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俄罗斯贸易关系
四.促进中俄贸易关系的对策
• 3积极推动两国的产业升级 • 中俄经贸合作面临规模增长与结构调整的 有利环境。中俄在着力扩大贸易规模的同 时,更应关注投资结构和拓展经济技术合 作。通过一些大项目和高质量的中小合作 项目,带动中俄经贸合作结构、发展方式 进一步优化。目前,中俄进出口商品的层 次比较单一,产品结构还很不完善。因 此,要积极寻找一些新的产业间和产业内 贸易,例如旅游、文化产品、低碳技术、 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贸易合作。
四.促进中俄贸易关系的对策
• 5完善金融服务系统
• 中国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应该积极与俄罗斯进 行谈判和合作,完善管理机制,增加人民币和 卢布交换金融服务机构网点。中国和俄罗斯之 间的贸易外币现金管理应该逐步实现标准化和 制度化,过时了的出入境管理方法,已经不能 适应贸易条件快速发展需要,应该及时修改, 放宽居民携带出入境限制,鼓励居民使用人民 币。国家外汇管理局应在具体操作和执行过程 中加强管理,企业出口业务以人民币结算和出 口享受相同待遇的出口退税,出口补贴等等;
展需要的产品,而中国对易货贸易实行的一系列优
惠政策也为这一时期的贸易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 用。
一.中俄贸易发展的历史
• 第二阶段:徘徊发展阶段(1994-1999年) • 在叶利钦执政的8年间,俄罗斯经历了剧烈的 政治动荡和严重的经济危机。叶利钦先后5次 更换政府总理,改组政府,但仍未能摆脱困境, 国家状况日益衰落。由于贸易方式由易货贸易 向现汇贸易过渡,双方企业均缺乏资金,且俄 方出口商品逐渐失去价格优势,再加上1997年 经济危机的影响,导致这一时期的双边贸易额 始终未能超过1993年的水平。
2000-2013年中国同俄 罗斯贸易差额(万美 元)
二. 中俄贸易发展的现状
• 2中俄贸易商品结构现状 • 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商品中,机电类商品 占最大比重,其次是纺织品,贱金属及鞋 帽伞、毛皮等也占了相对较多的比重。 • 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商品以矿产品等原材 料和资源类初级产品为主,主要包括石 油、木制品、贱金属和化工产品。在矿产 品的进口中,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口量最 大。
国贸二班 第七小组
一 二 三
四
中俄贸易发展的历史 中俄贸易发展的现状
中俄贸易关系中的问题
促进中俄贸易关系的对策
一.中俄贸易发展的历史
1
政治外交 经贸合作
3
2
一.中俄贸易发展的历史 • 1.政治外交
中俄两国拥有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 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1949年10月2日,中 国与苏联建交。苏联解体后,1991年12月27 日,中俄两国在莫斯科签署《会谈纪要》, 确认俄继承苏联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2.经贸合作
第二阶 段:低 水平徘 第一阶段: 徊发展 短暂的急 阶段 剧增加阶 段 第三阶段: 快速稳定 发展阶段
1992—1993年
1994—1999年
2000—至今
一.中俄贸易发展的历史
• 第一阶段:短暂的急剧发展阶段(1992-1993年)
• 这一阶段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苏联解体 后,俄罗斯的国际政治与经济环境恶化,国内政治 不稳定,经济处于调整阶段,国内部分商品十分短 缺。与此同时,俄罗斯的部分商品也是中国经济发
二. 中俄贸易发展的现状
• 3中国与俄罗斯直接投资状况
2007-2012年中国对俄罗斯FDI(万美元)
90,000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对 俄罗斯的直接投资还将 继续增长!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二. 中俄贸易发展的现状
• 2中俄贸易商品结构现状
• 中俄贸易商品结构的特征符合要素禀赋模型, 两国间的商品贸易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但中国 在中俄贸易中处于被动地位。首先,我国从俄 罗斯进口的能源类商品具有稀缺性、战略性, 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俄罗斯不会无限制的出 口此类商品以换取贸易利益。其次,我国出口 到俄罗斯的商品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俄罗斯 可从巴西、印度等国家获得更物美价廉的商 品,从美国、日本等国家进口高质量、高技术 的商品,而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却没有等同意义 的。
三.中俄贸易关系中的问题
• 5中俄间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
• 不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阻碍了中国和俄罗斯之 间的贸易发展。由于对方银行信用状况不佳, 金融体系不够健全,中方银行可选择的代理银 行的数量非常有限。但信用证的抵押金要求为 100%,这给企业资金周转带来一定风险,并 且由于预付货款额度低阻碍了中俄贸易发展规 模的扩大;中俄间的贸易无法正常通汇,那么 结算须经过第二国进行转汇,时间长、费用 高,这给贸易带来很多困难。
一.中俄贸易发展的历史
