极;③川级围岩隧道,利用锚杆和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做为接地极,拱部设钢架地段的川级围岩,可以利用钢架做为部分环向接地钢筋;④w、v级以上围岩隧道,利用锚杆、钢架(或钢网片)做为接地极。
4.隧道二次衬砌中的接地钢筋设置(V级、V级加强、W级加强及明洞衬砌段):(1)二次衬砌中有结构钢筋的隧道:a、二次衬砌的内层纵、环向结构钢筋作为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钢筋;b、接触网线垂直向上在拱顶的投影线两侧1.5m外的其他位置,以1m为间隔,选择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c、在每个台车位(作业段)中部选一根环向结构钢筋作为环向接地钢筋,环、纵向接地钢筋间可靠焊接;纵向接地钢筋在作业段间不可连接;d、每个作业段内的环向接地钢筋与两侧电缆槽靠线路侧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2)二次衬砌中无结构钢筋的隧道,不再单独考虑接地钢筋设置。
(3)接触网、电力等专业的接地级和接地扁钢、接地钢筋尽量不与信号接地钢筋接触,如不能避免,则应设置钢筋绝缘卡隔开。
5.接地钢筋间的连接: 隧道内的锚杆接地极、地板接地极和二次衬砌内的接地钢筋等接地装置均应通过接地钢筋与两侧电缆槽靠线路外侧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6.信号接地端子设置:①隧道内接地装置均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②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线路右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底部,每间隔10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供隧道接地设置与贯通地线连接;③从隧道进口27m处开始,在线路左侧电力电缆槽底部,每间隔10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
接地端子供隧道接地装置与贯通地线的连接;从隧道进口27m处开始,在线路左侧电力电缆槽靠线路侧壁上,每间隔50m 设置一个接地端子;④所有的接地端子均通过连接钢筋与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⑤除上述位置外,其余位置均不设置信号接地端子。
2、施工注意事项所有接地钢筋间的连接必须保证焊接质量,施工时根据具体的钢筋配筋,可选用搭接焊接或L 型焊接。
信号接地施工设置顺序:施作初期支护时每间隔约1 个台车位,从初支中预留出2根①16接地钢筋(线路左侧与线路右侧各1根),仰拱填充施工时,将初支中预留出的2根接地钢筋埋入其中,在仰拱填充面外漏接头,接头钢筋外漏长度及外漏位置以便于现场施工为宜,二次衬砌施工时,设置结构钢筋的里程段从中预留2 根①16 接地钢筋(线路左侧与线路右侧各1 根),连通初支中预留的接地钢筋,水沟电缆槽施工时,将线路左右侧预留的接地钢筋连通纵向接地钢筋和接地端子。
第四部分隧道内电力、通信电缆过轨及专用洞室1、隧道内过轨管线技术要求1.洞口外电力过轨技术要求各隧道在洞口外,需预埋电力过轨的钢管6根(内径①100mm,钢管垂直于线路方向,过轨钢管在左侧与电力电缆槽连通,右侧与洞外3 处手井连通,过轨位置若与洞外检查井位置冲突时,需适当向外移动。
2.隧道内电力过轨技术要求隧道内每个变压器洞室处,设电力预留过轨内径①100mm的镀锌钢管14根,钢管左侧与变压器洞室内电力电缆槽连通,右侧引出至隧道壁不小于0.1m,钢管垂直于线路方向,钢管高度位于中心水沟上,仰拱填充面下35cm处。
3.洞口外通信电缆过轨技术要求各隧道在洞口外,预埋通信过轨的钢管2根(内径①100mm,钢管垂直于线路方向,钢管在左侧与洞外手孔连通,右侧与通信信号电缆槽连通。
4.隧道内通信电缆过轨技术要求隧道内通信专用洞室(通信直放站洞室及通信设备洞室),设置预留过轨的镀锌钢管2 根,钢管斜交线路呈45 度角,钢管左侧连接(与通信设备洞室临近的)避车洞内手井,右侧连通通信信号电缆槽。
5.施工注意事项预埋电力过轨和通信电缆过轨的钢管,钢管拐弯处应光滑平顺连接,弯曲半径大于1.2米,每根钢管内各预穿3根①1.5mm铁丝,铁丝应伸出钢管两头500mn;钢管埋入路基基床的深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按实际情况调整,但不应小于50cm,钢管在挖槽到指定深度后埋入,埋入后应回填密实;电缆槽采用C25混凝土浇注,其尺寸与隧道内规格相同,电缆槽盖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隧道外电缆槽与路基电缆槽应顺接;手井结构尺寸:长X宽X高=35cmx 35cmx 60cm,钢管露出手井底部15cm^20cm 隧道内通信专用洞室预埋的2根镀锌钢管斜交线路呈45度角,既大致呈八字形布置在隧道内,八字形小口端连通避车洞(通信设备洞室)内手井。
2、隧道内专用洞室接地技术要求1.电力箱变洞室接地技术要求隧道内电力箱变洞室处设置地线中心里程与变压器洞室设置里程相同,变压器基座引下4根-50 X 4与接地扁钢可靠焊接,沿电力侧水沟沟底等敷设复合固态接地体(THFJ,变压器洞室内通过接地扁钢与复合固态接地体相连,接地扁钢贴洞室侧壁上引,做断线卡子,外露0.2 米;复合固态接地体,埋深H> 0.7m,间距D=5m接地极埋入前应实测土壤电阻率,以确选用复合固态接地体数量,复合固态接地体连接好后实测电阻,若不满足小于等于4 欧姆的要求,继续串联复合固态接地体,直至满足要求。
2.通信设备接地技术要求隧道内通信设备(基站、直放站)洞室处设置地线,地线引入线引入通信设备洞室内,贴侧墙引出,外漏10cm每处接地体角钢数量一般3〜5根,接地极要求电阻小于4欧姆,如满足不了接地电阻要求,可适当加长网络,增加角钢数量或埋设降阻剂,接地体角钢长度L=2.0m,角钢采用50X 50 X 5角钢,间距4.0m,角钢埋入后角钢顶端距离水沟底15cm角钢由水平接地体(7X 2.6镀锌铜线)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