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政策

中国、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政策

调整中的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政策独立初期的“亲韩疏朝”、“重南轻北”、对韩“一边倒”的政策俄罗斯极力发展与韩国关系,但是与朝鲜关系一度处于冷淡状态。

这一时期,俄罗斯在朝鲜半岛的地位远不如前苏联时代。

原因:在俄罗斯看来,冷战结束后,朝鲜已经失去了它作为前苏联在东北亚与美国抗衡的战略前沿阵地的价值;俄罗斯政府制定并执行亲西方政策,极力显示其与西方世界在意识形态上的同一性;通过全面发展与韩国的双边关系,维持东北亚地区的稳定;寻求韩国对其倡议的东北亚安全计划的支持;吸引韩国资本和技术发展本国经济。

因此,俄罗斯独立初期俄朝关系的恶化是难以避免的。

表现:政治上,俄罗斯领导人主张“在意形态上的纽带已经断绝”;经济上,俄罗斯先后取消了对朝鲜的各种援助,并要求俄朝贸易应按世界市场价格以硬通货币结算,这对外汇不足的朝鲜打击很大。

1991年由于两国贸易完全转向现汇结算,俄朝贸易额减少70%,俄罗斯停止了前苏联时期对朝鲜实行的经济援助和贸易优惠政策。

俄朝两国的政治关系也处在较低的水平上。

从1991—1994年,只有几名副部级官员访问过朝鲜。

1993年俄罗斯对1961年签署的《苏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单方面做出解释。

俄罗斯放弃了对朝鲜安全的无条件保障义务,如果朝鲜自己决定采取某种冒险行动,则军事援助条款不能生效。

朝鲜的核计划最初是在苏联的科学技术帮助下实施的。

在1993—1994年朝鲜核风波期间,俄罗斯站在美韩立场上对朝鲜施压,决定完全冻结与朝鲜在核能领域的合作。

虽然俄罗斯独立初期十分重视发展与韩国的关系,但俄韩贸易规模实际上并不太,重要性也远不如冷战时苏联与朝鲜的经济关系,加上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实力受到很大削弱,所以总的来说,96年以前俄罗斯在朝鲜半岛的地位是远不如前苏联时代的。

修复恶化的俄朝关系,实行“稳韩就朝”战略,出台“南北等距离”外交政策,在朝鲜半岛事务中扮演“积极参与者”角色,而非“旁观者”。

即在维持和发展俄韩关系的同时,开始致力于修复和发展与朝鲜的传统友好关系,并日益表现出在半岛南、北之间推行某种平衡的“等距离外交”的意图在朝鲜半岛事务中扮演“积极参与者”角色,而非“旁观者”。

原因:朝鲜核危机进入紧张阶段,俄国遭到有关方面冷落;,俄朝之间的贸易额急剧下降;俄罗斯独立之初推行的亲西方政策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俄朝关系恶化更使俄罗斯在半岛事务中的影响力化为乌有;感受到美国的威胁,想要积极参与朝鲜半岛事务,进而推动在东北亚建立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多边机制,利用俄罗斯的军事优势,保持其在亚洲的大国地位,重新恢复其世界大国的影响;俄韩关系出现微妙变化。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俄韩关系又出现微妙变化。

表现:尽管俄韩经贸关系发展很快,但其规模有限。

俄韩和中韩贸易数额相差甚远。

,在处理如朝鲜半岛核危机和半岛和平机制的建立等问题上,韩国表现出明显的排斥俄罗斯的倾向,更使俄罗斯对韩国心怀不满。

1998年7月发生的俄韩互逐外交官事件,便可看作是关系恶化的一个例证。

1996年4月在平壤召开了俄朝政府间经贸和科技合作委员会第1次会议,1996—2000年两国签署了21项政府间和部门间协议。

俄朝关系开始走出死胡同。

普京任总统6年多来,俄罗斯大胆地与被美国称为“邪恶轴心”的伊朗、伊拉克、朝鲜密切接触。

同时,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政策也有了转变。

俄在朝鲜半岛问题上采取主动的外交行动是深谋远虑的,本着对南北“平衡”的外交政策,俄在半岛事务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朝鲜也将通过打开与俄外交局面,能在对美外交中为自己增添谈判筹码。

