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一、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以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为特点的肾小球疾病,临床上绝大多数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一)病因本症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A组感染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
在β溶血性链球菌A组中,由呼吸道感染所致肾炎的菌株以12型为主。
(二)临床表现本病好发于儿童5~14岁高发,男性多见。
前驱症状:常为链球菌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咽炎、淋巴结炎等,潜伏期为1~3周。
前驱链球菌感染后经1~3周无症状间歇期而急性起病。
1.典型表现水肿、血尿、高血压及程度不等的肾功能受累。
(1)水肿:是最常见的症状初仅累及眼睑及颜面,晨起重;重者波及全身,呈非凹陷性,少数可伴胸、腹腔积液。
区别:肾性水肿---晨起,颜面部心源性水肿—身体下垂部位(2)血尿(必有表现)几乎全部患者均有肾小球源性血尿,镜下血尿---为主肉眼血尿---呈洗肉水样。
通常肉眼血尿1~2周后即转为镜下血尿,少数持续3~4周。
(3)高血压:因水、钠潴留血容量扩大所致,为轻或中度增高。
2.其他常有乏力、恶心、呕吐、头晕。
3.并发症主要有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和急性肾衰竭。
(三)辅助检查1.尿液检查尿液镜下检查,尿中红细胞多为变形红细胞,还可见红细胞管型,是急性肾炎的重要特点。
尿沉渣还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白细胞、透明和颗粒管型。
尿蛋白通常为(+)~(++)。
2.血液检查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可稍低。
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增高。
血沉增快,2~3个月内恢复正常。
3.肾功能检查肾小球滤过率(GFR)呈不同程度下降,但肾血浆流量仍可正常。
临床常见一过性氮质血症,血中尿素氮、肌酐增高。
4.血补体测定早期血总补体及C3均明显下降,8周内恢复正常。
(四)治疗原则以卧床休息和对症治疗为主。
1.卧床休息急性期症状明显者通常需卧床休息4~6周,逐步增加室内活动量:①肉眼血尿消失②血压恢复正常③水肿减退3个月内宜避免剧烈体力活动。
2.对症治疗宜限制盐、水、蛋白质摄入,利尿、降压治疗。
3.控制感染灶---青霉素(10~14天)4.透析治疗发生急性肾衰竭且有透析指征者,应及时给予短期透析治疗,以度过危险期。
(五)护理问题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钠、水潴留,血压升高有关。
3.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水肿有关。
4.潜在并发症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
(六)护理措施1.休息症状明显者起病4~6周内卧床休息,至水肿消退、血压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可在室内轻度活动。
2.饮食管理给予高糖、高维生素、适量蛋白质和脂肪的低盐饮食。
急性期1~2周内,应控制钠的摄入,每日1~2g,水肿消退后每日3~5g,水肿严重、尿少、氮质血症者,应限制水及蛋白质的摄入。
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后,逐渐由低盐饮食过渡到普通饮食。
3.观察病情(1)尿量:每周测体重2次,水肿严重者,每天测体重一次,观察水肿的变化程度。
每周留晨尿2次,进行尿常规检查。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2)血压:每天测血压2次,定时巡视病房,观察病人有无剧烈头痛、呕吐、眼花,视物不清等症状,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
(3)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水肿严重者如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心率增快、不能平卧、肺底湿性啰音、肝脏增大等,要立即报告医生,同时给予半卧位和吸氧,遵医嘱给予利尿剂,还可静脉点滴硝普钠或酚妥拉明,降低循环血量,减轻心脏负荷,必要时给予洋地黄制剂。
(4)用药护理:注意利尿剂和降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七)健康教育预防链球菌感染。
平日应加强锻炼,注意皮肤清洁卫生,以减少呼吸道及皮肤感染。
如一旦感染则应及时彻底治疗。
感染后2~3周时应检查尿常规以及时发现异常。
患儿,女,10岁。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3周,出现血尿、水肿和血压升高,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最重要的处理措施是A.卧床休息B.青霉素肌内注射C.限制水、钠摄入D.利尿、消肿、降压E.避免使用肾毒素性药物『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此患儿已经出现血尿、水肿、血压升高,应对应治疗,最重要措施应选D。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病情迁延、病变进展缓慢,最终将发展成为慢性肾衰竭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以青、中年男性居多,临床上以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损害为基本表现。
(一)病因慢性肾炎的致病原因不甚清楚,仅少数病人由急性肾炎迁延不愈转变而来,大多数病人隐匿起病。
发病的起始因素是免疫介导炎症,多数病例肾小球内有免疫复合物沉积。
(二)临床表现1.尿液改变①蛋白尿;②血尿;③尿量一般在每日1000ml以下;肾小管功能损害明显者,夜尿增多。
2.轻、中度水肿多为眼睑、颜面水肿和(或)双下肢水肿。
3.高血压80%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部分病人以高血压为突出表现。
4.肾功能呈进行性损害可因感染、劳累、血压升高或肾毒性药物而急剧恶化,早期可逐渐出现夜尿增多,进一步发展则出现疲倦、乏力、头痛、头晕、失眠、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营养不良、贫血等表现。
