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基础
名词解释
1.经验决策:是指决策者根据个人的学识,智慧,能力,阅历和经验以及直觉判断等所作的决策。
2.预测:根据事物过去和现在的信息,利用人的经验,数学模型或计算机系统推断事物未来的状态。
3.线性规划:是合理利用、调配资源的一种应用数学方法。
它的基本思路就是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使预定的目标达到最优。
4.可靠度:指的是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5.平滑系数:代表模型对时序变化的反应速度,又决定于预测中修匀随机误差的能力。
简答题
1.制定公安决策的科学程序有哪些?
答:发现问题,确立目标;
集思广益,拟定方案;
分析评估,选优抉择;
决策执行,反馈修正。
2.四种主要类型决策问题的决策方法?
答:
确定性决策问题:规划论
统筹方法
风险性决策问题:期望值求解法
效用曲线分析法
不确定性决策问题:悲观法(保守法)
乐观法
乐观系数法
等概率法
对抗型决策问题:矩形对策
3.一般决策问题具有哪三个共同特征?
答:决策者有明确的决策目标;
决策者已经有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
不同方案在各种条件下的益损值可以比较准确地预计出来。
4.组织德尔菲预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对方法本身应做充分说明;
问题要集中;
避免组合事件;
用词要准切;
组织者的意见不要混入调查中;
调查表要简明;
限制问题的数量;
注意结果处理的工作量。
5.回归预测的基本步骤?
答:根据预测目标,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建立回归预测模型;
进行相关分析;
检验回归预测模型,计算预测误差;
计算并确定预测值。
论述题
1.公安决策的定量方法。
答:指数平滑类预测法(是一类以连续性原理为依据的,与时间推移有关的预测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移动平均数法;
相关—回归分析预测法(是一种通过研究引起未来状态变化的各种客观环境因素的作用,寻找客观环境与未来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2.公安决策科学化的必备条件。
答:认识决策对象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科学地进行决策,必须研究、认识所要解决的问题,即认识决策具体对象的规律性。
);
掌握决策所需的充分信息。
(决策离不开信息,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信息在决策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主观指导要符合客观实际。
(决策者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上情与下情的统一性;定性与定量的一致性;现实与超前的相关性;报喜与报忧的客观性)
遵循决策的科学程序和运用决策的科学技术与方法。
(正确决策还必须有科学的决策技术与方法)
建立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决策者的素质,尤其是领导班子的素质,是实现公安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