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九章 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
第九章 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
未婚同居惩罚
依据社会设置:不登记就是未婚, 不承认生活实体“以夫妻名义公 开同居就是事实婚姻”
包二奶惩罚
强调构成“事实婚姻”,可以比 照重婚罪,判6个月
重婚行为类型
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重婚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又登记结婚而重婚,也 即两个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 有重婚者欺骗婚姻登记机关而领取结婚证的,也有重 婚者和登记机关工作人员互相串通作弊领取结婚证的。 2、与原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没有登记确以夫妻关 系同居生活而重婚,此即为先法律婚后事实婚型。 3、与配偶和他人都未登记结婚,但与配偶和他人曾 先后或同时以夫妻关系同居而重婚,此即两个事实婚 的重婚。 4、与原配偶未登记而确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后又 与他人登结婚而重婚,此即先事实婚后法律婚型。 5、没有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已登记结婚或 以夫妻关系同居而重婚。
爱情 家庭、婚姻、 性与构成
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相关物
家庭——南昌摩天轮
婚姻——百年好合,千里姻缘 一线牵
孩子
两种常见情况
第一,法律和制度,都给予某个共同 的法理,具有极强的共通性与互补性 如,婚外恋的危害 第二,法律和制度都是在转型期,首 当其冲地被怀疑、被批判。 如,五四时期先进分子批判封建的包 办婚姻; 新中国颁布的第一个法律-婚姻法
初级生活圈是最深刻、最直接、 最重要的人类关系。 如:家庭小世界,世界大家庭; 先成家后立业; 如何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
发达国家的家庭政策
在战后福利国家发展的黄金时期,西方
发达国家的家庭政策也得到了扩展,其 福利提供的普遍性与覆盖范围的广泛 性特征日益明显。但自60 年代中期以 后,伴随着贫困的再发现以及妇女运动 浪潮的高涨,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政策 开始呈现出针对性的特征。这是发达 国家为适应战后政治经济社会形势的 变迁而做出的符合逻辑的选择结果。
家庭的定义
生活实体 活共同体 社会设置
创建专门的家庭政策机构
英国在1948 年通过《儿童法》 创立了儿童部; 卢森堡与德国在50 年代初创立家 庭部; 瑞典在1954 年创建家庭委员会
第三,提升产假计划
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过渡是以大批妇女失 业为代价的。为了给成年男子提供充分的就 业岗位,不少发达国家在战后初期都对产假 计划进行了改革:延长产假;以强制性的产假 计划取代以前的自愿性计划;采用与工资有 关的现金津贴,取代以前的统一标准的津贴 或一次付清的津贴。通过这几方面的改革, 产假计划从一个自愿性的有限计划转变为向 家庭提供政府支持的综合政策体系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
见P168页图9-1
关系
男
性
女
生殖
孩子 成长
成长
二、研究的独特视角
从个人活动的角度,是个人选择 与行为的结果,表现为一种客观 存在的生活实体 从社会运行的角度,是社会管理 的产物,表现为一种强制式的社 会设置
作为生活实体,人们总是按照自 己的意愿,力图把性生活、爱情、 协作的共同生活、生命的繁衍等 一系列有价值的食物,包纳融会 成一个“初级生活圈” 作为社会设置,置于某些特定的 位置与相互作用关系之中。
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政策在以下三方 面有所发展: 第一,创建专门的家庭政策机构。 第二,扩展家庭补助金计划。战前某些 发达国家实施的家庭补助金计划以家 计审察为原则,通常只针对子女众多的 大家庭并与养家糊口者的就业状况相 联系。 第三,提升产假计划。战时经济向和平 经济的过渡是以大批妇女失业为代价 的
登记结婚——社会设置(法律认 可) 举办婚礼——生活实体
从事性活动——生活实体 发生关系——社会设置 爱情 社会设置-夫妻恩爱 生活实体——浪漫爱情
第三者插足——社会设置 婚外恋——生活实体 男儿有泪不轻弹——社会设置 只因未到伤心处——生活实体
第二节 婚姻家庭社会学
一、定义 婚姻 生活实体 持续的性关系+共同生活 排除了多妻多夫,一夜情,或同性恋;住 店式的性行为 社会设置 (1)当事人的婚(女人昏了 头去结婚) (2)家庭之间的姻 只要两个相爱的人结婚就会说幸福的VS婚 姻不只是两个人的事 例证:无性生活或两地分居的夫妻是婚姻 长期包娼不是婚姻
生活实体与社会设置之间的关 系
目标排序:如先同居再结婚;先 结婚后同居 发展倾向:人们并不总是跟自己 所爱的人结婚 要房子还是要爱情,二择一 与其他事物的关系等方面
生活实体——家 社会设置——户 下列是家还是户? 同居 单亲 无子女 双方携子女再婚 离异 独身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研究概述 第二节 婚姻家庭社会学 第三节 性社会学 第四节 性别角色与社会性别
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是 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社会运行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 用。
第一节 研究概述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二、研究的独特角度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家庭、婚姻、性、社会性别=初级生活圈 人类三种最基本的社会活动:物质、人口和 精神财富再生产——初级生活圈
现代的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 别之中,生物的、心理的、社会 的三种因素在相互作用的运行中, 稍有不协调,就可能引发矛盾与 冲突,甚至造成残缺或解体
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四 个相关物
1.爱情 选一个爱你的人结婚;你爱的; 互爱的 2.生活方式 3.经济活动:生产、消费和财产 的处理 4.参与者的年龄构成
当代西方国家出现了一种势不可挡的双职工 家庭产生趋势,几乎每个福利国家、每个工 业地区、每个大中城市、乃至大多数行业都 出现了大量的双职工家庭。双职工家庭的大 规模出现意味着女性的传统角色正在经历重 大变迁:从私人领域迈向了更广阔的社会领 域,并在家庭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这为家庭政策继续保持对女性权利的倾斜奠 定了强有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