(三)辅助检查1.尿检查蛋白尿+~+++,有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及管型尿。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常在1~3g;尿中多形性红细胞及管型尿(颗粒管型、透明管型)等;尿比重多在1.020以下,晚期常固定在1.010。
2.血液检查(1)晚期血浆白蛋白降低,血脂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血尿素氮、血肌酐上升,血红蛋白下降至中度正色素性贫血,血沉增快,血免疫复合物阳性,补体正常或下降。
(2)肾功能检查:酚红排泄试验及尿浓缩稀释功能减退。
(3)B超检查:双肾对称性缩小。
(4)肾活组织检查:可确定慢性肾炎的病理类型。
(四)治疗原则本病的治疗原则为防止和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临床症状及防止严重并发症为主要目的。
1.应避免体力活动、受凉,防止感染,避免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
2.低蛋白、低磷饮食,应选优质蛋白食物。
3.水肿、高血压病人应限制盐(<3g/d)的摄入。
4.利尿、降压、抗凝治疗,ACEI或ARB除具有降压作用外,还有减少尿蛋白和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肾脏保护作用。
总结:高血压---限盐6g心衰---限盐5g急慢性肾炎----限盐3g(五)护理问题1.体液过多与肾功能受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潴留等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慢性病程消耗过多及限制蛋白质摄入等有关。
3.焦虑与病程长、治疗效果不理想有关。
4.潜在并发症:慢性肾衰竭。
(六)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休息:可减轻肾脏负担,减少蛋白尿及水肿。
(2)饮食:帮助病人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①蛋白质的摄入量每日每千克体重0.6~0.8g,其中60%以上为优质蛋白质。
②饱和脂肪酸和非饱和脂肪酸比为1:1,其余热量由糖供给。
③盐每天1~3g,并补充多种维生素。
(3)心理支持。
(4)防治引起肾损害的各种原因。
2.病情观察(1)观察水肿、高血压及贫血的程度。
(2)观察尿液改变和肾功能减退程度。
(3)观察各种征象:①注意有无尿毒症早期征象,如头痛、嗜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尿少和出血倾向等。
②注意有无心脏损害的征象,如心悸、脉率增快、交替脉、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烦躁不安等心力衰竭表现。
③注意有无高血压脑病征象,如剧烈头痛、呕吐、黑蒙和抽搐等,须定时测血压。
3.用药指导(1)指导病人遵照医嘱坚持长期用药,以延缓或阻止肾功能恶化。
(2)使用降压药时不宜降压过快、过低。
(3)避免伤肾药物的使用。
(七)健康教育1.指导病人注意生活规律,避免过劳,防止受凉,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以免复发。
2.按医嘱坚持用药,不得自行停药或减量,避免应用对肾脏有损害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等。
3.女性病人不宜妊娠。
附:小儿肾小球肾炎的特点(一)小儿尿量的特点各年龄阶段小儿尿量(二)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特点1.急性期的严重并发症少数患儿在疾病早期(2周内)可出现下列严重症状,如不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1)严重循环充血:轻者仅有轻度呼吸增快,肝大;严重者表现明显气急、端坐呼吸、咳嗽、咳泡沫痰甚至带粉红色,两肺布满湿啰音,心脏扩大,心率增快,有时可出现奔马律等症状,危重病例可因急性肺水肿于数小时内死亡。
(2)高血压脑病:血压(尤其舒张压)骤升,临床上出现头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一过性失明,严重者突然出现惊厥和昏迷。
若能及时控制高血压,上述症状可迅速消失。
(3)急性肾衰竭:急性肾炎患儿在尿量减少同时可出现暂时性氮质血症,严重少尿或无尿患儿出现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及尿毒症症状。
一般持续3~5日,在尿量逐渐增多后,病情好转。
若持续数周仍不恢复,则预后严重。
2.护理措施一般起病2周内应卧床休息。
待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后,可下床轻微活动或户外散步;1~2个月内活动量宜限制,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尿内红细胞减少、血沉正常可上学,但需避免体育活动;Addis计数正常后恢复正常生活。
Addis计数:测定夜间12小时浓缩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包括肾小管上皮细胞)及管型的数量,以此了解肾脏损害的程度。
患者男性26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入院,患者全身明显水肿,尿蛋白(++)。
该患者的血液检查可能出现A.血红蛋白升高B.血尿素氮下降C.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D.血肌酐下降E.血脂下降『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液检查可见血浆白蛋白降低,血脂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血尿素氮、血肌酐上升,血红蛋白下降至中度正色素性贫血,血沉增快,血免疫复合物阳性,补体正常或下降。
患者男性30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入院,目前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睑及双下肢轻度水肿,血压150/110mmHg,护士观察病情中应重点关注A.精神状态B.水肿情况C.血压变化D.心率变化E.情绪变化『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血压是反应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此患者血压明显升高,所以应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