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物买卖案例分析:
案例一合同的成立
年月日,我国某进出口公司应荷兰某客商的请求,报出某初级产品的发盘:数量公吨,每公吨鹿特丹人民币元,麻袋装,即期装运,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
月日,对方接到我方报盘后发来回函,没有表示接受,而再三请求我方增加数量,降低价格,并延长装运期。
月日,我方回函,同意将数量增至公吨,价格减至每公吨鹿特丹人民币元,装运期延长到月底。
月日对方回函,仍然没有表示接受,要求再降低价格,并延长装运期。
月日,我方回函表示价格不能再降,但装运期可延长到月日,有效期截止月日。
对方没有立即回函。
直到月0日,对方来函接受我方月日的发盘,但附加了包装条件为“需提供适合海洋运输的良好包装”。
我方在月日接到对方接受发函,但此时该产品因受自然灾害而影响了产量,导致该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已经猛涨。
于是我方拒绝成交,并复电:“由于世界市场变化,货物在接到贵方接受电报前已售出。
由于今年东北地区水灾严重,无法组织新的货源”。
但对方不同意,认为是在要约的有效期内做出的,合同已经成立。
并提出,我方要么执行合同,要么赔偿差价损失万元。
我方回函,提出我方的发盘未注明“”字样,并强调中国习惯做法是:“凡国外订单都需以我方最后确认为准”。
另外,我方还回电说,你放在月号回函中要求提供适合海洋运输的良好包装构成对合同的变更,构成了还盘。
双方僵持不下,诉至法院。
、假如中国某法院受理此案,如何确定法律适用?(结合下面问题回答)
(1)公司与公司合同纠纷是否适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2)对于“国际性”的认定,我国法律和公约规定是否相同?
、公司与公司间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需要结合以下问题分析)
(1)虚盘和实盘如何区分?二者有何不同的法律约束力?
(2)发出一个有效的实盘应具备那些要件?
(3)发盘失效的情形有哪些?
(4)还盘的效力如何认定?
(5)怎样撤销发盘?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公约以及我国合同法在发盘撤销方面有什么不同规定?
、如何看待我方的回电?假设公司不愿意成交,应采取的合理做法是什么?
.如果对方在月日回电表示接受,试析该行为法律效果?
、假定双方合同成立,中方公司不履行合同,理由是发生了自然灾害,产量减少,该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
(先回答合同履行中的免责情形各国是如何规定的,然后结合案例分析)
、对方发函中附加了包装条件为“需提供适合海洋运输的良好包装”的法律性质?
.对方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
、从本案中,你认为有什么经验或教训应该吸取?
案例二、合同的履行与违约救济
某年月,德国公司向中国公司订购了一批皮衣。
双方合同规定卖方在月前向买方交付货物,买方在卖方交付货物前支付%货款,其余货款待交付货物后日内付清。
在签订本合同前,双方之间的前一笔合同货款还未付清。
月日,中国公司传真德国公司,要求公司在天内付清以前拖欠的货款并保证以后货款的支付,否则卖方公司将宣告合同无效。
直到月日,买方公司没有回复,并且也没有支付第二笔合同的货款。
卖方公司向法院起诉,要求买方公司支付前一笔合同未付的货款。
同时,卖方公司将已经制造好的皮衣销售给第三人,并要求买方赔偿销售给第三人的价格同合同价格之间的差价。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合同中规定卖方的交货时间如何确定?
()如何看待中国公司月日的传真的法律性质?
、什么是预期违约和不安抗辩权,二者有什么区别?
、公约对预期违约是怎么规定的?
、德国公司的行为如何定性?中国公司此举是否合法?
()中国公司对于德国公司的违约行为,可以采取哪些补救措施?
、各国法律和公约对违约形态是怎么规定的?
、针对买方不同的违约形式,卖方都可以采取何种救济办法?
、对于违约救济中实际履行规定方面,各国(包括我国法律)以及公约有什么区别?
、中国公司的要求是否合理?假如你是法官,如何判决?
()假如双方约定合同适用德国法,双方约定了违约金,对于买方的违约行为,卖方能采取什么救济措施?如果约定的是中国法,卖方又可以采取什么救济措施?
案例三、合同履行与违约救济
年月日,中国甲公司与美国乙公司签订一份购买乙公司产台型彩电的合同,约定由乙公司月日前办理托运手续,货到付款。
乙公司如期办理了托运手续,但装货时工人疏忽多装了台型彩电。
甲公司得知彩电以出运的消息后,于月日与丙公司签订合同,将前述合同项下的台型彩电转卖给中国丙商场,约定货物质量检验期为货到后天内。
月日,上述货物在运输途中突遇台风,致使台型彩电受损报废。
月日货到丙商场。
月日丙商场以部分货物质量不符合约定为由拒付货款,并要求退货。
此期间顾客张三从丙公司处购买了一台型彩电,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彩电发生爆炸,致张三妻子双目失明,张三右臂受伤,二人花去医药费数万元。
同时在张三家玩耍的李四也受伤,花去医药费一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