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综合素质模拟292

小学综合素质模拟292

[模拟] 小学综合素质模拟292单项选择题第1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义务教育在中国得到全面普及B.终身教育主要指成人教育C.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日益结合D.现代学制改革重在缩短义务教育年限参考答案:C义务教育在中国基本得到普及;终身教育与成人教育不是一个概念,成人教育是为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成人提供不同层次和不同功能教育的总和,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因此成人教育只是终身教育一个阶段,并不等同于终身教育。

现代学制改革重在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2题:张梅老师在2015年5月8日的一次交通事故中,为救学生而受重伤,致使双腿截肢。

张丽莉的行为体现了她( )A.终身学习,爱国守法B.关爱学生,行为世范C.因材施教,为人师表D.作风正派,关心集体参考答案:B张丽莉老师不顾个人安危,勇救学生的事迹体现了她关爱学生、保护学生安全的良好品德,可谓“行为世范”。

第3题: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B.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推广者C.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模仿者D.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的独立的教师参考答案:A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第4题:素质教育的总目标是( )A.全面提高综合素质B.促进心理成熟化C.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D.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参考答案: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第5题: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条件是( )A.社会精神文化B.社会经济关系C.社会上层建筑D.社会经济基础参考答案:D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条件是社会经济基础。

第6题:徐刚在课堂上突然大叫,有的同学也跟着起哄。

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A.马上制止,让徐刚站到讲台边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C.稍作停顿,批评训斥学生D.幽默化解,缓解课堂气氛参考答案:D遇到此类事件,教师最恰当的处理方法是幽默化解,缓和课堂气氛。

第7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 )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A.素质教育B.基础教育C.应试教育D.课程教育参考答案:A《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第8题:教师偷看学生的日记、信件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受教育权B.人格尊严权C.荣誉权D.隐私权参考答案:D教师未经学生许可,拆看学生的信件,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第9题: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 )处罚。

A.免除B.从轻、免除C.从轻、减轻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参考答案: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10题:( )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通过努力从专业理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A.人的全面发展B.教师专业发展C.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D.以人为本参考答案:B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通过努力从专业理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第11题:学校派张老师参加省里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但按学校的相关规定,应扣除张老师500元的绩效工资。

学校的这项规定( )A.节约了办学成本B.加强了经费管理C.体现了按劳取酬D.侵犯了教师权利参考答案:D学校的这项规定侵犯了教师的财产权。

第12题:预防未成人犯罪,应当立足于( )A.教育和保护B.教育和处分C.预防和惩戒D.保护和管理参考答案:A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第13题:“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

”(《韩诗外传》)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 )A.不仅要提高道德认识,还要加强道德实践B.不仅要从教的学识能力,还要做到以身作则C.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还要注重能力的提升D.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人文情怀参考答案:B题目中句子的意思是:一个人的智慧像水源一样永不枯竭,他的行为可以做别人的学习榜样,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

第14题:小宇上课时经常插话,老师生气地说:“管住你的嘴,不然我就封住你的嘴!”老师的做法( )A.错误,应该杜绝当堂批评B.正确,应该严格要求学生C.错误,应该尊重学生人格D.正确,应该加强课堂管理参考答案:C教师的做法是错误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人格。

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15题:当工作遇到挫折时,刘老师总是能够乐观、豁达地面对。

这表明刘老师具备( )A.健康的职业心理B.丰富的学识修养C.较强的教育能力D.高尚的职业道德参考答案:A当工作遇到挫折时,刘老师总是能够乐观、豁达地去面对,这表明刘老师具备健康的职业心理。

第16题:某老师向学生推销课外辅导资料,要求学生必须购买。

该老师的做法( )A.反映教学需要B.体现敬业精神C.违背教育规律D.违背师德规范参考答案:D《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规定:教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第17题:下列选项中,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A.电话机的发明和利用B.蒸汽机的发明和利用C.留声机的发明和利用D.计算机的发明和利用参考答案:B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利用。

第18题:我国法定的教师节是每年的( )A.9月1日B.秋季开学后首个星期日C.9月10日D.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日参考答案:C第19题:“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A.陈琳B.曹植C.曹丕D.王粲参考答案:D“建安七子”中,王粲的文学成就最高。

第20题: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参考答案:A鲁迅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故选A。

第21题: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 )A.美国B.中国C.苏联D.英国参考答案:C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故选C。

第22题: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剂的是我国古代的( )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孙思邈参考答案:B华佗是东汉末杰出的外科学家,他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先发明麻醉剂,并最早应用全身麻醉的医学家,堪称“外科鼻祖”。

第23题: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草堂诗余》《东坡乐府》《稼轩长短句》《白石道人歌曲》均是词集。

B.把长篇小说分成若干章节,每一章叫做“一回”,用这种形式写成的小说叫做“章回小说”,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烈火金刚》等。

C.《阿房宫赋》《师说》《论积贮流》《项脊轩志》《石钟山记》都在标题中标明了文体。

D.“念奴娇”“永遇乐”“水调歌头”“倘秀才”“西江月”“扬州慢”“雨霖铃”等都是词牌名。

参考答案:D第24题:音序法不包括( )A.汉语拼音字母法B.笔画法C.声部法D.韵部法参考答案:B音序法是按照字(词)音排检汉字的方法。

主要有汉语拼音字母法、韵部法和声部法。

第25题:下列有关中国山水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中国传统画B.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C.山水画只呈现自然景观,而不呈现人物形象D.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特点是必须有人或建筑出现在画上,这幅画才显得有生气参考答案:C中国画从创作题材来看,出现最早的是人物画,最初描绘的山川风光是作为人物画补景出现的。

故选C。

第26题:“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愤”与“悱”的意思是( )A.愤:心求通而未得之。

悱:想说而说不出来。

B.愤:愤怒。

悱:口欲言而未能其貌。

C.愤: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去做。

徘:感觉心情不舒畅。

D.愤:因不满足而心情激动。

悱:感觉心情不舒畅。

参考答案:A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

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

第27题:下面关于《木兰诗》中“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理解正确的是( )A.写北方苦寒,用战场的艰苦环境来衬托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B.以写景来表现北方战场的环境氛围C.描写边塞阴森、凄凉的战场环境D.运用对偶写环境,衬托战地生活的艰辛参考答案:A“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写北方苦寒,用战争的艰苦环境来衬托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第28题:下面不是借物喻人的诗句是( )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B.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竹石》)C.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参考答案: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但没有借物喻人。

第29题: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B.“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杨贵妃倾国倾城的美丽形象。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夸张和联想的修辞手法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D.“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当时躬耕在南阳宛县卧龙岗的诸葛亮的情况。

参考答案:B“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运用的是借代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