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泰宁县基本情况介绍 (2)2.调研目的 (2)3.调研方法 (3)4.调研结论 (3)4.1 泰宁环境问题的现状 (3)4.2 导致泰宁地区环境问题的原因 (4)4.2.1 全国环境问题原因 (4)4.2.1.1 经济因素 (4)4.2.1.2 人文社会因素 (4)4.2.1.3 法制因素 (5)4.2.2 泰宁县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 (6)4.2.2.1 关于泰宁县低碳环保的问卷调查分析 (6)4.3 泰宁地区环境保护的对策 (10)4.4 泰宁地区环保需加强的措施 (12)4.4.1 加大低碳环保宣传教育力度 (12)4.4.2 加强污染治理,减少人为干扰 (12)4.4.3 进行生态管理,成立保护区管理机构 (12)4.4.4 完善监测体系 (12)4.4.5 加强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开展保护区立法工作 (12)5.调研小结 (13)6.参考文献 (13)福建省泰宁县绿色环保专项调研报告作者:陈宇航、郑恭珍、吴坚、聂恩铭、指导老师:潘青[内容摘要]: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三下乡”活动的热点时期。
为积极响应党的指示,组织大学生深入基层广泛宣传“十二五”规划的文件精神,我E-changers暑期社会实践团利用暑假时间,到达2010年洪水受灾区——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开展了有关环境保护及低碳生活的调研工作,通过环保宣传、入户调查、水质调查及环保知识讲座等细致活动,对该县环境保护的优缺利弊和市民的环保意识进行了分析总结,认识到了环境保护在城镇开展的力度及存在的问题,在更大程度的锻炼我们自身的知识技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献上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环境保护旅游低碳生活调研1.泰宁县基本情况介绍泰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中段的杉岭支脉东南侧。
北靠邵武,东连将乐,南邻明溪,西接建宁,西北部与江西黎川县交界,总面积1533.8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2006年)。
全县辖2个镇、7个乡。
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型山地气候。
夏季受海洋性气候影响,盛行东南风,冬季受西北冷空气侵袭,又具有大陆性气候特征:夏季无酷热,冬季无严寒,。
四季温和湿润,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7℃,金溪上游杉溪为主要河流。
大金湖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属三明市泰宁县。
大金湖地质公园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体,同时还有花岗岩地貌景观和人文景观等点缀其中。
丹霞地貌空间分布:北起龙湖镇的天成岩往西南经上清溪、泰宁城关至读书山、记子顶,后南转至猫儿山、龙王岩、八仙崖(大牙顶)至龙安乡,依次分布有上清溪、金湖、龙王岩、八仙岩四个红色盆地。
平面上构成近似“人”形的分布格局,北东长34公里,南北长29公里,总面积215.2km2,地势总体由东北往西南逐渐升高。
2.调研目的通过对生态泰宁的环境保护与水质情况开展的调查,了解当地人民对环保的认知程度及当地生态环保建设情况。
呼吁群众积极加入到低碳环保的队伍中来,共建环保模范家园,共建海西。
根据我们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对当地环境保护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理论联系实际,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我们自己的实践能力。
3.调研方法本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在队员齐心协力的合作下,经过精心讨论与策划,结合泰宁县长兴村和大金湖各自的特点,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制定了周密的调研计划,运用了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和学习,包括问卷调查、环保宣传、实地考察、课堂教育等,将各种研究方法交错灵活运用使整个调研活动能够全面顺利的开展。
问卷调查:通过发放有关泰宁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关问卷,并深入居民之中,进行上门访问,了解当地市民对待低碳环保生活的态度和面对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
环保宣传:在泰宁一中校门口等繁华地段设点宣传,宣传内容包括本次实践主题——低碳环保,并特意加强了洪涝灾害的有关知识宣传,借此呼吁更多市民关注“绿色环保”并积极参与其中。
实地考察:参观泰宁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长兴村,实地参观学习长兴村污水处理工艺,了解当地水处理现状,并与长兴村达成共建协议;深入大金湖生态风景区,调查取样;与当地政府展开座谈会,共同探讨有关泰宁县环境生态建设的问题,了解当地环保措施。
课堂教育:本着“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精神,于长兴村开展一堂别开生面的环保教育课,在课堂中传达给小学生们更多的环境保护知识。
4.调研结论4.1 泰宁环境问题的现状在此次对泰宁环保调研之行中,发现泰宁城区的大型厂房基本都已废弃或拆毁,并无大型工业污染源。
人民的主要生产依托来源于以粮食生产为主,烟草生产为辅多种经济作物全面发展的农业、以淡水养殖为主的渔业、以及泰宁的生命线旅游业。
在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必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水库附近村民肆意在库内电鱼、捕鱼、炸鱼,对库内水质造成严重污染;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必然也带来或大或小的污染问题,游客太多,景区不堪重负变成垃圾堆,旅游项目的过度发展,造成了景观破坏。
农村并没有正规的污水排放治理设备,各类小型加工厂及各类生活垃圾任意排放导致水源内N、P含量超标,富营养化现象不容小觑等。
4.2 导致泰宁地区环境问题的原因4.2.1 全国环境问题原因就全国范围而言,环境问题的成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地理因素,亦有经济、人文社会等因素,而在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又使其具有特殊性。
4.2.1.1 经济因素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各省各市积极响应经济发展,这个阶段正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因而在这一时期所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
第一,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恶化。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这种解放刺激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对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各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会随之高速增加。
