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1 、空气占据空间吗一、像粉笔和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二、将漏斗插入小口瓶,用橡皮泥封住瓶口,然后快速向漏斗里倒水,水(不会)漏下去,因为空气(占据着)瓶子的空间。

三、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再把杯子竖直向下倒扣在水中,纸团(不会)湿,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进不到杯子里,所以纸团不会湿。

四、将气球放入瓶中,并用气球口套住瓶口,用力吹气球,气球吹(不大),因为(空气)占据了瓶子的空间。

五、把注射器的活塞往后拉一段距离,将针筒口堵住橡皮,用力压活塞,等压不动时松手,我们发现(注射器内空气体积变小,松手后活塞又弹回来);得出的结论是:(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六、压缩空气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答: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有: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轮胎、充气床垫等。

2、空气有质量吗一、在一根细长木棍两端各挂一个充了气的气球,并使它保持平衡,将其中一个气球中的气放掉,看到(木棍不再平衡,气球里的气没被放掉这一端往下倾斜),这说明空气有质量。

二、虽然空气很轻,但有一定的(质量),可以用(电子天平)测量空气的质量。

三、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①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

②按“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

③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数字即可。

四、17 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证明了空气是有质量。

五、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 1 升空气的质量约为( 1.29)克,相于(30)枚回形针的质量。

3、热空气和冷空气一、是(上升的人空气)使蜡烛火焰上方的纸蛇转动。

如果熄灭了蜡烛,纸蛇就(停止)转动。

二、孔明灯、热气球都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三、热气球会上升是因为热气球里面充满了热空气,热空气会上升,是上升的人空气带着热气球上升。

四、空气受热会(膨胀上升),冷空气会下沉,(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五、两个同样大小的冷、热玻璃瓶,让热瓶充满烟雾,把冷瓶倒放在热瓶上,(热瓶中的烟雾就会流到冷瓶里,朝各个方向流动,然后下沉流向热瓶,接着上升,如此循环流动,使冷瓶和热瓶都充满了烟雾)。

如果把热瓶倒放在冷瓶上(没有什么现象发生)。

从这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冷热空气相遇时,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

六、空气的性质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透明的气体,要占据空间,能被压缩,有质量,会流动。

七、、暖气片安放在房间的低处,是因为暖气片周围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能较快提高室内气温。

八、冷藏柜不加盖是因为冷藏柜产生的冷空气不断下沉包围住食物,使食物尽快达到冷却的目的。

九、用哪些方法可以空气的流动?袋子等。

答:扇扇子、吹头发、吹风车、挤十、大自然的风是怎样形成的?答: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同,各地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温度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 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十一、制作观察空气流动的简易装置。

材料; 塑料瓶、短蜡烛、美工刀、垫片。

制作步骤:①把塑料瓶的底挖掉,边缘修理平整。

②将去底的塑料瓶罩在一只点燃的蜡烛上,瓶底一侧用垫片垫起,观察火焰的情况。

③抽掉垫片,观察火焰的情况。

,灭观察到的情况:有垫片时,火焰斜向没垫片那一侧,去掉垫片后,蜡烛火焰熄。

的烟雾直线上升实验现象说明了:空气会流动。

4、土壤的成分第二单元一、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二、菜园里的土壤中有(沙子)、(小虫)、(石块)、(泥土)、(枯树枝)等。

)、(蚯蚓)、( 蝼蛄)、(土蚕)、(屎壳郎)、(青蛙)、等。

三、土壤中常见的动物有:( 蚂蚁四、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五、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六、用玻璃棒搅拌放入水中的土块的,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上层颗粒(细)的物质是(黏土),下层颗粒(粗)的是(沙子),水面漂浮的细小物质是(腐殖质)。

七、土壤由(水)、(空气)、(沙)、(腐殖质)和(黏土)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5、土壤的类型一、按颗粒的大小可把土壤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

二、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

人们根据三种土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较多的叫作(沙质土),黏粒含量较多的叫作(黏质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是(壤土)。

三、、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方法土壤类型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用放大镜观察颗粒大颗粒小颗粒居中居中用手捻一捻粗糙细腻不易成团成团和点水握一握不成团加点水搓一搓不成条成条不易成条倒进同样多的水渗水多渗水少居中三、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点,能满足不同的植物生长需求。

土壤类型特点适宜生长的植物沙质土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芝麻、花生⋯⋯黏质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荷花、芦苇⋯⋯壤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较好蚕豆、苹果树⋯⋯四、仙人球耐高温、干旱、贫瘠,不喜潮湿;水稻喜高温、潮湿,对土壤的保肥和供肥能力要求较高。

6、肥沃的土壤一、落叶下面的土壤是什么颜色的?答:落叶下面的土壤是黑褐色的。

二、仔细观察土壤的表层和下层,你发现有什么不同?黄色,较硬、答:土壤的表层颜色是黑褐色,松散、有丰富的腐殖质;下层颜色渐变为浅岩石颗粒增多。

三、什么是腐殖质,他有什么作用?答:(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腐殖质),腐殖质是共植物生长的(肥料)。

