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社会化
生命周期中的性别社会化 生命周期也叫生命历程,是指一个人由出生到 死亡的全称,是人们在不同年龄阶段展现的生 活道路。
重要的生命事件存在着性别差异: 男性经历的生命事件多与社会活动相联系,以 就学、就业、晋升等为主要线索。 女性经历的生命事件多以家庭活动为主要线索, 婚姻、生育等事件比就学、就业显得更重要。
会性别,而女孩和男孩之间的生理性别差异则
有着解剖学上的基础。 (二)媒体 小孩子们接触到的玩具、图画书和电视节 目往往都会强化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之间的差 异。 1、玩具
2、电视
男性占据了大部分的角色,而且电视中的男性和 女性通常是按照性别刻板印象的方式刻画的。 男性表现得更具攻击性、 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 通常将他们刻画为拯救其他人脱离危险和痛苦的 环境 。女性被刻画为惟命是从的、不积极的角 色。
1、婴儿期和儿童期的性别社会化
中介:家庭
方式:模仿
性别差异:鼓励女孩模仿母亲的行为,限制男孩模仿 母亲的行为
2、青春期 中介:家庭、学校、传媒、同龄群体 事件:月经、遗精
性别差异:女性的性别认同,充满自卑感,女性的双 重标准(社会的普遍规则与‚女人味‛)
3、成人期 职场、生育有关的性别社会化。 差异:男性与职业成就等的社会角色期望;女 性与生育、养育、母亲身份相关的社会角色期 望。 4、老年期 社会对两性的老化有不同的反应:女性失去吸 引力,男性更加吸引力。 ‚更年期‛:贬低老年女性的生命价值。
性别社会化的研究 (一)父母与成年人的反应
有研究者所做的关于母婴互动的研究揭示了,
即使父母认为他们对于男孩和女孩的反应是一 样的,其实也是有差异的。
‚在一个仲夏晚上准备洗澡的时候,父亲山
姆坐在育婴室金色的毛绒地毯上和小宝宝玩。 山姆伸手拿了宝宝的泰迪熊,慢慢地有节奏 地朝着宝宝拍它,并轻轻地说:‘泰迪熊来 啦。泰迪熊来看宝宝了。来,瞧瞧泰迪熊, 它想来和宝宝玩呢。’宝宝高兴地咯咯笑,
社会性别社会化
二个例子。
社会化&性别社会化
社会化:使人们获得个性并学习其所在社会 的生活方式的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 它是联系个人和社会的必要环节,它是个过 程,常常被称为社会化过程。
社会化阶段
主要的社会化中介
初级社会化
家庭
次级社会化
学校、同龄群体、 组织、媒体、工作 场所
性别社会化: 简单地说就是也就是在家庭、传媒等社会 中介的协助下,习得社会性别角色,即学 习如何做个男人或女人的过程,它从人一 出生就开始了。 其内容涉及性别期望、性别角色和性别认 同。 社会通过各种手段教化个体有关性别 规范和相关的象征意义,个体同样加入到 这一过程中,学习和使用性别规范和其象 征。
地点:1区1教302教室。 注:没有按时提交论文的同学作缺考处理。
2、故事书
传统的童话故事,和更多的写给儿童看的现 代故事一样,充斥着性别的刻板印象。在许多童 话里,被动的女性是特别理想的。迪斯尼上映的 儿童卡通片,如“小美人鱼”、“美女和野兽” 和“阿拉丁”,看起来为女性提供了更为积极的 角色,但是,更详细的审查之后,发现它们只是 重复了旧的叙事情节,即无私、美丽的女孩得到 她们几乎不认识的王子的爱作为报偿。
30多年前,莱奥诺雷· 韦茨曼和她的同 事们(Weitzman, 1972)做了一项研究,分 析了一些最流行的学龄前儿童书籍中的社会 性别角色,并发现了这方面一些明显的差异。
在故事和图画中,男性比女性扮演的角色分量要大 得多,比例高达11比1。而如果考虑动物中的社会性 别认同比,则比例更达95比1。 男性的活动与女性也不一样。男性从事更具冒险性 的探索,进行户外活动,要求独立和力量。而在出 现女孩的地方,就会被描绘为被动的,基本上限于 室内活动。
男性有更多作为也获得更多回报,பைடு நூலகம்女性角色的 行为通常不重要。
9岁女孩痴迷相亲节目 称要找“高帅富” 在家看电视,9岁女生小雨(化名)最着迷的不是动画片,而是相亲类节目。昨天,小 雨妈妈张女士致电记者称,女儿长期与爷爷奶奶一起看相亲节目,简直到了走火入 魔的程度,“要是错过了一期,非要在网上看重播视频。”张女士担忧地说,相亲 节目涉及一些成人话题,这对女儿的成长不利。 近几年,一些电视台的相亲节目较为火爆,从小雨7岁时起,爷爷奶奶就成了这类 节目的忠实粉丝。每次爷爷奶奶看此类节目时,小雨就在一旁“陪看”。当爷爷奶 奶谈论博士女嘉宾时,也会对小雨说:“你要向她学习,女孩子一定要有高学历。” 爷爷奶奶还会分析男嘉宾的失败原因:性格不好,长得太矮,家境不好。 久而久之,小雨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婚恋观”。张女士说,有一次带女儿吃自助餐 时,女儿竟然与她讨论“现在的女生都喜欢高富帅”。张女士说,女儿小小年纪, 尚未接触爱情,但却已受到“高富帅”这样择偶标准的熏陶,太早熟了。 为此,张女士多次与公公婆婆交涉,要求他们不要当着小雨的面看相亲节目,但因 为张女士和丈夫工作太忙,家里电视依然经常播放相亲节目,有时候小雨还会主动 要求观看。 近日记者走访市内多所小学,随机调查153名三至四年级学生,发现四成学生都看 过电视相亲节目,其中两成学生认为这类节目很好看。在这两成学生中,超过半数 是受祖辈“熏陶”迷上这类节目的。四年级男生晓俊坦言,相亲节目比动画片有意 思,“看了我才知道,女孩子都喜欢事业有成的男生,学习成绩好才会有女生喜 欢。”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家梅志罡教授说,现今的娱乐节目对青少年的婚姻观、价值观 等都有一定影响。在孩子观看节目时,家长有必要给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
