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儿科学》试卷2

-《中医儿科学》试卷2

密封线以上不得答题《中医儿科学》试卷(2)(供中医学本科专业用)(考试时间100分钟)A.《幼幼新书》B.《小儿卫生总微论方》C.《全幼心鉴》D.《保婴撮要》E.《婴童百问》2.《小儿药证直诀》一书的作者为:( a )A 钱乙B 扁鹊C 陈文中D 陈飞霞E 万全3.围生期是指( b )A.从出生到28天B.孕期28周到生后7天 C.从受孕到分娩D.生后28天到1周岁E.孕期28周到生后28天4.一周岁小儿的体重应为(c )kg。

A.8B.9C.10D.11E.125.正常小儿前囟关闭的时间为:( e)A 6~12个月B 6~8个月C 8~10个月D 8~14个月E 12~18个月6.小儿为纯阳之体,伤于外邪以热性病证为多,其原因是六气易从(d )A.湿化 B.寒化 C.燥化 D.火化 E.风化7.看指纹的适用年龄为( c)A.1岁以内 B.3岁以内 C.1~3岁 D. 1~6岁 E. 3~6岁8.小儿生长发育第二次高峰是:( e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学龄前期 D学龄期 E青春期9.小儿感冒的病变部位主要在(d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10.治疗风热咳嗽的首选方剂是(b )A.银翘散 B.桑菊饮 C.杏苏散 D.金沸草散 E.清金化痰汤11.咳嗽痰多色黄,粘稠难咯,发热口渴,烦躁不宁,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浮数,治疗最佳选方是:( c )A 桑菊饮加减B 银翘散加减C 麻杏石甘汤加减D 清金化痰汤加减E 沙参麦冬汤加减密封线以上不得答题12.哮喘反复发作的最主要内因是(d )A.肺气虚弱B.脾虚气弱C.肾虚不纳D.痰饮留伏E.家族遗传13.风热感冒与时邪感冒都可用下方加减( a)A.银翘散B.桑菊饮C.葱豉汤D.新加香薷饮E.普济消毒饮14.泄泻的病变脏腑,无不在于( c)A.肝,胆 B.心,小肠 C.脾,胃 D.肺,大肠 E.肾,膀胱15.病程很长的泄泻,首先考虑( d)A.湿热泻 B.风寒泻 C.伤食泻 D.脾虚泻 E.脾肾阳虚泻16.以下哪一项为区别积滞与疳证之要点?( d )A 纳呆食少B 面色萎黄C 脘腹涨满D 日渐消瘦E 大便不调17.小儿泄泻多见于( c)A.6月以内 B.1岁以内 C.2岁以内 D.4岁以内 E.7岁以内18.“疳者干也”的含义是指(e )A.病机 B.病因 C.病位 D.病情 E.病证19.患儿,出生10天。

口腔舌上白屑堆积,周围红晕明显,面赤唇红,吮乳啼哭,烦闹不安,舌红。

治疗应首选()dA.银翘散 B.凉膈散 C.泻黄散 D.清热泻脾散 E.泻心导赤汤20.患儿,3岁。

面色黄滞,不思乳食,嗳腐吞酸,腹部胀满,大便时干时稀,夹不消化的食物残渣。

其诊断是(b )A.厌食 B.积滞 C.泄泻 D.腹痛 E.疳证21.风疹·邪伤肺卫的首选方剂是:( a)A 银翘散B 清瘟败毒饮C 普济消毒饮D 清胃解毒汤E 大连翘汤22.发现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应及时隔离治疗至腮肿消退后:( )bA 即可B 3天为止C 5天为止D 7天以上E 10天以上23.下列哪一项不是猩红热的症状?( e)A 弥漫性猩红色疹B 口周苍白圈C 杨梅舌D 线状疹E 有色素沉着24.麻疹初期的治疗应首选哪类药物?(c )A 寒凉药B 温补药C 宣透药D 攻下药E 养阴药25.下列哪项不属于麻疹初期的常见临床表现?( d )A.发热B.咳嗽C.目赤流泪D.咽部有出血性红点E.颊粘膜可见灰白色疹点26.下列哪一项不是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d )A 紫癜多见于臀部及下肢B 两侧对称C 高出皮面D 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E 可伴见鼻衄、齿衄、便血、尿血等症27.下列哪一项不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 )bA 瘀斑瘀点以四肢、面部多见B 两侧对称C 压之不退色D 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E 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密封线以上不得答题28.下列哪项不是单纯型肾病的诊断要点( e)A.高度浮肿 B.大量蛋白尿 C.低蛋白血症 D.高脂血症 E.高血压29.病毒性心肌炎痰瘀阻络证的首选中药成药是(d )A.参附注射液 B.生脉注射液 C.参麦注射液 D.丹参注射液E.清开灵注射液30.能引起遗尿症状的寄生虫是(b )A.蛔虫B.蛲虫C.绦虫D.钩虫E.姜片虫31.患儿,5岁。

