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28旅游美学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美学与旅游美学一、考核内容1、美学的概述2、旅游美学的研究范畴3、旅游美学的思想溯源二、考核要求1、美学的概述识记:(1)美的特征(2)自然美的特征(3)美感(4)美感的特征(5)审美标准(6)审美差异性和共同性领会:(1)美的本质(2)美的形态了解:(1)美的欣赏2、旅游美学的研究范畴识记:(1)旅游美学的概念(2)现代旅游审美的基本特征领会:(1)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3、旅游美学思想的溯源识记:(1)审美移情说的要点(2)内幕仿说和移情说的异同领会:(1)审美距离说了解:(1)内幕仿说第二章旅游美学的历史积淀一、考核内容1、审美意识雏形时期2、比德的审美观3、畅神的审美观4、旅游审美的优化积淀5、当代人的审美情趣时期二、考核要求1、审美意识雏形时期领会:(1)原始巫术对审美意识初步形成的中介作用了解:(1)山川崇拜(2)对自然的喜爱2、比德的审美观识记:(1)比德审美观的概念领会:(1)“比德”的审美价值了解:(1)比德审美观的产生3、畅神的审美观识记:(1)畅神说的概念领会:(1)畅神审美观的形成(2)玄游、仙游、释游了解:(1)畅神审美观的形成4、旅游审美的优化积淀领会:(1)科学考察旅游了解:(1)文人漫游5、当代人的审美情趣时期领会:(1)和谐美了解:(1)活力美第三章旅游审美对象欣赏的方法原理一、考核内容1、欣赏空间的构成2、动观与静观3、欣赏路线的构成二、考核要求1、欣赏空间的构成识记:(1)心理距离领会:(1)观赏的位置(2)观赏的时间了解:(1)观赏的空间距离2、动观与静观识记:(1)动态观赏的定义(2)静态观赏的定义领会:(1)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的关系4、欣赏线路的构成领会:(1)园林景观欣赏线路(2)自然景观欣赏线路了解:(1)直线景观欣赏线路第四章自然景观的审美一、考核内容1、自然景观的构成2、自然景观的欣赏3、中西自然景观美学比较二、考核要求1、自然景观的构成识记:(1)自然景观的构成要素领会:(1)山地景观的分类(2)生物景观了解:(1)水域景观(2)气象景观2、自然景观的欣赏识记:(1)自然景观的审美特征领会:(1)自然景观美的表现形态3、中西自然景观美学比较识记:(1)我国自然景观特征(2)欧洲自然景观特征领会:(1)中西自然景观的审美观的差异第五章人文景观的审美一、考核内容1、建筑审美的基础知识2、中国古建筑的审美特征及欣赏3、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及欣赏4、中国古代雕塑的审美特征及欣赏5、中西人文景观美学比较二、考核要求1、建筑审美的基础知识识记:(1)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2)中国古建筑的装饰(3)庭院式布局的建筑组群领会:(1)单体建筑的审美了解:(1)单体建筑的形态(2)非庭院式布局的建筑组群2、中国古建筑的审美特征及欣赏识记:(1)中国古建筑的审美特征领会:(1)礼制性建筑(2)宗教建筑了解:(1)城防交通建筑3、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及欣赏识记:(1)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2)园林景观的美学特征(3)园林的审美意境领会:(1)中国园林的欣赏了解:(1)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沿革4、中国古代雕塑的审美特征及欣赏识记:(1)中国古典雕塑的审美特征领会:(1)古代雕塑的欣赏了解:(1)中国古代雕塑的分类5、中西人文景观美学比较识记:(1)中西传统建筑文化的比较领会:(1)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风格的差异(2)中西方园林构建艺术的差异了解:(1)中西方美学思想体系的不同第六章民俗旅游景观的审美一、考核内容1、民俗旅游景观2、民俗旅游景观的构成3、民俗旅游景观的审美二、考核要求1、民俗旅游景观识记:(1)民俗旅游资源的概念(2)民俗旅游资源的特点(3)民俗景观旅游的概念领会:(1)开发民俗旅游景观的原则了解:(1)民俗景观旅游的类型2、民俗旅游景观的构成领会:(1)服饰民俗(2)节庆习俗了解:(1)居住习俗(2)饮食习俗3、民俗旅游景观的审美识记:(1)民俗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领会:(1)民俗旅游景观欣赏第七章旅游审美的心理要素一、考核内容1、审美感觉与知觉2、审美想象3、审美情感4、审美理解二、考核要求1、审美感觉与知觉识记:(1)感觉的定义(2)知觉的定义(3)审美知觉的特点领会:(1)审美知觉的整体性(2)审美知觉的选择性了解:(1)审美知觉的恒常性2、审美想象识记:(1)审美联想的分类(2)审美想象的分类领会:(1)类似联想(2)创造性想象了解:(1)接近联想(2)对比联想(3)知觉想象3、审美情感识记:(1)审美情感对审美活动的作用领会:(1)旅游审美情感交流了解:(1)共鸣4、审美理解识记:(1)审美理解的定义领会:(1)审美理解在审美意识活动中的作用第八章旅游审美的体验一、考核内容1、旅游审美的需要、需求与动机2、旅游审美心理意识与个性3、旅游审美感受的层次二、考核要求1、旅游审美的需要、需求与动机识记:(1)旅游审美需要转化为旅游审美动机的条件(2)旅游审美需要的原因(3)旅游审美动机的分类领会