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三年级科学总复习

最新三年级科学总复习

第一单元植物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1、观察是带着目的去看,需要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

(√)2、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也可借助工具,如、。

3、眼: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远近舌:味道;手: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耳:物体的冷热、轻重、粗细;鼻:气味。

第二课校园的树木1、观察一棵树的顺序:。

2、观察和测量大树的工具有(皮尺)和(放大镜)等。

3、树的整体形态由组成。

4、(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的六大器官。

5、观察记录一棵树的方法:①画简图②捡树叶、果实③拓印树皮④做记录。

6、拓印树皮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7、记录的方法:①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

②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

③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8、树的不同(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9、树的相同之处:生长在土壤的环境里,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

第三课大树和小草1、常见的小草:蒲公英、三叶草(黄花酢浆草)、车前草、狗尾草。

2、像樟树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3、按茎的质地不同可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4、小草的特点:生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比较矮小,茎细、比较软;有根、茎、叶、花、结果和种子;寿命短,是草本植物。

5、大树的特点:生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比较高大,茎粗、比较硬;有根、茎、叶、花、结果和种子;多年生,寿命长,是木本植物。

6、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点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7、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8、陆生植物的共同点:长在土壤里,有根、茎、叶、花、结果实、有种子,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会繁殖后代、会死亡。

第四课水生植物1、常见的水生植物:水葫芦、水花生、金鱼藻、浮萍。

2、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3、水葫芦的特点:生长在水中,叶柄膨大有气囊,能浮在水面上;有根、茎、叶等器官;生长条件需要阳光,水,空气等;会繁殖后代,会死亡。

4、水生植物的特点:生长在水中;有根、茎、叶等器官;生长需要水、阳光和空气;会繁殖后代,会死亡。

5、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生长在水中,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6、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会繁殖后代,会死亡。

7、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第五课植物的叶1、不同树的叶的(形状)不同,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

叶片上有(叶脉)。

3、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4、新鲜的叶和落叶的不同:颜色、软硬。

第六课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1、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2、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3、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

4、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5、从一棵树的树叶大小不同、软硬不同中,我们知道叶在不断的生长变化着;从一片树叶的颜色变化过程中,我们知道叶会衰老直至死亡。

6、用量同一片叶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

第七课植物有哪些相同特点1、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2、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3、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4、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死。

第二单元动物第一课寻访小动物1、观察动物时的注意事项:①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②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小动物的生存环境③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④观察洞里的小动物时,不可以将手伸进洞中。

2、观察蚂蚁时,不可以把馒头留给蚂蚁吃。

3、观察动物时要学会合作、交流、讨论、记录等,也可借助一些工具,如放大镜。

第二第三课蜗牛1、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2、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3、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4、蜗牛有壳、头、口、触角(两对)、腹、尾、眼睛(长在长触角顶端)。

5、用小棒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蜗牛会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6、如何将睡着的蜗牛唤醒?把蜗牛放入常温下的水中,可以使它醒来活动。

7、蜗牛在傍晚活动很活跃,白天睡觉晚上活动。

8、蜗牛的觅食范围非常广泛,主食各种蔬菜、杂草和瓜果皮;农作物的叶、茎、芽、花、多汁的果实等。

不吃肉。

9、蜗牛用气孔呼吸,排泄孔排泄。

10、从蜗牛吃农作物来看,它是害虫;从蜗牛可食用,可做药物来看,它是益虫。

第四课蚯蚓1、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里。

2、蚯蚓的食物: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腐败有机物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食植物的茎叶等碎片。

3、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为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它白天在土壤中穴居;夜间爬到地面;以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植物的茎、叶为食。

4、蚯蚓的形态结构:口、环带、体节和肛门(离环带近的一端是口)。

5、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用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

湿润黏滑的体表还可以减少身体与土壤表面的摩擦。

6、蚯蚓的运动:依靠肌肉的收缩与舒张提供运动的动力,与刚毛协调配合完成运动。

7、蚯蚓遇到危险(缩成一团)或(逃走)。

8、下雨天蚯蚓爬到土壤表面,是因为雨水把土壤中的空气全部挤出去了。

蚯蚓没办法呼吸,被迫爬上地面进行呼吸。

9、蚯蚓的作用:①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②处理生活垃圾;③做饲料;④做中药“地龙”;⑤做保健食品、药膳;⑥利用蚯蚓为原料制成轻化工产品如:化妆品,食品与饲料添加剂。

10、蜗牛的特点:生活在地面潮湿之处,有壳,身体柔软,有触角和眼睛,吃菜叶等食物,会排泄,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11、蚯蚓的特点: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下,身体有环节,柔软,吃落叶等食物,会排泄,对外界刺激有反应,是环节动物。

12、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第五课蚂蚁1、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有六只(足)都长在胸上。

蚂蚁属于昆虫类,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种类群,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上长着三对足。

2、蚂蚁用足爬行,爬的较快;用触角传递信息;遇到危险会跑;蚂蚁食物多样,是昆虫,昆虫用气管呼吸。

3、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第六课金鱼1、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2、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3、蚂蚁生活在陆地上,用足爬行,头上有触角。

金鱼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第七课 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蜗牛遇到危险,身体缩进壳内,蚂蚁遇到危险,快速逃走;蚯蚓遇到危险,缩成一团或逃走;金鱼,游到安全的地方。

3、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4、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水),会(排泄),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

5、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

6、动物和植物的相同之处:动物、植物都是生物,都是活的,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生长繁殖,最后都会死亡。

7、动物和植物的不同之处:动物会运动,植物不会运动;动物会主动的获取食物;植物不会主动的获取食物,会自己制造养料。

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第一课: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1、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纸、等。

第二课:哪种材料硬3、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画)的方法,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材料的留下(划痕)。

4、将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铁钉>塑料尺>木条>卡纸5、金属的特点是: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等。

(1)将铁丝捶打运动 对刺激做出反应 食物 能否繁殖后代 蜗牛腹足爬行 缩进壳里 蔬菜、瓜果皮等 能 蚯蚓伸缩爬行 缩成一团或逃走 植物碎屑、腐败有机物等 能 蚂蚁用足爬行 逃走 糖、饼干等 能 金鱼 用鳍游泳 游走 鱼食、面包屑等 能成薄薄的铁片是利用了金属有延展性的性质;铝的易拉罐可以进行回收,主要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2)用铜丝做导线接电是利用了金属能导电的性质;(3)家里炒菜用铁锅是利用了金属易传热的性质。

6、喝完饮料后的空铝罐,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答:用过的空铝罐可以回收利用。

第三课:比较韧性7、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弯曲度大说明了(韧性)大。

8、塑料的特点是:柔韧性好、绝缘性好、耐腐蚀、防水性好、不易传热、可塑性强等。

塑料勺应用了塑料轻、不易传热的特点;雨衣雨伞应用了塑料防水性好的特点;插板外壳应用了塑料绝缘性好的特点。

9、塑料(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可以(重复)利用。

10、我们使用塑料制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答:应该注意不乱扔旧塑料制品,将它们进行回收,重复利用,减轻环境污染。

11、认识循环利用的标志。

第四课:它们吸水吗12、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四种材料中: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金属最弱。

13、纸的特性:质轻、吸水性强、硬度小、易燃,易折叠。

14、东汉时期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15、我们知道哪些种类的纸,它们都利用了纸的什么性质?餐巾纸——柔软、吸水性强;书写纸——轻便、容易着色;牛皮纸——轻便、结实;报纸——易折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