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税物料管理制度

保税物料管理制度

保税物料管理制度1.目的为降低制造成本,并确保公司保税物料核销作业顺畅而制定本文件。

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保税、结转物料的核销作业。

3.定义保税物料:指进口的原材料、零配件,及生产的半成品、成品。

工厂/事业部,以下简称工厂。

4.职责4.1供应链管理中心总经理4.1.1负责审核保税物料核销管理规定。

4.1.2负责保税物料核销策略的审批。

4.1.3负责批准国际采购处对核销流程稽查发现的异常所出具的整改报告。

4.1.4负责审核国际采购处和国际业务服务部制定的对各工厂及部门的奖惩制度4.2国际采购处4.3.1负责保税物料核销的归口管理。

4.3.2负责保税物料核销管理制度的制定和维护(跟踪海关规定及时改进)。

4.3.3负责进口物料保税手册的策划。

4.3.4负责每年十月底收集公司下年度生产预测,提交国际业务服务办理核销手册。

4.3.5负责提出进口物料的核销申请(包括物料名称、数量、单价、供应商、口岸),报送国际业务服务部办理。

4.3.6负责保税料件外发加工的申请。

4.3.7负责与供应商签订国外采购、转厂保税物料的采购合同。

负责结转物料的归口管理。

4.3.8负责提供转厂保税物料及供应商的相关资料至国际业务服务部及工厂(如:营业执照、名称、数量、价格、价格条款、图纸、地址最迟装运期、物料的海关编码等)。

4.3.9负责将保税物料的信息以邮件形式通知各有关工厂和国际业务服务部。

4.3.10负责起草国外采购保税物料的合同及签订后的送审工作。

4.3.11负责每月组织国际业务服务部等下厂稽查保税物料使用情况。

4.3.12负责将新增的保税物料信息在订单下达之前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各工厂的核销专员。

4.3国际业务服务部4.3.1负责提供最新的海关保税物料核销管理规定给相关部门。

4.3.2参与进口物料保税手册的策划。

4.3.3参与公司保税物料核销管理制度制定。

4.3.4负责核销手册信息的动态维护。

4.3.5负责核销手册的申请、变更、转厂及核销办理。

4.3.6每月协同国际采购处等下厂稽查保税料件使用情况。

4.3.7负责办理进口物料外发加工业务的申请。

4.3.8负责所有进出口海关申报业务办理。

4.4财务部4.41根据海关相关要求,建立保税物料专帐,保存好保税物料使用单据,以便海关审查。

4.5各工厂事业部4.5.1负责建立保税物料的单独仓库,并做好标识、建立以核销手册号为单位的专帐。

4.5.2负责将保税物料的质量状态(不合格)以书面形式在第一时间通知国际业务服务部、国际采购处。

4.5.3负责提供出口核销产品(或单独出货的半成品)准确的单耗明细,如有单耗变更等信息,需及时将更新信息提供给国际采购处等部门。

4.5.4负责保存保税物料仓库进口料件的出入库原始单据五年。

4.5.5配套厂和成车厂及相关部门每月底需对保税物料进行对帐工作,确保保税物料的进、销、存无误。

4.5.6工厂无权处理(买卖、借用、报废)保税物料,需由关务部门按海关规定进行操作。

4.6外销业务部门4.6.1负责提供客供或者客户指定的进口物料的需求信息给国际采购处并同时抄送相关工厂。

4.6.2负责在每年十月中旬提供销售预测给国际采购处。

4.7成品物流部4.7.1负责建立保税物料的单独仓库,并做好标识、建立以核销手册号为单位的专帐。

4.7.2成品物流部每个月底进行盘点,汇总当月外销核销产品出,入库的批号、型号、数量、配色,并提交国际业务服务部核对。

4.7.3建立保税与非保成品的帐册。

5.作业流程5.1核销手册需求的制定5.1.1国际采购处在每年十月中旬,向财务等相关部门收集下一年度的外销产品销售预算,确定核销需求并统计汇总后,在十月下旬递交相关工厂和国际业务服务部。

5.1.2相关工厂根据国际采购处提供的年度外销预算,组织收集相关的产品SPEC 或BOM表(布套排版图)等,进行单耗汇总,在15个工作日内报国际采购处审核。

由国际采购处在7个工作日内将审核好的单耗提交给国际业务服务部。

5.1.3国际业务服务部根据国际采购处提供的年度预算、产品单耗汇总等资料,向海关进行手册申请。

并将申请批准的核销手册信息及时在网上进行维护,给相关部门共享。

5.1.4国际采购处与国内供应商确定是转厂核销,由国际采购处提供转厂物料明细给相关工厂及国际业务服务部(如:详细物料名称、厂家资料,进口海关关区、产品价格、海关HS编码等).5.1.5工厂依照转厂物料明细,提供所需转厂物料的单耗,并根据预测订单确定需要转厂物料的备案数量(具体订单预测量及使用周期需同核销手册使用期限一致,一般为半年或一年,届时由国际业务服务部通知),各相关工厂,需在7个工作日内将转厂信息提供给国际采购处审核。

国际业务服务部根据国际采购处提供的相关数据进行审核整理,并依照此进行转厂备案。

需要转厂的物料到位后,出入库同保税物料一样操作,每批物料入库后/退货,工厂转厂负责人需在24小时内将入库/退库物料名称,规格,数量上报国际业务服务部,由国际业务服务部向海关申报《保税货物深加工结转收发货单》或《保税货物深加工结转退货单》。

