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3.2.2.2 PP/PE共混体系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3.2.2.3 PP与其他聚合物的共混改性
PP/PA
PP/PC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软化点低,拉伸强度不高,耐大气老化性能差,对烃类溶剂 和燃油类阻隔性不足,LLDPE和UHMWPE加工性差
• 3.2.3 聚乙烯PE的共混改性
HDPE/LDPE(互补) PE/EVA(印刷性,粘结性好,柔韧,加工性好) PE/CPE(提高印刷性) PE/弹性体(SBS,SIS,IIB)(柔韧,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加工性能) PE/PA(提高阻隔性) LLDPE/LDPE(改善加工流动性,改善LLDPE在挤出机中易产生高背压,
(1)机械共混法 (2)接枝共聚-共混法
3.2.4.3 HIPS的共混改性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3.3工程塑料共混改性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吸水率高,低温冲击性能差,耐热性不足
• 3.3.1 聚酰胺PA的共混改性
PA/聚烯烃弹性体 PA/PS PA/PET PA/PBT PA/PPO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3.3.1.1 PA/聚烯烃弹性体共混体系
体为核,接枝MMA-EA为壳的“核-壳”结构共聚物)
PVC/EVA (软制品增塑,硬制品增韧) PVC/ABS(增韧,性能互补) PVC/TPU(增塑,取代液体增塑剂,属于新开发体系)
高聚合度PVC/普通PVC(改善加工,改善低温性能) 悬浮法PVC/PVC糊树脂(改聚合善物共加混的工应,用 改善发泡)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第三章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3.1 概述 3.2 通用塑料的共混改性 3.3 工程塑料的共混改性 3.4 橡胶的共混改性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3.1概 述
聚合物共混体系的选择:性能、价格、相容性、 加工等因素。
性能因素:性能互补、改善某一性能、引入特殊 性能;
价格因素:保持性能降低成本; 相容性因素:优先考虑相容体系; 加工因素:设备、操作环境等简易。
3.2.1.1 PVC/CPE共混体系
(1)用于PVC硬制品
(2)在PVC软制品中的 应用
(3)作为相容剂的应用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3.2.1.2 PVC/MBS共混体系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3.2.1.3 PVC/NBR共混体系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3.2.1.4 PVC/ACR共混体系
(1)用于加工流动改性剂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R (2)用作抗冲改性剂的ACR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共混体系 塑料体系 通用塑料体系 工程塑料体系 橡胶体系 橡/塑体系 橡/橡体系
塑料合金:具有较高性能的塑料共混体系 塑料结晶性是重要因素,因此有以是否结晶划分共混体系,
如:非晶工程塑料/非晶通用塑料、非晶工程塑料/结晶 通用塑料、结晶工程塑料/非晶通用塑料……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共聚PP
POE
100
100
18
100
25
缺口冲击强度
(23℃KJ/m2)
12.1 50.2 59.9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3)PP/SBS共混体系
序号
配比(质量份数)
共聚PP
SBS
缺口冲击强度(KJ/m2)
23℃
-20℃
1
100
16.7
7.6
2
100
10
47.6
10.2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4)PP的三元共混体系
3.2通用塑料的共混改性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抗冲击强度低,需增塑剂,热稳定差,加工流动差
• 3.2.1 聚氯乙烯PVC的共混改性 PVC/CPE(硬质用CPE增韧,软质用CPE提高耐侯性,PVC/CPE/PE用增容) PVC/MBS(增韧改善冲击和加工,提高透明) PVC/NBR(软制品增塑,硬制品增韧) PVC/ACR(改善加工性能用MMA-EA乳液共聚物,改善抗冲用BA交联弹性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3.3.1.2 PA/苯乙烯系共聚物共混体系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3.3.1.3 PA与其他聚合物的共混体系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熔体粘度高,流动性差,制造大型薄壁器件时,难以成型,切 成型后残余应力大,易开裂,耐磨性,耐溶剂性不好,价格高
3.2.2.1 PP/弹性体共混体系
(1)PP/EPDM共混体系
序号
1 2
配比(质量份数)
缺口冲击强度
共聚PP EPDM 纳米CaCO3 (23℃KJ/m2)
100
0
17.5
100
4
21.4
3 100
8
36.5
4 100
8
8
46.3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2)PP/POE共混体系
序号
1 2 3
配比(质量份数)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3.2.3.6 LLDPE的共混改性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冲击性能差
• 3.2.4 聚苯乙烯PS的共混改性 PS/聚烯烃(PE,PP)
HIPS
HIPS/SBS
HIPS/PP
HIPS/PPO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3.2.4.1 PS/聚烯烃共混体系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3.2.4.2 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的制备
高负荷,高剪切发热,易于聚合发物共生混的熔应用体破裂等缺点)
3.2.3.1 HDPE/LDPE共混体系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3.2.3.2 PE/EVA共混体系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3.2.3.3 PE/CPE共混体系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3.2.3.4 PE/弹性体共混体系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3.2.3.5 PE/PA共混体系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3.2.1.5 PVC/EVA共混体系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3.2.1.6 PVC/ABS共混体系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3.2.1.7 PVC/TPU共混体系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3.2.1.8 不同品种的PVC共混
(1)高聚合度PVC与普通PVC共混 (2)悬浮法PVC与PVC糊树脂共混
PP/EPDM/SBS(有协同效应)
PP/CPE(提高缺口冲击,拉伸屈服下降)
PP/PA(冲击提高,刚性不变,耐热,耐磨,着色提高,需加增容剂PP-g-
MAH,EPR-g-MAH,SEBS-g-MAH等)
PP/PC(耐热,尺寸稳定) PP/EVA(加工,印刷性聚合能物共提混的高应用)
注:TAIC—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
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低温冲击性能不足,易脆裂,成型收缩率大,热变形温 度不高,耐磨性,染色性不够
• 3.2.2 聚丙烯PP的共混改性
PP/PE,LDPE(提高冲击强度(尤其低温),提高熔体流动,改善加工,
但需加相容剂TAIC等)
PP/弹性体(EPR,EPDM,SBS,SBR)(增韧)
PP/弹性体/PE (有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