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佝偻病病因症状

小儿佝偻病病因症状

小儿佝偻病病因症状、临床表现、治疗
佝偻病,是小儿常见的营养不良性疾病。

病因主要是缺乏维生素D,导致骨骼发育不良所致。

轻症小儿可见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睡眠易醒,夜啼,汗多,头部可见枕秃,囟门迟闭、方颅等。

重者,除有上述症状外,出现鸡胸、下肢呈“O”形或“X”形腿、脊柱弯曲等表现。

本病为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主要因维生素D摄入减少和日光照射不足而使体内钙磷代谢失常,以骨骼系统生长发育障碍为主要临床体征,同时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造成机体抵抗力降低。

本病发病缓慢,易被忽略,一旦发展到后遗症期,则难以恢复如常,民间俗称“鸡胸”、“龟背”。

本病多见于3月一2岁小儿.主要表现为正处于生长中的骨骼的病变、肌肉松弛和神经兴奋性的改变。

佝偻病的骨骼改变常在维生素D缺乏后数月出现,患有骨软化症孕妇的母乳喂养儿可在出生后2个月内出现佝楼病症状。

重症佝偻病患儿还可有消化和心肺功能障碍,并可影响智能发育和免疫功能。

本病在临床上可分期如下:(一)初期多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的婴儿,主要表现神经兴奋性增高,如易激惹、烦恼、夜间啼哭、睡眠不安、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出现枕秃等。

这些非特异性症状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

此期常无骨胳病变,X线骨片可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血清25-(OH)D3下降,PTH升高,血钙、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

(二)激期维生素D缺乏的婴儿如不经治疗,症状会继续加重,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钙、磷代谢失常和典型的骨骼改变。

<6月的佝偻病婴儿以颅骨改变为主,颅骨薄、前卤边缘较软,检查者用指尖轻轻压迫枕骨或顶骨的后部,可有压乒乓球样的感觉;6月龄以后,尽管病情仍在进展,但颅骨软化逐渐消失、额骨和顶骨双侧骨样组织增生呈对称性隆起,至7-8个月时变成“方盒样’头型即方头,严重时呈鞍状或十字状颅形,头围也较正常增大。

“方盒样”头应与前额宽大的头型区别。

胸廓骨骼改变多见于1岁左右患儿,肋骨骨骺端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于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扪及圆形隆起。

以第7-10肋骨最明显,从上至下如串珠样突起,称佝偻病串珠(rachitic rosary);肋骨骺部内陷,胸骨向前突起,形成鸡胸样畸形,如胸骨剑突部向内凹陷,即成漏斗胸;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牵拉而内陷,形成一道横沟,称为郝氏沟(Harrison groove),这些胸廓病变都会影响呼吸功能。

手腕、足踝部亦可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

称佝偻病手、足镯;由于骨质软化与肌肉关节松弛,小儿双下肢在开始站立与行走后因负重可出现股骨、胫骨、腓骨弯曲.形成严重膝内翻(“O”型)或膝外翻(“X”型)畸形。

正常1岁内小儿亦可有生理性弯曲和轻微的姿势变化,如足尖向内、或向外等,以后会自然矫正.须予以鉴别。

患儿在会坐和站立后,因韧带松弛可致脊柱畸形。

严重低血磷导致肌肉糖代谢障碍,使全身肌肉松弛、乏力,肌张力降低,坐、立、行等运动功能发育落后,腹肌张力低下致腹部膨隆如蛙腹。

重症患儿脑发育亦受累,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条件反射形成缓慢;免疫
力低下,容易感染,贫血常见。

此期血生化检测除血清钙稍低外,其余指标改变更加显著;x线长骨片显示骨髓端钙化带消失,呈杯口状、毛刷样改变,骨骺软骨带增宽(>2mm),骨质稀疏,骨皮质变薄,可有骨干弯曲变形或青枝骨折。

骨折可无临床症状。

(三)恢复期患儿经治疗和日光照射后,临床症状和体征会逐渐减轻、消失;血清钙、磷浓度逐渐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约需l-2月降至正常水平;骨骺X线影象在治疗2-3周后有所改善;出现不规则的钙化线,以后钙化带致密增厚,骨质密度逐渐恢复正常。

(四)后遗症期婴幼儿期重症佝偻病可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多见于>2岁的儿童。

无任何临床症状,血生化正常,其骨骺干骺端活动性病变不复存在。

自疗注意事项
(1)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避免出现后遗症。

(2)坚持户外活动,结合中西药物治疗。

(3)宜常食钙含量高的食物,如虾皮等。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维生素A、D丸,每次2粒,每日2次。

