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际货物买卖法
(2)被申请人天地公司的答辩
昌盛公司于1993年1月与被申请人就被申请人向其出 口服装进行了洽淡,申请人提出了有关交易条件,并 在售货确认书上打印了有关的货物品名、数量、单价 和总金额,但并没有填写每个品种的数量及具体交货 时间,也没有规定货款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时间。该售 货确认书经申请人签字后返还给被申请人。因合同中 的主要条款支付条件一项未确定,后又因昌盛公司直 至1993年3月12日才开出信用证,被申请人考虑到无 法保证按信用证规定的交货期交货,只能按做好一批 交一批的方式进行交易。因此,被申请人始终没有在 售货合同书上签字,亦未以任何形式表示接受信用证 规定的交货期。据此,被申请人认为: A、关于合同成立的问题。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并 没有就本案所涉及的货物出口达成一致意见,《售货 确认书》亦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合同,对双方当事人并 没有约束力,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仅仅是以事实成交的 方式进行货物买卖。
2-2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中国公司的要求完全符合《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 对卖方违约时,买方可采取救济方式的规定。 提交货物和转移与货物有关的单据是国际货物买卖中卖方的一 项主要义务。卖方应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地点移交货物和单据, 否则就要负违约责任。本案中英国公司在与中国公司签订合同 后,未能按合同规定的交货期分批交货,先是迟延交货,后是 拒绝交货,应承担违反合同的责任。至于英方辩称,买方开立 的信用证过期,那完全是卖方的违约行为造成的。中国公司在 合同订立后,实际履行期到来之前开出了信用证,已履行了自 己的合同义务,是符合合同规定和国际惯例的。后由于英国公 司没有履行通知对方交货时间的义务,导致了中国公司开立的 信用证过期,也不可能开立新的信用证,货物买卖合同是双务 有偿合同,根据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法理,一方的违约,必然导 致另一方的不能正确履行合同,但违约方不能以此为由,认为 对 方 违 约 , 从 而 免 除 自 己 的 责 任 。 见:《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45条;第49条、第53 条。
2-3案例分析
1)基本案情:
1993年1月,Z市天地公司(卖方)以《售货确认为》 的形式确认A国昌盛公司(买方)提出的交易条件, 与其达成5项总价值达717,646.70澳元有服装买卖。 1993年3月12日,昌盛公司开出一份以天地公司为受 益人,涵盖全部货物的总额信用证。依据信用证,首 期24个订单约13万件服装应于1993年4月4日出运。后 因天地公司无法如期交货,昌盛公司应其请求对原定 装运期作了两度延期。鉴于天地公司首批货物严重迟 期,昌盛公司采取了其他补救措施,一方面对天地公 司提供的货物采用空运形式,另一方面向其他出口商 购买替代物。此后,因天地公司所交的第一批货物2 万件服装的质量未达合同标准,致使昌盛公司的客户 向其提出质量索赔。昌盛公司(申请人)就延迟交货、 购买替代物和货物品质问题向天地公司(被申请人) 提出索赔。
2-1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S公司的请求不合法,应由S公司自行承担因末能及时补进货物而产生 的额外损失 。 本案主要涉及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违约后的损害赔偿问题。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规定,损 害赔偿是一种主要的救济方法。当一方违反合同时,另一方有权利要求 赔偿损失,而且要求损害赔偿的权利,并不因已采取其他救济方法而丧 失。另外《公约》第74一77条对损害赔偿的责任范围和计算方法作了 具体的规定。其第74条规定,“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应负责的损害赔 偿额,应与另一方当事人因他违反合同而遭受的同一方在订立合同时,依照他当 时已知道或理应知道的事实和情况,对违反合同预料到或理应预料到的 可能损失。”这项规定对买卖双方都同样适用,而且适用于因各种不同 的违约事项所提出的损害赔偿要求。这里,《公约》没有采用过失责任 原则,而是采取了严格责任原则。根据《公约》的规定,当一方请求损 害赔偿时,毋须证明违约的一方有过失。只要一方违反合同,并给对方 造成了损失,对方就可以要求其赔偿损失。另外,根据《公约》第77 条的规定,“声称另一方违反合同的一方,必须按情况采取合理措施, 减轻由于另一方违反合同而引起的损失,包括利润方面的损失。如果他 不采取这种措施,违反合同一方可以要求从损害赔偿中扣除原应可以减 轻的损失数额。”这项规定适用于买方或卖方的各种违约索赔情况。本 案中买方美国S公司明知卖方不能按时履行合同,买方有义务自行及早 购买合同标的的替代物,却不及时采取措施减轻损失,致使损失扩大。 所以买方S公司应该自行承担扩大的损失。 见: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 同公约》第74条、第77条。
(三)国际货物买卖买方的基本义务 1、买方支付货款的义务 买方必须按约定的时间、地点方式支 付货物价款、履行必要的付款手续。 2、买方接受货物的义务 作好接收货物的准备,按合同规定 接受货物。 注意: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有关规 定