:(1)旅游审美需要、旅游审美需求和旅游审美动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自然审美型动机(3)艺术审美型动机了解:(1)需要、需求与动机(2)社会审美型动机(3)饮食审美型动机(4)激发旅游审美动机2、旅游审美心理意识与个性识记:(1)审美意识的构成要素(2)审美意识的基本特征(3)个性的概念(4)个性的基本特点(5)气质的类型(6)审美个性的类型领会:(1)审美活动过程(2)审美个性的形成(3)审美个性的意义了解:(1)个性形成的原因3、旅游审美感受的层次领会:(1)悦耳悦目的审美感受(2)悦心悦意的审美感受(3)悦志悦神的审美感受第九章旅游工作者的审美要求一、考核内容1、旅游工作者美的形象2、旅游工作者美的服务3、旅游工作者的美学修养二、考核要求1、旅游工作者美的形象识记:(1)旅游工作者语言美的特征领会:(1)旅游工作者美的形象(2)旅游工作者的心灵美了解:(1)旅游工作者的仪表美(2)旅游工作者的仪态美2、旅游工作者美的服务识记:(1)导游服务语言艺术领会:(1)导游服务技巧艺术了解:(1)饭店工作的礼貌服务3、旅游工作者的美学修养识记:(1)旅游工作者再创造能力的提高领会:(1)旅游工作者审美修养的提高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为了使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兹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进而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为了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并按照了解、识记和领会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层次的含义是:了解:对有关内容作一般性了解,为低层次的要求识记: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为较高层次的要求。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能与实际问题相联系,是高层次的要求。
二、自学方法指导1、必须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
课程知识范围广泛,各章之间既有联系又有较大的区别。
自学应考者应首先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弄清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努力把握重点,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应考者应将了解、识记和领会联系起来,把基本知识和理论转化为识记应用能力,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三、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1、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既不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也不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基本上覆盖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2、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了解占20%左右,识记占30%左右,领会占50%左右。
3、合理安排难易结构。
难易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容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 。
请注意:试题的难易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因为在各能力层次上都会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
4、本课程考试命题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综合题。
各种题型的具体式样可参见本大纲附录。
附录:题型举例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空格内)1、旅游美学就是以为其特定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2、美的形态有自然美、和艺术美。
二、单项选择题1、()被称为“美学史上的达尔文”A.立普斯B.洛慈C.费肖尔D.谷鲁斯2、苏州虎丘属于()A.疗养型山地B.风景名山C.特殊景观名山D.城郊名山三、多项选择题1、现代旅游审美的基本特征()A.大众性B.注重感悟美C.旅游者审美情趣多样化D.注重回归自然2、自然景观美的表现形态有()A.形态美B.色彩美C.动态美D.静态美E.听觉美四、简答题1、简述我国自然景观的主要特征2、简述雕塑的主要类型五、综合题1、举例说明欧洲的自然景观特征2、结合实例说明安排自然景观欣赏路线时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