俄朝韩三方加强互动将有利于促进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进程,有利于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外界可以乐见其成。

表现:2000年2月,俄罗斯与朝鲜签订了《俄朝友好睦邻合作条约》,使双边关系进入到新阶段。

2000年6月批准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确定,俄将积极参与朝鲜半岛事务,并将工作重点放在“确保俄平等参加解决半岛问题,同朝韩两国保持平衡关系。

”2000年7月,金正日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到访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举行会谈,并签署俄朝《莫斯科宣言》,进一步巩固了双边关系,宣言对两国关系的现状和未来给予积极评价,它表明俄朝关系已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

总结:由于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政策是以重建大国地位为目标的,所以采取了与双方都建立良好关系的务实做法。

至今,俄罗斯已在朝鲜半岛拥有着能源大牌,在朝鲜半岛的地位无疑较冷战结束后的那一段时间提升了不少。

俄罗斯并不希望朝鲜半岛局势变得更加复杂,更不希望发生战争。

因为这不仅会打破东北亚地区的稳定格局,更直接危及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和边境稳定,还会对俄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一位美国学者曾把俄罗斯对朝鲜半岛政策分为最低和最高两个目标,即“最低目标是防止朝鲜半岛落入敌对国家之手,最高目标是尽力把朝鲜半岛控制在自己的影响范围之内”。

俄罗斯外交的重点仍是独联体国家和美、欧等西方大国,在客观上分散了俄罗斯对朝鲜半岛政策的力度,其对朝鲜半岛政策的影响将是有限的。

叶利钦时代,俄罗斯调整对朝鲜半岛的政策,改善同朝鲜的关系,但并未改变朝鲜半岛以美国为主的战略格局,而且在俄朝关系上也未出现更大的进展。

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俄罗斯调整对朝鲜半岛政策的目的之一,是遏制美国在朝鲜半岛日益增长的影响,恢复其在东北亚的大国地位,但俄罗斯并不想重新回到与美国对抗的时代;第二,俄朝关系的发展受俄韩关系以及朝方偿还债务能力的制约;第三,朝鲜目前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是美国和日本,况且,俄罗斯以前推行的“亲韩疏朝”、“亲南疏北”的“一边倒”政策所造成的朝鲜对俄罗斯的不信任感很难一下子完全消除掉。

同时,俄罗斯有限的经济实力、对外政策重点的导向及朝鲜的巨额债务直接制约着俄罗斯的朝鲜半岛政策实施力度的大小。

自普京当政后,俄罗斯再次希望成为关注朝鲜半岛这一重要战略地区的参与者。

俄罗斯认为,当前令其满意的朝鲜半岛战略环境已经具备,并想借此机会巧妙地利用朝韩两条渠道,重新参与半岛事务,试图竞争半岛事务的主导权。

但是,俄罗斯外交的重点仍是独联体国家和美、欧等西方大国,从而在客观上分散了俄罗斯对朝鲜半岛政策的力度。

梅德维德夫的半岛政策与普京一脉相承,他访韩期间的言论也大抵相仿,透过多项双边协议及声明,突显南北韩与俄国发展经济关系的重要性、必须维护朝鲜半岛和平、要求重启六方会谈,并终止朝鲜核武计划。

这一时期,俄国与韩国关系(经济关系)日渐茁壮,但与朝鲜关系更加复杂。

综上所述,由于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俄罗斯经济实力的恢复与外交政策的重心不会发生重大变化,其对朝鲜半岛政策的影响将是有限的。

全俄调查中心日前对俄罗斯46个地区1800名居民的调查显示,55.11%的俄罗斯人认为,来自美国的威胁要比朝鲜和伊朗核问题的威胁大得多;而认为朝鲜和伊朗拥有核武器对俄罗斯构成威胁的,还不到受访者的15%。

俄亚太战略须倚重朝鲜为促进俄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融入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增强自己在东北亚的影响力,俄罗斯不但开始注意平衡发展同朝鲜和韩国的关系,还积极参加六方会谈,在推动朝鲜半岛局势稳定的进程中显示出了自己的影响力。