浮肿、尿少3天。

突然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烦躁不安,继之抽搐,昏迷。

血压140/100mmHg(18.7/13.3kPa)。

其证是(d )A.风水相搏 B.湿热内侵 C.水毒内闭 D.邪陷心肝 E.水气上凌心肺32. 小儿癫痫发作时,不应采用下列哪项措施?( a )A.压住肢体,以制止抽搐B.将头部偏向一侧,解开衣领C.用裹纱布的压舌板放在上、下磨牙间,以免咬伤舌头D.针刺人中、合谷、十宣、内关、涌泉E.痰多者给予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33. 治疗病毒性心肌炎风热犯心证的常用方剂是( b )A.生脉散B.银翘散C.炙甘草汤D.荆防败毒散E.黄连解毒汤34.以下哪个症状是紫癜血热妄行证的特征?( c)A.脉洪数B.初次发病C.斑色鲜红D.头晕心慌E.紫癜反复发作35.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 )A.生机蓬勃 B.脏腑娇嫩 C.脏腑虚弱 D.形气未充 E.发育迅速2.小儿肺炎喘嗽邪陷厥阴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135 )A.壮热烦躁 B.咳嗽加剧 C.神昏谵语 D.喉间痰鸣 E.四肢抽搐3.久泻脾虚,可转化成( 15 )A.疳证 B.积滞 C.口疮 D.鹅口疮 E.慢惊风4.病毒性心肌炎常继发于何病之后( 135 )A.感冒 B.猩红热 C.麻疹 D.水痘 E.痄腮5.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变证有( 245 )密封线以上不得答题1.小儿不同于成人的最根本特点是。

2.小儿断奶的年龄一般以为宜。

3.硬肿症病位在、,、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4.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以、为主因,、为病变中的病理产2.小儿感冒夹滞的治法是消食导滞。

()3.小儿咳嗽治法以镇咳、止咳为主。

()4.为减轻泄泻患儿的脾胃负担,应暂时禁食。

()2.肺常不足:3.胎怯:4.胃以喜为补:2.为什么小儿感冒易挟痰、挟惊、挟滞?3.小儿泄泻常见有哪些病因?密封线以上不得答题发热伴咳嗽三天,加重一天。

患儿三天前出现发热,伴咳嗽、气促,家长自行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病情反加重,现症见:发热、咳嗽、喉间痰声漉漉,伴喘憋、纳差、大便干。

T39℃,呼吸急促,口周发绀,鼻翼煽动,双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

舌红苔黄,食指络脉紫滞。

就本例按下列要求答题:1、诊断(病名、证型)。

2、具体治疗措施。

《中医儿科学》试卷(2)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5分)1.D2.A3.B4.C5.E6.D7.B8.E9.D 10.B 11.C 12.D 13.A 14.C 15.D 16.D 17.C 18.E 19.D 20.B 21.A 22.B 23.E 24.C 25.D 26.D 27.B 28.E29.D 30.B 31.D 32.A 33.B 34.C 35.A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错选均无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ABDE2.ACE3.AE4.ACE5.BDE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生长发育2.10~12月3.脾肾寒凝血涩阳虚失运4.外感风热湿热邪毒瘀血痰浊四、判断说明题(认为正确的,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否则该题无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对有呼吸暂停及口唇紫绀的胎怯患儿应给氧气吸入。

2.(×)小儿感冒夹滞的治法是在解表的基础上加用消食导滞。

3.(×)小儿咳嗽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病因,以宣通肺气,化痰止咳为主。

4.(×)为减轻泄泻患儿的脾胃负担,对吐泻严重及伤食泄泻患儿应暂时禁食。

5.(√)五、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纯”是指小儿未经情欲克伐,胎元之气尚未耗散;“阳”是指以阳为用(1分),说明小儿生机旺盛,发育迅速,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蓬勃景象(1分)。

2.肺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

肺脏娇嫩,则卫外不固,易为外邪侵袭。

肺之气赖脾之精微充养,脾胃健旺,则肺卫自固,而小儿脾胃不足,则肺气亦弱(2分)。

密封线以上不得答题3.是指新生儿体重低下,身材矮小,脏腑形气均未充实的一种病症(2分)。

4.是厌食一重要调护法则(0.5分),即先从小儿喜欢的食物着手,诱导其开胃,暂不考虑营养价值,待其食欲增进后,再按营养的需要供给食物(1.5分)。

5.虚、实主要是指人体正气的强弱与疾病邪气的盛衰而言(0.5分)。

“易虚易实”是指小儿一旦患病,邪气易实而正气易虚,实证可以迅速转化为虚证,或出现虚实并见,寒热错杂的证候(1.5分)。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①胎儿期②新生儿期③婴儿期④幼儿期⑤学龄前期⑥学龄期⑦青春期(5分)2.由于小儿肺脏娇嫩,感邪之后,失于宣肃,气机不利,津液不得敷布而内生痰液,痰壅气道,则咳嗽加剧,喉间痰鸣,此为感冒夹痰(1.5分)。

小儿脾常不足,感邪之后,脾运失司,稍有饮食不节,致乳食停滞,阻滞中焦,则脘腹胀满,不思乳食,或伴呕吐、泄泻,此为感冒夹滞(1.5分)。

小儿神气怯弱,肝气未盛,感邪之后,热扰肝经,易致心神不宁,睡卧不实,惊惕抽风,此为感冒夹惊(1.5分)。

(全答对5分)3.感受外邪(1分)、内伤乳食(1分)以及脾胃虚弱(1分),其中湿邪为重要的致病因素(2分)。

七、病案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诊断:肺炎喘嗽(1分)痰热闭肺(2分)处理:清热化痰,开肺定喘(2分)。

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1分)。

炙麻黄6g 杏仁10g 生石膏30g 桑白皮10g葶苈子6g 黄芩10g 鱼腥草15g 虎杖10g浙贝10g 莱菔子6g 茯苓15g 生山楂15g炙甘草3g 生大黄6g 丹参15g 桃仁6g (3分)水煎服。

(1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