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说过的话
物理学的概念是人类心智的自由产物,它不是全然由外在世界决定的,无论它看来是
否如此。
在我审视我自己和我的思考方式时,我的结论是:在吸收有益的知识方面,奇思玄想
的天赋对我而言,比我的才干更重要。
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
真实只是一种幻觉,尽管是一种挥之不去的幻觉。
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瘸子,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瞎子。
惟一会妨碍我学习的是,我所受到的教育。
数学法则只要与现实有关的,都是不确定的;若是确定的,都与现实无关。
这个世界最令人不解的事情是,它是可以理解的。
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
我们把教育定义如下:所谓教育,是忘却了在校学的全部内容之后剩下的本领。
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某些方面与佛教中观的缘起性空论之间存在惊人的相似,虽然前者
仅应用于物理现象,而后者却在所有水平上应用于内在的和外在的现象。
相对论告诉我们,我们通过参照系看到的是事物的一个“相”,而事物还有许多其它
的相。
之所以有这些不同的相,是由于各个参照系运动状态的不同。
既然“相”依赖于观测者的运动状态,那么它就没有独立存在性,这就是“自性空”。
借助于相对论,可以另辟奚径,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论证自性空。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有人说“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不然也,运动也是相对的,是有参照物的,因为没有“绝对时间”的概念,时间是和空间联系在一
起的,世界上没有“绝对标准的一秒钟”的概念,因此只要是有“分别”的、有时间概念
的都是相对的,都是有规律的。
我们在这个相对的世界里,只能接受它的规律 ---- 空性 ---- 在一切现象中没有固
有的存在。
一切现象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因果,缘起而性空。
每个因,都必定产生一个果,每个果,肯定有一个因,显示出的现象是依存性地缘起产生的,依赖于各种原因和条件,
即缺乏固有的存在,这才是佛教大乘空宗所说的“空” ---- 整个宇宙,无论主观还是客观,都缺乏固有的存在,没有永恒(常见),也没有虚无(断见)。
空的意义正是说宇宙万事万物只有在统一的联系中才有存在的意义,孤立事物不能存在。
因此包括空性自身在内都没有什么超出缘起之上。
所谓真实之相,是无相的净妙大相。
大相无形,故眼不能见;诸法皆空,空而不空,真空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