(四)国际货物买卖违约及对违约的救济方法
1、卖方违反合同时买方的救济方法:注意:前提条件 1)要求卖方实际履行其合同义务 2)要求卖方交付替代货物或对货物不符合同之处进行修理 :根本性违约与时效性 3)给卖方一段合理的额外时间让其履行合同义务(履约宽限期) :卖方未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履行义务 4)撤销合同:根本性违约 5)要求减价:卖方交货与合同规定不符 6)请求损害赔偿:性质、范围、中国双倍赔偿惩罚制、计算方法 7)中止履行合同:不安抗辩权的措施 8)卖方预期违约时:买方可中止履行或解除合同和请求损害赔偿 9)当卖方提前交货时:买方可以收取货物也可以拒收 10)当卖方超量交货时: 买方可以收取或拒绝;构成根本违约则可拒绝整批货物并请求损 害赔偿。 11)当卖方只交付部分货物时:区分是否构成根本性违约 12)、当卖方在分批交货合同中违约时:P119买方可以采取的补 救方法: 分三种情形看是否构成部分或全部根本性违约处理。
2-1案例分析
1993年II月,美国S公司与北京A公司签订了购进100 吨钼铁的买卖合同,交货条件是天津FOB每吨3000美 金,于1994年2月前交货。合同签订后,A公司立即与 各生产厂家联系,但由于当时钼铁市场需求量很大, 各厂家供货成问题,A公亩向S公司要求推迟交货期, 遭到S公司拒绝。1994年开始,国际市场钼铁价格暴 涨,A公司要求S公司抬高合同价格,也遭到拒绝。2 月前,A公司未能履行交货义务,4月份,国际市场钼 铁价格已涨到合同签订时的近2倍。6月5日,S公司根 据合同中仲裁条款向中国贸易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 要求A公司赔偿S公司于6月初补进的100吨钼铁与合 同价格的差额货款。 问: S公司的要求是否合法?应由哪家公司对末能 及时补进货物而产生的额外损失负责?
第二章 国际货物买卖法
重点掌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卖方的基 本义务;买方的基本义务;卖方违约时买方的 救济方法;买方违约时卖方的救济方法;买卖 双方的一般义务。 国际货物买卖法的法律渊源 卖方的基本义务 买方的基本义务 违约及对违约的救济方法 买卖双方的一般义务 货物的所有权与风险的转移
一、基本概念:10个
(五)国际货物买卖买卖双方的一般义务
1、宣告合同解除无效后双方互为清偿债务的 义务: 1)债务人应清偿因其违约给对方造成的损失 2)当事人负有返还已受领的利益的义务 2、买卖双方保全货物的义务: 1)卖方保全货物的义务的情形:两种 2)买方保全货物的义务情形:两种 3)买卖双方保全货物的方法: 将货物寄放在第三方的仓库 或将货物出售
2-2案例分析
[案情] 买方中国某公司与卖方英国某公司于1992年5月14日签订了2 项合同,规定卖方向买方供应某货8000吨,交货期为1992年7 一12月按月份分批交货,装货口岸为汉堡、鹿特丹、安特卫普, 由卖方选择。成交以后,买方于1992年6月7日主动提前开出了 信用证。此后,买方由1992年6一11月七次电函催促卖方发货。 卖方在其四次答复中提到其供货人未能交货并对迟延发出通知 表示歉意。1992年II月13日卖方致函买方,以英镑贬值为由,要 求提高合同价格,买方末接受这一要求。合同终于1993年4月、 5月部分履行;英方仍希望我方提高合同价格,我方末同意。 1994年II月16日我方函告英方,声明收到该函告后45天内如果 再不履行交货义务,即提请仲裁,要求赔偿损失。英方复函, 由于买方1992年6月7日开立的信用证已过期,后来又末开立新 的信用证,因此解除了卖方的交货义务。 买方于1995年5月20日向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 请书,要求卖方赔偿买方的损失,即按照1993年6月29日市场价 格与合同价格的差价计算共748000英镑,并要求卖方承担仲裁 的一切费用。问: 买方的请求是否正当?
1.国际货物买卖法 2.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3.品质担保(Warranty of Quality) 4.权利担保(Warranty of Title) 5.履约宽限期 6.停运权(Stoppage in Transit) 7.保全货物 8.货物所有权的转移(The Passing of Property) 9.风险(Risk) 10.货物风险的转移(Transfer of Risk)
2)双方的主张
(1)申请人昌盛公司的索赔请求和理由: 依据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签订的《售货确认书》,申请人昌盛公司 如期开出一份以天地公司为受益人,金额为全部货物总额的信 用证。依据该信用证,货物分四批运出。因被申请人无法如期 交货,申请人应其请求对原定装运期作了两度延期。然而,被 申请人直至5月底仍未完成首批供货任务。考虑到被申请人首批 货物严重迟期,并已明显无能力交运以后各批,申请人被迫采 取补救措施,一方面对要求被申请人将所提供的货物采用空运 形式,另一方面重新与其他出口商安排生产。此后,被申请人 所交的第一批货物2万件服装的质量未达合同标准,致使申请人 的客户向申请人提出质量索赔。 被申请人一再延期交货,且 其产品质量低劣,其违约行为给申请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申请人提出仲裁请求为: a 被申请人赔偿因其延期交货改变运输方式发生的空运费 167,946.33澳元; b 被申请人赔偿申请人因购买替代物而发生的损失47,466.71澳 元; c 被申请人赔偿产品修补费51,663.00澳元; d 被申请人承担本案仲裁费及申请人的律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