更晚近的研究表明,情况虽然已经有了一定 程度的改变,但儿童文学的主体基本上还是 一样。 《怪物史瑞克》颠倒了人们心目中关于王子 与公主的经典形象。
3、语言
儿童学习到的符号,比如男孩、女孩、男人、 女人、爸爸、妈妈帮助他们范畴化,从而构 建对性别最基本的理解,并引导他们对这一 概念的理解。
有关角色语言在儿童对性别学习中的问题是 语言中含有对性别的内在偏见。这种偏见反 映了蔑视女性和文化的性别刻板化。
性别的社会属性就是以文化为基础、以符号为 特征来表达的性别行为,它由语言、互动、文 化符号等文化要素构成,并形成具有共识的社 会标准。 社会性别关系到社会建构出来的男性气质和女 性气质概念。它并不一定是一个人生理性别的 直接产物。
女性气质(feminine/femininity )
是相较于男性气质而言的。它是指女性应当 具有同情心,令人感到亲切,对他人关心等 亲和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点。虽然女 性气质的内涵不断变化,但固有的内容包括 三个成分:与家庭或关系相关的一切;温柔, 爱整洁,依赖男性;以及与一切与男性气质 相对立的特征。
婴儿的社会性别习得几乎可以肯定是无 意识的。在孩童能够准确地标定自己是男孩 还是女孩之前,就已经收到了一系列前言语 的暗示。 到了两岁,孩子就会对社会性别的涵义 有了一定的理解。他们知道自己究竟是男孩
还是女孩,并且通常也能准确地为别人归类。
不过,一个孩子要等到五六岁,才会知道一个
人的社会性别是不会变的,每个人都有一种社
大多数父母在试图改变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时, 并不只是简单地让女孩看起来更像是男孩。他 们是想培养一些女性特质和男性特质的融合产 物。他们希望让男孩对他人的感受更加敏感, 有能力表达关爱,而女孩则被鼓励主动寻求机 会去学习和自我改进。
所有的父母都发现,很难挑战既有的社会性别
习得模式。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科目: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
社会性别的社会化这一思路明确区分了生 物性的生理性别与社会性的社会性别,婴儿出生 时就有了前者,随后发展出后者。通过与初级和 次级社会化中介的接触,儿童逐渐将被认为与其 生理性别相符的社会规范和期望加以内化。社会
性别差异不是由生物学所决定的,而是文化的产
物。
根据这种观点,之所以产生社会性别不平
等,是因为男人和女人被社会化为不同的角色。
答题要求: 1、以上四个论题任选两题作答,每题50分,共100分。 2、请在答卷上注明答卷人姓名、性别、学号、所在学 院。
3、结合本课程各讲座内容,不抄袭,不写空话、套话。 4、层次清楚,标点正确,尽量不写错别字。
5、手写版、电子打印版均可。
论文提交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4年12月4日(第13周星期四)晚18: 30之前
男性气质 (masculine/masculinity)
是指男性应当具有成就取向,对完成任务的关 注或行动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点。男性 气质固化和稳定的内容至少包括三个成分:地 位、坚强和非女性化。
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s) 这种稳定的、固化的和两性对立的性别气质被 称作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 。
女孩为男孩烧水做饭、洗衣扫地,或者就是等着他 们的归来。 故事书里所体现的成年男人和女人也基本如此。 在所分析的书中,没有一位女性在家庭外面有一份 职业。与此相反,男性都被描绘成战士、警察、法 官、国王等等。
卡通片里的人物同样提供了性别化的模板。 在一项研究中,人们发现男性角色出现得更 为频繁,并被放在一个更突出的地位,说话 明显地多于女性角色。女性角色更多地表现 为具有魅力、充满感情并关注人际关系。
四个论题: 1、就你本学期某一次课所学内容(参政、法律、 就业、传媒、妇运、政策、伦理……),谈谈 你对相关问题的理解与思考。 2、举例说说你在学习、生活及婚恋上遇到的与 性别相关的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以下问题的认 识:目前我们在性别平等追求道路上面临的 困境或阻挠有哪些?该怎么办? 4、本学期《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这门课 程是否带给你观念上的转变?这些转变具体 表现在什么方面?
张开手臂去抱迎面而来的泰迪熊。
在隔壁,另一位父亲和另一个宝宝也在育 婴室的地板上玩。父亲约翰抓住宝宝的泰 迪熊,让它以快而有力的动作坚决地向宝 宝走过去,假装吼着:‘泰迪熊来啦!泰 迪熊来抓你啦!最好赶紧在他抓到你之前 先抓住它!’宝宝因这个挑战兴奋得直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