不论从经济还是政治角度考虑,俄罗斯都不甘心在亚太地区事务中成为“配角”。

而朝鲜,正是俄罗斯实现其亚太战略必须倚重的。

中国对朝鲜半岛的政策走势从地缘角度看,中国和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就有唇齿相依的关系,朝鲜半岛是中国大陆的东北门户,谁控制朝鲜半岛,就意味着随时能以其为跳板进逼中国的核心地带建国初期“一边倒”,中朝建立血脉相连的关系。

“一条线”战略使美日韩同盟与中苏朝同盟竞争关系的瓦解。

邓小平时代,世界格局有所变化,中国国家利益的重心也随之改变,开始重视发展利益。

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出现务实主义的倾向。

外交总体态势是确保经济利益。

“独立自主与不结盟”的外交战略是随着中国国家战略的调整而进行的大转变。

中国因而认识到发展中韩关系的重要性。

冷战结束后,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中的实用主义路线得到加强。

1992年的中韩建交成为划时代的转折点。

此后,中韩关系得到了大大的发展,中朝关系也正在从传统的血脉关系向正常的国家关系方向调整。

中国开始提升自己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积极参与半岛事务,实行不偏不倚的外交政策,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如主持六方会谈。

中国在朝核六方会谈中扮演的角色表明中国已成为维持半岛和平的重要力量。

目前中国对朝鲜半岛的政策主要是:全力维持朝鲜半岛现状,并尽一切可能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

坚定地主张通过协商和平解决问题,通过灵活的外交手段继续维持半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另外,中国也支持半岛实现和平自主统一,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与南北双方睦邻友好关系,愿意在半岛统一进程中发挥积极主动的建设性作用。

作为世界上惟一与朝鲜半岛北南双边都维持友好关系的国家,中国无疑掌握着极具价值的战略资源。

在争取外交解决朝核问题的过程中,中国处于独特地位且拥有相对外交资源优势,一直在朝、美之间做「劝和、促谈」的工作,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积极作用。

从中国的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中国当然不希望朝鲜发展和拥有核武器。

一个事实上的盟友,拥有了核扳机。

这完全有可能在朝美之间爆发大规模冲突的时候,引爆中国的核武库。

因此朝鲜拥有核武器,将使得中国面临的战略局势更加复杂多变,不利于中国的核战略决策的自由独立度。

对于中国来说,朝鲜是中国的战略边疆和对付霸权国家军事威胁的缓冲国。

中国有必要维护朝鲜的独立,以避免其他大国势力在中国的边境上保持军事存在,直接威胁到中国的重工业和粮食生产基地。

一但半岛统一完成,中国的东边将崛起一个民族主义的中等强国;中韩之间领土问题必然会突出,韩国从其自身的地缘战略考虑,定将引入美国的势力,以抗衡中俄。

中国对于美国驻军的担忧。

因为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过于广泛,不是十分具体和集中,这种利益的散溢特征导致了某种权益的模糊性,反倒使中国难以明确其国家利益的关键方面。

这样的后果便是缺乏对于朝鲜半岛问题的战略性看法和维度,而只能就半岛发生的某一些特定的事件采取应急性策略,缺乏长远规划的做法掣肘了中国在此类地区问题上的建设性作用的发挥。

中国在朝鲜半岛的政策相对比较模糊。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现行的半岛政策是一种似乎没有更好选择下的妥协,这种政策源于对统一后朝鲜半岛国家政治走向的担忧,特别是出于对中国安全环境的考虑。

中国对朝鲜半岛影响力的体现,并不在于朝鲜半岛人民对中国的态度,而在于其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以及这种依赖的不可变更性。

从中朝关系来看,目前中国控制了朝鲜的经济命脉,朝鲜在经济上已离不开中国,如果中国减少或断绝中朝贸易,将立即造成朝鲜经济崩溃的后果。

除经济影响力外,中国对朝鲜政治、外交、文化和社会也拥有一定影响力。

具体表现在:中国是朝鲜在国际上唯一的强大朋友,除中国外,朝鲜没有任何有能力支持、帮助其生存发展的友邦;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国家振兴,给几乎所有能够接触、了解中国的朝鲜精英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是朝鲜人唯一能在社会生活层面享受其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外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