• 第三阶段:快速稳定发展阶段(2000至今) • 1999年12月31日,普京接任俄罗斯国家元首。 普京执政后坚决推行适合俄罗斯国情的改革战 略,对原有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在经济领 域,注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社会经济建设, 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另外,近年来,国际市场 能源和原料性商品价格持续上升,中国对此类 商品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 2000年,中俄双边贸易走出了低迷徘徊局面。 其后,贸易额历年均创新高。中俄贸易进入持 续健康发展阶段。
二. 中俄贸易发展的现状
• 1 中俄贸易规模的变化
2000-2013年中国同俄罗斯的贸易额
6000000.00 5000000.00 4000000.00 2000-2013年中国同俄 罗斯出口总额(万美元)
3000000.00
2000000.00 1000000.00 0.00 (1000000.00) 2000-2013年中国同俄 罗斯进口总额(万美元)
2007-2012年中国对俄 罗斯FDI(万美元)
10,000
0
三.中俄贸易关系中的问题
1 2 3
商品结构不合理
消费品竞争愈加激烈 非关税壁垒限制,贸易摩擦加剧
4
5
在吸引外资方面对中国造成压力 中俄间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
第 一 P P T H T T P : / / W W W. 1 P P T. C O M
四.促进中俄贸易关系的对策
• 2加快建设中俄自由贸易区 • 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可以最有效地解决两 国间的贸易摩擦,规范两国贸易秩序。虽 然这一设想面临着来自俄罗斯国内的重重 阻力,但随着俄国内经济实力的提升、中 俄经贸合作的加深以及俄入世后贸易规模 大不断扩大,俄罗斯也必将与中国联手, 共建中俄自由贸易区。
三.中俄贸易关系中的问题
• 2消费品竞争愈加激烈
• 俄罗斯加入WTO后,中国商品在俄罗斯市场上 将面临着残酷的竞争。 • 一是中国商品与俄罗斯商品的竞争。 • 二是中国商品将与其他国家商品的竞争。
• 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好转,民众的消费水准已由 低档商品转入中、高端商品相结合、讲本求品 牌的趋势。因此,俄加入WTO后,如果中国企 业不能跟上这一趋势,将有可能被其他国家的 商品排挤出俄罗斯的市场。
四.促进中俄贸易关系的对策
• 4加强科技创新,实现品牌战略 • 俄罗斯加入WTO以后,将进一步降低关税,规 范市场准入制度,这样会有更多国家特别是 发达国家的商品和服务进入俄市场,竞争必 将更加激烈。若想与他国平等竞争,进入 俄市场,中国企业要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 方式,同国际贸易接轨,强化自身的国际 品牌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 的科技含量,从而打破贸易壁垒,赢得国 际市场。
二. 中俄贸易发展的现状
1
中俄贸易规模的变化
2
中俄贸易商品结构现状
3
中俄直接投资状况
9
二. 中俄贸易发展的现状
• 1 中俄贸易规模的变化
俄罗斯为中国的第九大贸易伙伴,总贸易额 达到8821099万美元,对中国贸易的发展起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中国已连续4年 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2013年中俄贸 易额达8925900万美元。可见,促进中俄贸 易关中的问题
• 1商品结构不合理 • 我国自俄罗斯进口的商品是我方短缺、而 又需求量较大的资源性商品,主要包括矿 产品、木制品、贱金属及化工产品,并且 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求量将会不断的扩 大。我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制品所占比重虽 然很高,但大多属于初级加工、低附加值 产品。在进口产品中,初级产品比例过 高。
• 4在吸引外资方面对中国造成压力 • 在引进外资方面,与中国相比,俄罗斯有 一个天然的优势,水、电、燃料的价格远 远低于中国。经营成本的低廉,对外资有 着极强的吸引力。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 来,俄罗斯在能源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 俄罗斯大部分电力源自于核能,未来使用 清洁能源制造出的产品更具竞争力。因 此,可以预言,随着俄罗斯加入WTO后, 它将成为中国吸引外资强有力的竞争对 手。
『第一PPT』— PPT模板 PPT素材免费下载
W W W . 1 P P T. C O M
四.促进中俄贸易关系的对策
1 2 3 4 5 改善出口商品结构
加快建设中俄自由贸易区
积极推动两国的产业升级
加强科技创新,实现品牌战略 完善金融服务系统
四.促进中俄贸易关系的对策
• 1改善出口商品结构 • 双方具有明显互补性的产业和商品正在给 中俄双边经贸合作带来巨大潜力和广阔的 发展空间,中俄贸易结构将由过去的商品 互换调整到以后的贸易互补。在继续扩大 传统产品如服装、鞋帽等轻纺骨干产品对 俄出口;也要继续支持木材、原油、化 肥、铁矿砂等资源型商品的进口;同时要 加强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的出口, 以及发展我国有地域特点的农副产品的出 口,如大米、果菜等。
三.中俄贸易关系中的问题
• 3非关税壁垒限制,贸易摩擦加剧
• 俄罗斯加入WTO后,将依照WTO标准制定 进口农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可能会把绝大 多数中国农产品挡在俄罗斯市场之外。因 此,当俄罗斯实施严格的协定后,中国企 业如还不能适时地改善产品质量,将有可 能被逐出俄罗斯农产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