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综合素质》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小学综合素质》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小学综合素质》模拟试卷及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1.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具体表现在()。

①对教育目的的认识不同②面向的教育对象不同③选学的教育内容不同④教育评价的标准不同⑤运用的教学方法不同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2.胡锦涛总书记在对全国广大教师的几点希望中指出:“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者。

”A.学习B.点拨C.引导D.创造3.当一位新手型教师把大量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时,那么在教师成长过程中他属于()。

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教学阶段4.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

A.前提条件B.基本保证C.必然要求D.必然结果5.男同学小陈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一天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曾某,我爱你”,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

王老师收缴了小陈的手机,并将短信内容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

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给学校德育处。

校长指出王老师:①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②批评的话语侵犯了学生的人格权;③收缴手机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④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

你认为校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教学原则反映了()。

A.教育现象B.教学规律C.教学现象D.师生关系7.孔夫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

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B.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C.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D.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8.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的方针。

A.教育、感化、挽救B.批评、教育、惩罚C.说理、劝服、感化D.教育、劝服、挽救9.加强师德建设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工程,是贯彻()的现实需要。

A.依法治国B.以德治国C.以人为本D.均衡发展10.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去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

教师应该()。

A.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D.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1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来处罚。

A.学校B.教育主管部门C.家长D.公安机关12.下列关于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阐述错误的是()。

A.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B.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C.法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商鞅D.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孙武13.西班牙最早出现的也是最好的一部流浪汉小说是()。

A.《堂吉诃德》B.《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C.《亚历山大之歌》D.《阿波罗尼奥斯之歌》14.下列关于作家的作品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于河上》属于解放区文学B.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陈白尘的《上海屋檐下》是国统区文学C.孙犁的《荷花淀》和柳青的《创业史》都是反映土地改革的长篇小说D.《一代风流》、《红旗谱》、《李自成》分别是欧阳山、梁斌、姚雪垠的作品。

《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保卫延安》分别是杨沫、王愿坚、杜鹏程的作品15.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我国的火箭发明,我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16.下列日常生活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坐蒸汽机车牵引的火车旅行②从欧洲发电报③用核电站的电照明④中国农民在家中上网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④③①②17.我国古代科技在宋代有划时代的发展,其中在火药方面的突出表现为()。

A.开始用于军事B.管形火器出现C.传人欧洲地区D.掌握无烟火药技术18.“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柳公权19.在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我们不仅要努力工作,还要学习更灵捷地工作。

更清楚、更快捷和更有创造性的能力是重要的,然而,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我们思维的局限性。

问题在于,我们的思维定式束缚了我们思想中最灵捷的部分。

本书诠释了思维创新的技巧,提出了一系列思考的工具和技术,提高了思考的质量和水平,并运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例子加以强调。

本书对改进管理思维、重构心智模式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更重要的是,提升你的思维质量将提高你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这段文字的主要目的是()。

A.介绍一本新书的主要内容B.在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有更多的创造性能力C.教我们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D.希望你能买下这本书20.北京南丁格尔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告诉员工:“不要光看到钱,那只是一种有形的东西。

企业形象的扩大、信誉的提高,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财富。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B.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唯一决定因素C.保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就一定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D.盈利不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目的21.把数学和语言学这两门差别悬殊的学科联系起来的强有力的纽带,是语言通信技术和电子计算机。

前者实现了语言符号的远距离传输和转换,后者则用数字化的快速运算来处理非数值符号——语言。

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要求,使数学的领域空前地扩展了,语言学的领域也空前地扩展了。

它们都扩展到以符号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因而就发现了共同的边界,并且彼此渗透。

于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数学语言学应运而生了。

上面文段中“共同的边界”所指的应是()。

A.语言符号的远距离传输和转换B.用数字化的快速运算来处理非数值符号C.以符号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D.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要求22.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以发展促节约,以节约保发展。

如果资源节约技术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节约型社会的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那么环境保护就可以获得更加有力的保障。

全社会只有增强资源节约意识,资源利用的效率才能充分提高。

由此可见()。

A.如果资源利用的效率充分提高了,那么说明全社会资源节约意识提高了B.只有资源节约技术进一步提高,全社会资源节约意识才能进一步增强C.如果节约型社会的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那么环境就可获得更加有力的保障D.只有节约型社会的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才能进一步提高资源节约的管理水平23.某市已经建成规模化、功能设施比较完善的奶牛养殖示范小区和牧场园区88个。

如果这些养殖示范小区和牧场园区实行统一配种的话,那么,也就会统一饲料配方、统一存贮、统一防疫、统一挤奶,并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各项技术服务。

据此,我们可以推出,这些养殖示范小区和牧场园区()。

A.虽然没有实行统一饲料配方,但有可能实行统一存贮,或者统一防疫B.如果统一饲料配方,那么就会实行统一配种C.如果没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各项技术服务,那么也就没有实行统一配种D.如果没有实行统一配种,那么也就没有实行统一饲料配方2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B.徜徉在古诗的海洋里,陶渊明的悠然遐思,李太白的潇洒飘逸,杜子美的济世情怀,岑嘉州的边塞放歌,无不让人荡气回肠。

(排比)C.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长得像明星刘亦菲。

(比喻)D.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反问)25.以下属于议论文特点的是()。

A.重在说理B.形象反映生活C.以情感人D.解说性强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1.2004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833名学生中,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主要表现是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

学生的年龄越大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

问题:(1)就上面调查的数据,分析学校教育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如果存在,是什么原因导致的?(2)你认为,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纠正这些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2.记得在一个寒冬的早晨,西北风呼呼地刮着。

同学们在早读,书声朗朗。

我刚到校,来到班上,手插在裤兜里,脸对着全班同学。

这时,一个学生走进教室。

我大声说:“××,你为什么又迟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听到有人叽咕:“……自己也迟到……”一个女同学正在向旁边的同学使眼色,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情。

我心头一惊,正要发作的怒火一下子熄灭了。

这件事使我陷入了深思。

平时,一些看起来很细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于没有重视,结果给学生造成了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

课上,有的学生被叫到前边板演,写完后随手把粉笔往台上一扔,没有轻轻地放回粉笔盒;小干部用教鞭敲击讲台面要同学安静下来……这不都是我的行为在学生身上的再现吗?我感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十分审慎。

数十双眼睛好像数十面清澈的镜子,照得教师毫发毕现,不容你有丝毫的懈怠。

问题:(1)案例中,教师扮演了什么角色?为什么?(2)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三、写作题(20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于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优雅的谈吐、坚定的信念、乐观的态度、高尚的道德,更在于教师要有人格魅力,要用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去触动学生的心灵。

请以“教师的人格魅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800字左右。

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考查要点】本题是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区别的考查。

【名师详解】二者区别具体表现在:(1)从教育目的上看:应试教育只追求学生成绩的提高以应付眼前的升学;素质教育则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的社会。

(2)从教育对象上看: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人而忽视多数人,重在“提高”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素质教育则是面向全体,重在“普及”,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通才教育”。

(3)从教育内容上看:应试教育完全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轻“德”、缺“体”、少“美”、砍“劳”,是一种不完全的畸形教育;素质教育则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4)就教育评价而言:应试教育只看“一好遮百丑”的“升学率”,直接把升学成绩作为评定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尺;素质教育则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合格”放在首位(升学成绩只是其中的一项指标),坚决反对将“升学率”与学校或教师的奖惩挂钩。

(5)从教育方法上看:应试教育施行的是学生被动学习,死抠书本,脱离实际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重视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