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11卷第21期以现场管理提升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张薇张健【内容摘要】本文以南京某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力图从现场管理的视角探索提升管理水平的途径,助推江苏中小制造型企业内生活力、内生动力,为获取持久竞争优势提供有效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现场管理;制造型企业;执行力【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小企业成熟度”;(编号:D2011/01/036),江苏省中小企业中心课题“助力成长江苏中小企业健康巡诊服务”,金陵科技学院课题“江苏中小企业健康巡诊服务”(编号:JIT-H-2012-35);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知识观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研究”(编号:2012SJD790030)成果。
【作者简介】张薇(1976 ),江苏扬州人;金陵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张健(1982 ),江苏南京人;金陵科技学院;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制造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的发展程度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
因此,没有强大的制造业,一个国家将无法实现经济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而制造型企业的发展的好坏,则直接关系着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
有调查显示:一个企业的成功,30%靠的是策略,40%靠的是执行力,剩下的30%在于企业掌控外界环境的能力。
由此可见,企业执行力已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最为重要的部分。
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江苏中小制造型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需要积极转变原有的发展理念,全面提升管理创新水平,苦修内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中小制造型企业与大制造企业相比,资源相对匮乏,与其在市场上争个你死我活,或依赖某个大企业生存,不如放眼未来,从提升现场管理水平入手。
而且,中小企业现场管理的混乱会发生意外事故,出现产品品质低劣、交货期延误等问题,就更加需要全面提升现场管理水平。
7S现场管理体系由于易操作、投入小、见效快,已成功被国内外众多企业成功运用。
在企业中推行7S现场管理,对于江苏中小型制造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可以帮助企业强基固本、降本增效、杜绝安全隐患。
一、7S演进及逻辑递进1955年,日本的5S的宣传口号为“安全始于整理,终于整理整顿”。
当时只推行了前两个S即整理、整顿,其目的仅为了确保作业空间和安全。
后因生产和品质控制的需要而又逐步提出了3S,也就是清扫、清洁、修养,从而使应用空间及适用范围进一步拓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发展演化到如今的“7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节约和素养。
二、7S现场管理导入与有效实施南京某电动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生产制造电动工具,是家民营企业。
由于建厂时间较早,厂房设施相对陈旧,进行“7S”现场管理难度较大。
但企业明晰思路,依然把“7S”现场管理作为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重点,坚持“自我管理、标示清晰、责任到人、持续改善”的工作原则,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美化环境、安全操作、提升素养,持续改进等方面,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断强化现场管理效果,使企业的现场管理工作得到不断优化和深化,管理工作实现持续、有效、稳定、健康发展。
(一)明晰管理思路,强化组织领导。
“7S”现场管理作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企业转型升级必要手段。
该企业要求全体员工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加深认识“7S”现场管理重要意义,明确提出把“提高企业形象、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安全保障、提高现场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素质”作为“7S”现场管理的目标。
为了加强对“7S”现场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该企业成立了由总经理任组长的现场管理推进小组。
推进小组制定《现场管理整改方案》,确定开展“7S”管理工作进度及各车间现场整改内容,进一步明确公司、车间、班组三级现场管理的分工,确定各相关部门责任及检查重点。
通过层层落实,点点举刀,确保不留死角。
此外,还成立由副总经理挂帅的“7S推进办公室”,专门负责生产现场的“7S”管理、检查、考核,确保相关工作持续深入的推进。
(二)确立推进重点,稳步推进落实。
1.加强宣传,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在推进初期,该企业将“7S”管理的内容、定义和目的等,制作成大型宣传牌,悬挂在厂区大门处,使员工一进厂门就一目了然。
在厂区道路两侧制作大量的标语牌,宣传企业精神、企业文化。
同时,组织员工多次参加“7S”管理的学习和培训,深入了解“7S”管理内涵。
此外,明确操作要求,坚决消除应付检查、做表面工作的浮躁心理,让“7S”标准深入每位员工的脑海中,落实在具体行动上,不断增强学习“7S”管理标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落实现场管理的思想认识。
在推行过程中,各车间利用班前、班后会对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针对实践操作中的难点问题开展“7S”相关内容的重点学习,帮助员工掌握好操作要领,并积极收集2012年第11卷第21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对的积极采纳,不对的予以正确引导。
此外,利用LED显示屏宣传现场管理活动的开展情况,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有效保证员工的思想稳定,更加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完善制度,使现场管理有章可循。
