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五号病的治疗方法,牛五号病能治好吗
肉牛饲养中较易患的口蹄疫和传染性胸膜肺炎这两种对养牛业危害较大的传染病防治方法进
行总结,以期为同业者提供参考。
预防和治疗牛口蹄疫病,就用东方牛疫健。
口蹄疫
口蹄疫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在口腔黏膜,蹄部
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
临床症状
口蹄疫潜伏期平均2~4 d,最长的可达7~10 d,病牛体温升高到40~41 ℃,精神沉郁,食
欲下降甚至废绝,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吮吸声。
后期口腔溃烂,采食和反刍完全停止。
同
事趾间及蹄冠、乳房周围的皮肤上发生水泡,并很快溃烂,然后逐渐愈合。
本病成年牛一般呈良性经过,慢性型一般经过1周左右即可治愈,如果严重的经过2~3周即可治愈,死亡率为1%~3%。
幼牛如感染此病,可引起心肌炎,死亡率较高。
防治与处理
此病的预防,散养户主要依靠当地畜牧部门春秋两季集中强制免疫措施来保障。
每年3-5月
为春季集中强制免疫时间,9-11月为秋季集中强制免疫时间。
主要采取政府保密度,业务部
门保质量的免疫方法。
采取六不漏的原则,即“乡不漏村,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针不漏剂”。
保证每家每户和每头牛都进行免疫注射。
传染性胸膜肺炎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牛肺疫,简称“传胸”。
是由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
性传染病,以渗出性纤维素性肺炎和浆液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特征。
本病在许多国家的牛群
中发生并造成巨大损失。
在我们地区也零星散发。
病理剖检特点
初期以小叶性支气管肺炎为特征,病变部充血,水肿,呈红色或紫红色,中期呈纤维素性肺
炎和浆液性纤维性胸膜炎变化,肺实质往往同时存在不同阶段的肝变化,切面红灰相间,呈
大理石样花纹。
肺间质水肿、增宽,呈灰白色。
淋巴管高度扩张。
胸膜增厚,表面有纤维素
性附着物,胸腔积液,内有蛋花样纤维蛋白凝块。
后期肺部病灶有的坏死并被结缔组织包围,有的坏死组织液化形成脓腔或空洞,有的有疤痕化。
防治
我国已宣布消灭了牛肺疫。
但近年来也有零星散发。
本病主要以预防为主。
如果购买种牛时,应就地进行补体结合实验,证明为阴性,并接种牛肺疫弱毒疫苗,经3周后方能运回。
运回
后继续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确认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
一旦暴发本病,应立即封锁,对牛
群进行临床和血清检查,扑杀病牛和血清阳性牛。
病牛舍及用具用20%来苏儿液或10%~20%石灰乳消毒。
零星散发的病牛,用药物治疗:
中药治疗,方剂组成如下:黄连、苦参各20 g,甘草30 g,桑白皮、黄芩、山栀子、贝母各
40 g,荆芥、川芎、白芷各45 g,连翘60 g,粉细或研细1剂/d,或水煎1剂/d,早晚各服1次,连服3~5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