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实训
判断下列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属于生产的外部性还是消费的外部性;属于正外部性还属于负外部性。
A.生产过程中的噪声、环境污染; 生产的负外部性
B.你邻居的高档轿车、居室装修豪华使你倍感压抑;消费的负外部性
C.渔民过度捕捞; 生产的负外部性
D.你注射流感疫苗,减少了别人得流感的机会; 消费的正外部性
E.养蜂人酿蜜,周围果园产量提高;生产的正外部性
F.旅游者蜂拥至旅游区而使物价上涨、舒适度下降;消费的负外部性
G.高效率机器设备的应用将使手工生产者失业。
生产的负外部性
再列举出一些生产外部性、消费外部性、正外部性、负外部性的例子。
1.新的技术革新,很快就被其他人模仿应用 正的外部性
2 .企业排放的废水或废气污染了空气和河流 负的外部性
3 .吸烟者行为危害了被动吸烟者的身体健康 负的外部性
4 .某人将房子外面修葺一新,篱笆外面种满漂亮的花木,成为街区的一道风景。
正的外部性
5 .工厂在生产中所排放的污染物就是一种负外部性。
它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包括政府治理污染的花费,自然资源的减少,以及污染物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
6.教育是一种正外部性。
完善的教育系统培育出的人才,会对社会建设作出贡献,这是对所有人都有益的。
7.某人养了一只狗,这只狗喜欢每天夜里不停地叫。
邻居每天被狗的叫声弄得失眠,于是不得不花钱买安眠药。
在这里养狗对于这个邻居就是一种负外部性。
2. 课外实训
(1)结合所学知识,召集你的室友商量如何解决宿舍“二手烟”问题。
提示:明确产权
(2)观察一下校园里有没有“公共物品”,这些公共物品的使用状况如何?作为学过经济学的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更好地使用这些公共物品?
提示:如清洁卫生的环境、往往会遭到破坏。
解决的方法由学校雇专人负责打扫,同时学校还要制定相应的规定,加大宣传。
(3)想一想为什么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通常都会有一定的学历要求,作为一个有能力的专科毕业生,如何才能进一个要求有本科学历的的企业呢?
学历是一种信号,能让用人单位知道应聘者具备一定的能力。
如果是一个专科生想进一个要求有本科学历的的企业,则要尽量让用人者知道你具备了相应的能力,如你相关的获奖证书,相关的工作经历或经验,也可以通过担保的方式,如通过第三人的介绍等。
【本章小结】
私人 收益 社会 私人 成本 社会 合并、收税、法律、科斯定理 市场失灵的四种因素
外部性 非 排 它 公共物品 垄断
信息不对称 政府提供 道 德 风 逆向选非 竞 争 信誉、抵押、担保 垄断危反垄断 政 府 干 预
【问题和应用】
一、基本问题
(一)重要概念的记忆与解释: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外部性Externalities
私人成本Private cost 社会成本Social cost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二)单项选择题
1.外部性发生在当人们(A )。
A.无偿享有了额外受益或承担了不是由他导致的额外成本时
B.负担一个超出交易中购买价格的额外费用时
C.由于供给的减少而减少他们对一种商品的需求时
D.借款给一个公司而那个公司宣布破产时
2.当一个消费者的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补偿,便产生了( B )。
A.消费的外部经济
B.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C.生产的外部经济
D.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3.如果某一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则该活动的(C)。
A.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B.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C.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D.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4.下列存在搭便车问题的物品是( C )。
A.收费的高速公路
B.收学费的学校
C.路灯
D.私人经营的商店
5.下列不属于垄断的缺陷的是( D )。
A.消费利益下降
B.不利于降低成本
C.不利于技术进步
D.不利企业获得高利润
6.下列哪种情况下不会出现市场失灵( D )。
A.存在公共物品
B.存在外部性
C.卡特尔勾结起来限制产量
D.市场上竞争非常激烈
7.为了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一般来说政府会对那些自然垄断部门的垄断行为采取以下哪种措施( C )。
A.坚决反对
B.加以支持
C.加以管制
D.任其发展
8.下列哪一项不是市场失灵的原因(A)。
A.私人物品
B.公共物品
C.外部效应
D.垄断
9.下面哪项物品具有非排他性( C )。
A.城市公共汽车
B.收费的高速公路
C.国防
D.艺术博物馆
10.下面哪一项经济活动可能引起负的外部性(A)。
A.汽车排出的废气
B.在街心花园种花
C.清扫门前积雪
D.修复历史建筑
(三)判断题
1.养蜂者的活动对果园生产者的利益存在生产的外部影响。
(√)
2.如果存在外部不经济,则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
3.公共物品必须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
4.存在消费的外部经济时,他人或社会从中受益。
(√)
5.价格管制就是政府要对所有的商品的价格进行控制。
(×)
6.买者与卖者之间的信息存在差别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性。
(√)
7.在二手车的交易中卖者比买者具有信息的优势。
(√)
8.公共物品一般由政府通过税收来提供。
(√)
9.公共物品的存在引起了搭便车问题。
(√)
10.垄断的存在会引起市场的失灵。
(√)
二、发散问题
设一个公共牧场的成本是C=5X2+3000,其中,X是牧场上养牛的头数,牛的价格为P=1000
元。
1.求牧场利润最大化时的养牛数。
2.若该牧场有5户牧民,牧场成本由他们平均分担,他们考虑的只是自己的收益与成本,这时牧场上将会有多少头牛?
3.根据前面两小题的计算结果说明,最后牧场会面临什么情况,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的产生?
解:
1.牧场净收益最大化时的养牛数由P=MC决定,即1000=C ′=(5X 2+3000)′=10 X 得X=100
2.公共牧场的成本是C=5X 2+3000,共有5户牧民,每户牧民的成本为X 2+600,每户牧民只考虑自己的私人成本与私人收益,则有(X 2+600)′=1000, 则2 X=1000,所以X=500
3.从两小题可以看出,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最优养牛数为100,而从私人角度考虑,最优养牛数为500,牧场面临的情况将是过度放牧,最后成为一片荒芜,这就是“公有资源的悲剧”。
三、案例分析
氟利昂是破坏臭氧层的元凶,它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空调、冰箱等电器的冷却方面。
当它在15—50千米的高空受到紫外线照射后,就会生成新的物质和氯离子,从而破坏臭氧层,使局部区域例如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危害。
1987年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就是联合国为了避免工业产品中的氟氯碳化物对地球臭氧层继续造成恶化及损害,于1987年9月16日邀请所属26个会员国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所签署的环境保护公约。
该公约自1989年1月1日起生效。
按照《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我国于2010年1月1日全面禁用氟利昂类物质。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要禁用氟利昂类物质。
提示:氟利昂的使用使局部区域例如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危害,产生了负的外部性。
案例中联合国制定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就是通过制定协议来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