(2)补天大造丸,每次3-5克,每日2次。

(3)龟百牡骨冲剂。

每次半袋-1袋,每日2次。

(4)龙牡壮骨冲剂,每次1袋,每日2次。

2.验方自疗法
(1)鸡蛋壳炒黄研末,米醋调服,每次1.5克,每日3次。

(2)乌贼骨粉1.5克,开水调服,每日3次。

(3)醋炒鱼骨、白糖各等份,研末,每次1克,每日3次。

(4)苍术、牡蛎各等份,研末,每次1克,每日3次。

(5)紫河车、鸡蛋壳(炒黄)各等份,研末,每次0.6克,每日3次。

3.饮食自疗法
(1)常食蛋黄、鱼类、动物肝脏。

(2)猪肝、黄芪各30克,五味子3克,先煎去渣,入猪肝煨烂,食肝喝汤,宜
常服。

(3)香蕈9克,煎汤,每日3次。

4.外治自疗法
生蟹足骨15克(焙干),白蔹15克,捣碎,用乳汁和匀,贴骨缝上,日贴1次。

避免误诊
忌过量、长期服用维生素D,因其可导致中毒。

切忌太阳暴晒,以防紫外线引起皮炎。

忌吃糖过多,否则会影响钙质的吸收,造成小儿体内钙的缺乏。

若伴有慢性腹泻等肠道疾患,会影响维生素D和磷、钙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不宜疏忽应及时治疗。

若小儿出现多汗、烦躁,枕部一圈脱发等症状,常为本病早期,不宜疏略不治
正确治疗佝偻病
究竟怎样治疗佝偻病才正确?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并不简单。

总的来说,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按佝偻病期来合理治疗。

一、确定佝偻病是否活动看佝偻病是否活动,主要看临床表现。

这些表现是:小儿易恼、烦躁、睡眠不安、多汗、夜惊、枕部脱发等。

但由于这些症状,特别像多汗、烦躁,也见于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多病常用退热药的孩子,因此,单凭这些症状并不可靠。

若经过正规维生素D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最好做较客观的检查,如长骨端Ⅹ线拍片,验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

如均已正常则切忌继续大剂量维生素D治疗,只要多晒太阳,或每日服浓缩鱼肝油4~5滴,同时加服钙片即可。

二、骨骼变形的辅助治疗和预防因为小儿骨骼处于不断生长之中,一些辅助治疗有益于骨骼矫形。

如鸡胸孩子可鼓励其多俯卧(趴着睡),俯卧位做抬头动作,孩子长大后多做扩胸动作,锻炼胸迹"O"形腿应多捏大腿内侧肌肉,辅以按摩。

"Ⅹ"形腿按摩大腿外侧肌肉,为了预防畸形发生发展,佝偻病活动期的孩子不要鼓励其多站、多走。

在佝
偻病易发的3~4个月婴儿,不要"锻炼脚筋"让孩子站着摆动。

严重"O"或"Ⅹ"形腿孩子,在4岁后,如无佝偻病活动,可考察手术矫正。

三、识别另一些佝偻病一般说佝偻病好发年龄1~2岁,3岁以后多数静止。

如3岁以后仍有活动或病变加重,那就要考虑不是单纯维生素D缺乏,而要考虑像肾小管性酸中毒、抗维生素D佝偻病或肾性佝偻病等。

前天晚上一个作家姐姐突然发消息说,妹妹,钱是挣不完的,别累着自己,身体最重要。

昨晚她发现我又在熬夜,给我发消息说,一定照顾好自己,莫名心疼你。

我很感动,又觉得很可笑。

一个没见过面的人看你熬夜都会心疼,会劝你照顾好自己,但你每天熬夜想着的那个人,没给你发过一条消息。

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都会劝你少喝酒少抽烟,素不相识的微信好友都会让你早点休息,可你抽烟喝酒熬夜在等的那个人,从来都没在意过你,连一句晚安都没有。

我经常给别人讲道理,永远不要为了一个不爱你的人折磨自己。

但这句话其实就像放屁,因为一旦爱上一个人,就没办法控制自己。

我们在爱情里,从来都不是理性的。

后来有人问我,怎么忘记一个人。

我说,把酒喝够,把烟抽完,把黑夜熬成天亮,等你真的感觉疼了,你就忘记了。

不撞南墙不死心,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别人苦口婆心的劝说,其实你一点儿都听不进去。

你害怕失去、害怕背叛、害怕从未拥有,你害怕的太多、心事太多,所以很难入睡。

那你就熬吧,等熬过了这一阵,你又会觉得其实生活还是很美好。

你要记住,所有关于感情的问题,都不要在深夜做决定。

无论分手还是牵手,无论坚持还是放弃。

因为女人啊,从来都不是理性动物,再加上深夜里的一杯红酒,一根香烟,感性越发强烈。

五年前第一次听梁静茹的《问》,歌里唱,如果女人,总是等到夜深,无悔付出青春,他就会对你真。

那时候真的傻到相信,用心爱一个人,就能把他留在自己身边。

现在才明白,在一起一辈子这种事,不是嘴上说了就可以。

外面的诱惑这么多,人的欲望这么大,而你能给的爱,其实就这么多。

后来我经常说,如果爱一个人又不可得,那就找个爱自己的吧。

别太累,别付出太多,别太委屈,你说你爱他所以无所畏惧,但你的感情和耐心其实就这么多,你无法永远输出。

总有一天它们会因迟迟得不到回应而枯竭。

等到那一天你会发现,哪怕再遇到喜欢的人,也没有力气去喜欢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