由于国民经济尚处在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转型时期,人们只关注于经济增长的数字,却往往忽略了其背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造成环境的极大破坏。
我国近年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呈几何级数增长。
第二,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是高额利润,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二者是对立状态,法律对这种显性冲突的社会关系,比较容易做出规范。
但一些乡镇企业的农民为“脱贫致富”,宁肯容忍环境污染对国家、所在集体和本人的损害。
对此,国家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关闭“十五小”企业。
但在一定意义上,政府既是冲突调解者,又常成为冲突的一方——地方利益,违法阵营庞大,法律执行的难度极大。
4.2.1.2 人文社会因素环境问题最明显的是人文社会的原因,从现行的角度看,其因素影响更为巨大。
第一,我国人口众多,环境的资源压力大,环境问题与人口有着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
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一定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人口增长应有一个适当比例,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庞大的人口数量及快的增长,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人口问题导致了我国资源的绝对短缺,因而往往出现了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的现象,这种现象伴随着惊人的浪费,给我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第二,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
目前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对于环境问题的客观状况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据调查,国民对于环境状况的判断大多是态度中庸,无敏感性,对许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缺少了解,甚至是根本不了解,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公众不愿意主动地去获取环境知识。
从这些大量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国民的环保意识是有多么的差。
第三,环境问题与贫困等其它的社会问题交叉在一起,又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
环境问题在当今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一点,富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与污染物相关的环境污染,而穷国环境问题主要是与自然资源相关的环境破坏,前者比较容易得到防治和恢复,而后者的防治和恢复则要困难的多。
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有类似情况,在平原、沿海及大城市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环境问题主要以以环境污染为主,如今经过不断地治理正在不断有所缓解;而西部相对贫困地区,环境破坏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十分严重,且日益呈现出环境问题与贫困同步深化,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
4.2.1.3 法制因素(1)法律不健全目前我国已经出台的有关能源、环境的各项法规制度名目繁多,研究结果政策建议更是林林总总,但是仍然不能扭转我国目前环境恶化、能源使用效率低下的现状,主要问题是法律法规不健全。
首先表现在法律不够与时俱进。
《环境法》自颁布以来至今已22年多了。
这么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要求,这也给一些污染户们钻了空子却无法予以惩治。
同时法律中一些条款只是制定了基本原则,却不具备实施条件。
一些主要的环境法律尚有空白,立法的缺失,使人身健康以及所涉及的环境保护问题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
(2)监管制度不完善在许多地方,往往因地方经济保护的干扰,一些排污大户同时是利税大户,轻易便能轻易避开法律追究。
比起加速实现工业化,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显得不够重视,因此环境保护的法制、体制、机制都存在一定的滞后,环保投入明显不足,特别是当经济发展和环保发生冲突,往往是后者服从前者。
或是由于一些政府官员的地方保护主义和个人利益,使得国家环境政策难于得到有效地执行。
许多地方官员为了提高当地GDP而对其污染企业实行地方保护主义。
(3)缺乏技术支撑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的能力不强,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还不能适应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需要。
而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部门是专业性要求很强的部门。
可是我国地方环保部门特别是基层环保部门的人员结构却不能适应这种要求,所以,即使有了法律作为武器,环境问题依然频频发生,基层环保部门素质不高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4.2.2 泰宁县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4.2.2.1 关于泰宁县低碳环保的问卷调查分析本次受调查人数共计157人次。
1、您的年龄阶段是:A、10-20岁(22人)B、20-30岁(52人)C、30-45岁(38人)D、45-55岁(28人)E、55岁以上(17人)在受调查人中,占主要年龄段的是20-30岁52人次及30-45岁38人次的中年人,比例共占本次调查人数的57%。
2.您的文化程度是:A、小学(49人)B、初中(22人)C、高中(41人)D、大学或以上(28人)E、其它(17人)受调查人数中,文化程度分别集中在小学和高中两个层次,小学文化人数49人次,高中文化人数41人次,分别占总人数比例的31%和26%。
其中小学文化水平人数居首。
大学或以上文化者比例较少,仅占调查人数的18%。
4、您是否会主动把垃圾分类后再处理?人)A、经常(35人)B、偶尔(35人)C、从不(876、家中使用的采光设备是哪种灯具?A、节能灯(28人)B、日光灯(61人)C、其它(68人)在节能电器的选择上,选择节能环保型灯具的人数28人,仅占总数的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