(注海关从2008年10月对深加工结转进行联网监管)。

国际业务服务部根据《保税货物深加工结转收发货单》和《保税货物深加工结转退货单》的清单40天内向海关办理进口手续。

5.1.6在核销手册使用最后限期3个月前,由国际采购处和相关部门根据手册上进口物料的使用情况,确定手册延期,余料的转移或新手册办理等事项.5.1.7在手册使用过程中,有特殊原因需追加或变更的物料,由工厂结合生产情况每月底提供一次追加信息给国际采购处审核后,书面通知国际业务服务部在7个工作日内办理好手册追加。

5.2进口手册数据提供5.2.1.每个工厂最少需配置一名核销专员,由国际业务服务部等部门进行核销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颁发上岗证,才可从事核销工作。

5.2.2.工厂核销专员,根据海关核销数据提供要求,进行组织收集相关单耗报送国际采购处。

5.2.3.核销信息提供的原则:由成品工厂收集涉及本工厂出口产品的所有保税物料的信息(包括保税物料的单耗、种类)。

配套工厂必须将本厂使用的保税物料单耗等信息,及时提供给上级成品组装工厂。

5.25.2.4.国际业务服务部负责决定新老手册停止和启动。

手册有效期前3个月停止原料进口,有效期前2个月停止成品出口。

5.3保税原物料到达入库5.3.1对于国外采购的物料,由国际采购处在内部网上进行进口物料信息维护.预告到货等信息.5.3.2进口原物料到达目的港后,由国际业务服务部办理进口清关手续,并及时通知国际采购处及相关工厂,进口物料具体送达时间,由采购部门负责组织安排接收。

5.3.3工厂必须建立单独的保税物料帐册(区分手册号)。

对有仓储条件的必须单独建库,对无仓储条件的须划分单独保税区域,标识清楚。

将检验合格的进口保税物料,放置保税仓库进行保管。

入库后需对进口保税物料标识清楚,建立以的专帐。

同时在入库单上需注明为进口保税物料并加盖“保税物料”专用章。

仓储部门需对进口保税物料入库单据保存5年,以便海关核查。

5.3.4工厂每月根据保税物料的出入库单据,以手册号为单位统计的资金月度表交财务.5.3.5财务根据资金月度表制作财务总帐。

(以手册号为统计单位)5.3.6进口物料由客户指定或提供,由业务部将进口物料信息及时通知国际采购处和相关工厂。

国际采购处通知国际业务服务部办理进口相关手续。

5.3.7对于客户指定或提供物料,其入库手续办理同5.3.3。

5.3.8财务部门需提供进口保税物料和转厂保税物料的出入库明细帐。

5.4.工厂生产订单的编制区分原则5.4.1订单的编制应按成品的客户别分内销和外销,在做生产计划时应对生产计划批号加以区分。

5.4.2生产计划批号区分原则:非核销以“00”开头;使用保税物料的订单以“0W”开头。

5.4.3客供、客采保税物料定义:由客户采购,或由客户指定我公司采购,通过手册操作进口的保税物料。

5.4.4配套厂接到以“0W”开头的订单后,在生产组织时,所下达的车间作业计划的批号,应尽量沿用生产订单的批号,若换作其它批号时,必须做批号对照表,以便追溯。

5.5配套厂的生产组织及保税物料的领用5.5.1配套厂根据作业计划批号,对于生产核销零件需领用保税物料时,必须在领料单上注明并加盖“保税物料”字样/印章。

5.5.2成车厂根据成品订单批号,对于生产核销产品所生成的批出库单,必须带有“保税物料”标记,且需保留备查,并在ERP系统中进行备份。

5.5.3仓库根据领料单或批出库单进行准确发料,并做好库存帐、卡、物的维护。

5.5.4车间领用保税物料后,在生产现场需与其它物料进行区分并标识清楚,尤其是原材料(如:塑料粒子)。

因加工出口产品急需,经海关核准,保税料件和国产料件之间可以串换,但必须符合:同品种、同规格、同数量、关税税率为零,且料件不涉及进出口许可证件管理的条件;保税料件之间的串换,保税料件与进口非保税料件之间的串换,必须符合:同品种、同规格、同数量的条件。

5.5.5工厂因新品打样产或生产损耗而造成超额,进行超额领料,需报关务部门进行补税操作。

5.5.6配件订单原则按正常出口流程参与核销。

5.5.7当保税物料出现退货时,需报国际采购处审核后由国际业务服务部办理退货手续。

5.6保税半成品料件的出入库5.6.1各工厂保税半成品物料定单批号均按5.4.2条规则出入库.5.6.2配套厂生产车间根据车间作业计划生产完后,零件办理入库时需对应生产计划批号,并必须保持一致,不得任意篡改批号。

5.6.3在给成品厂供货时,配套厂仓库开出送货单,同时在送货单上填上批号,同时需注明或加盖“保税物料”字样/印章,发货时做好相应标识。

5.6.4成品厂计划员根据配套厂的送货单及备注字样,调用相应的采购计划批号,开出送检单,应注意不得有误,否则会造成窜批。

5.6.5检验合格后,不论是否由配套厂人员办理入库,成品厂仓库仓管员必须按送检单之备注,开具入库单并加以注明后录入电脑ERP系统中去。

5.6.6保税料件入库后,仓库必须与其它物料进行区域划分,并做好标识,建立专帐。

5.6.7配套厂送货人员必须对5.6.3和5.6.4,二条过程加以严格的监督。

如有差错,可凭开错的单据直接至相关部门投诉。

5.6.8对于超额领料,使用剩余和车间损耗的原料、零件,应分别退还至保税物料仓库的合格品区和不合格品区。

合格品退库由车间开红冲领料单;不合格品则由质检科开出“不合格品质量处理通知单”。

5.7外发加工5.7.1保税原料因公司来不及生产需外发加工时,采购部门应提前通知国际业务服务部。

5.7.2采购部门提出外发加工申请,确定承揽方(应符合海关规定)并提供外发加工合同等资料,由国际业务服务部向海关申请办理外发加工手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