规章制度是提高现场管理水平的依据,该企业结合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组织编写《7S现场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车间《质量考核制度》;根据“7S”管理内容,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7S现场管理考核细则》。
明确7S推进活动的目的、具体内容和考核标准,使现场管理各个方面的内容有据可查、有章可循。
在“7S”现场管理推进前,该企业员工通过学习规章制度,清楚怎么做、如何做;在推进中,员工通过严格执行制度,保证工作质量;在出现问题时,员工能对照制度,找出错误、承担责任、积极改正,保证以后工作得更好。
(三)加大资金投入,认真打磨细节。
1.优化调整机制。
该企业根据“7S”管理的相关要求并结合实际,适时调整计划、生产、供应等管理系统,成立机械工部、电机工部、装配工部。
将管理人员充实到生产一线,强化生产现场的管理,要求生产管理人员在抓好生产的同时,必需抓好“7S”现场管理工作,并明确相应责任。
同时,保证外购件及物料及时到位,减少待料时间,保证生产有序进行。
2.优化整理整顿工作。
各车间利用空闲时间,全员参与对车间各角落的全面清理。
对不常用的紧固件、非标件、包装材料、工具等,及时退库。
对检验后的不良品,及时进行维修或退库,确保不积压。
同时,全面清理流水线、工作台、机械设备及工具箱、车间办公室、更衣室的非必需品。
为各生产车间统一配置清扫工具,确保工作场所干净整洁。
3.强化定置定位管理。
该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加工托盘、货架、周转箱及手推车等周转工具,使所需物料、工件、工具、成品、半成品等摆放准确,做到清楚整洁。
将工作场所按区域划分,明确人流、物流的活动范围和行动路线,责任到人,使定置定位管理真正得到贯彻执行。
同时,为每个车间配置饮水机、饮水杯架,为每位员工统一配置饮水杯。
这些都有效地确保了生产现场整洁干净,确保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有序。
4.现场目视管理。
该企业统一制作生产管理看板,悬挂在各个操作区。
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区域线、警示线、提示牌、告示板等视觉感知信息,规范现场生产活动,提高劳动生产率。
5.强化安全管理。
该企业组织相关人员对生产车间的消防设施和电线电路重新开展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更换损坏的消防设施,杜绝电线裸露、乱拉乱扯的现象。
6.长效管理工作。
为了确保“7S”管理工作的深入,该企业建立了一套长效机制,通过抽查与车间自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7S”活动能够持续、深入地开展。
企业管理办公室作为负责“7S”全员性、全面性及全过程性的部门,从服务质量、工作效率、成本控制等薄弱环节入手,加大考核检查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问题,进行现场拍照,并以有照片、有内容、有责任人、有限期整改要求的考核通报形式,张贴在车间管理看板上。
做到检查有内容,考核有依据。
在员工中形成了有“7S”意识、按规范操作的良好局面。
三、7S现场管理导入实效自“7S”现场管理工作开展以来,现场管理工作强抓不懈,终见成效,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效益同比上升。
“7S”管理工作开展之后,与上年相比,物料成本降低5%,生产效率提高10%,物料库存下降20%,企业利润率明显增加。
二是“7S”认识提高。
通过持续的学习、实践,员工都能自觉地认识到“7S”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是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手段。
大多数员工在生产过程中,都能自觉执行“7S”标准和规范,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厂容厂貌有较大改观。
通过开展“7S”活动,生产现场区域划分明确、标识醒目;物料、生产工具按区域摆放整齐;各个区域、生产流水线、工作台、设备干净整洁;管理看板内容丰富。
四、7S现场管理导入建议以“科学管理”为宗旨,以“正确引领、有效指导”为方针,在弘扬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同时,推动现场管理工作。
建议如下:一是提高质量意识。
强化员工培训,以“零差错”为质量目标,树立牢固的质量理念,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二是完善考核标准。
在检查考核、实施奖惩等过程控制中,杜绝出现时松时紧,时抓时放的现象,在纠正和预防方面,制定有力措施,做到有标准、有执行、有检查、有验证、有预防、有整改,有效地提高现场管理水平。
三是推进降本增效。
对现有生产工艺进行梳理,对不合理工艺流程、设备、工装等进行技术改造。
使工艺更科学、设备更先进、产品科技含量更高。
对低值易耗品进行科学测算,核算到每台单件产品,杜绝浪费现象的发生,使“7S”现场管理彰显出更大经济效益。
四是扩大标杆效应。
强化日常行为和工作过程管理,努力捕捉和挖掘工作明星,树立标杆,让所有员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充分调动一线员工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提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结语管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但很多企业往往只重市场开拓而忽视内部管理,导致在面对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时,手足无措、举步维艰。
江苏中小企业从抓管理、树形象,练内功、提品质入手,指导企业强筋固本,加强生产管理,提升竞争力。
7S管理是个循序渐进的循环过程,应稳步、逐步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
7S管理的关键是坚持,推行活动开展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在短期内会产生可见的效果,但要真正充分发挥7S现场管理的效用,需要长期持续推进。
所谓“贵在坚持”,一旦松懈,企业很容易出现“反弹”现象。
【参考文献】1.李季.制造业企业生产现场管理问题刍议[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须贺敬幸(日本).5S与中小企业现场管理的改善[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3.鲁建厦,叶艳,陈呈频,慎勇扬.现场管理在电子制造企业的应用[J].企业经济,20044.刘伟,安志芳.浅析工程机械中小企业5S现场管理[J].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