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

四、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它们为(腐殖质)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在壤中(打洞),帮助土壤(通气);通过(吞食)和(排泄),增加土壤肥力;通过身体的活动,促进各种(营养物质)与(土壤颗粒)的混合⋯⋯它们是植物生长的好帮手。

五、不是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 如(山体)的表层土就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 所以山上的土壤往往在比较贫瘠。

六、土壤为什么会贫瘠?怎样改变土壤的贫瘠?答:山上的(表层土)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造成土壤贫瘠。

通过(植树造林)、(修梯田)来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持土壤肥力,人们常用(种植绿肥)、(施农家肥)、和(收集落叶沤肥)的方法改变贫瘠的土壤。

七、做肥料袋的方法:①往塑料袋中装土、果皮、菜叶等,也可放几条蚯蚓。

②往塑料袋中均匀地洒一点水,扎好口袋。

③把塑料袋放在黑暗的地方并经常翻动。

7 、保护土壤。

一、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的(家园),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二、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有哪些贡献答: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水分),为动物生存提供(栖息地)。

土壤与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粮食) 、(蔬菜)等食物息息相关。

三、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 形成几厘米厚的土壤层要经历(成千上万年)的时间今天, 土壤正在受到(流失)和(沙化)的威胁。

四、人们哪些行为会破坏土壤?。

④开山毁林。

答:人类破坏土壤的行为有:喷洒农药。

②抛撒垃圾。

③开窑烧砖⑤乱丢废旧电池等。

五、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

④积极回收垃圾。

答:①植树造林。

②退耕还林。

②环保宣传。

③不乱喷洒农药六、做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

准备材料:铲子、两个托盘、洒水壶。

的实验设计:1、取两块土壤,一块有植被覆盖,另一块没有,分别放入一端垫高托盘中。

2、往两块土壤上交同样多的水,模拟自然界的降水情况。

3、观察并记录土壤被冲刷和积水的情况。

: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被冲刷走的比较多,托盘中的积水也较多。

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水、土、植物是相互依存的,植被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8、认识固体第三单元一、像(石头)、(橡皮)、(面粉)、(食盐)、(沙巾)、(羽毛)、(木头)等形态的物体是(固体)。

二、固体的共同性质是:确定(形状)、(体积)和(质量),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构成物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

三、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固体,关键看它是否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四、比较积木组体积的大小的方法:①数一数;②比较粉末堆体积大小的方法:装入量杯量一量。

③比较不同玩偶体积大小的方法:分别浸入量杯里的水中。

9、认识液体一、像(水)、(油)、(醋)、(酒精)、(牛奶)、(果汁)、(蜂蜜)、(墨水)等形态的物体是(液体)。

二、液体的共同性质是(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三、我们可以从(颜色)、(气味)、(透明度)、(粘稠度)等方面分辨液体的异同。

四、比较四种液体的性质。

性质液体油水牛奶蜂蜜颜色淡黄无色白色淡黄气味无味无味奶香味甜味透明度透明透明不透明透明黏稠度不黏稠不黏稠不黏稠黏稠五、量筒的使用方法: 1. 略倾斜量筒,烧杯口(紧挨)着量筒口,将液体(缓缓)倒入量筒。

2、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六、静止的水面一般都保持水平,我们称之为(水平面)。

人们利用(水平面)的原理制作了水平仪。

测量时, 将水平仪紧贴在(被测物体)表面,待气泡(稳定)后再作判断。

10 、固体的混合与分离一、固体与固体可以(混合),也可以(分离)。

固体混合后体积(改变),质量(不变)。

如:把相同重量的黄豆和玉米面混合后,(重量)不变,(体积)变小。

二、(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量筒)是用来测量物体(体积)的器。

三、生活中需要把不同的固体混合在一起的有(八宝粥)、(中药材)、(混泥土)等。

四、分离黄豆、绿豆、玉米粉混合物的方法:用(筛网)分离混合后的黄豆、绿豆、玉米粉,选用不同大小的网眼会筛出大小不同的(固体)。

五、分离烧杯里盐、沙子、树叶的方法:树叶不溶于水, 可以直接把从水中拿出来;沙子不融于水可以静置分离, 剩下的盐采用蒸发的办法把它从水中分离出。

六、分离大米中的泡沫粒子、木屑的方法:将大米倒入盛水的盆中, 搅拌后将水倒掉,泡沫粒子、木屑会漂在水面上一起倒而留下大米。

10、把盐放进水里一、盐溶解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是否搅拌)、(水的温度)、(颗粒大小)有关。

(搅拌)、(加热)、(碾细)可以加快溶解。

二、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盐能溶解在水中。

三、物质能溶解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

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度是( 不同的) 。

四、分离水中物质的方法有(沉淀)(过滤)(蒸发)三种。

用(沉淀)的方法分离水中不溶解的物质,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五、自来水厂的水出厂前需要进行多次(过滤)。

六、我们吃的盐大多是用(晒)海水的方法制取的。

七、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问题:盐在水中溶解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假设:与水的温度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