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浅谈如何重构、研制阅读课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浅谈如何重构、研制阅读课教学内容
课例呈现:
板块一:学习概述 抓住“闹”,引导围绕“为何闹?如何闹? 闹如何?”简要说出课文主要内容,即把一篇课 文读成三句话: 龙王父子称霸一方,经常兴风作浪。哪吒决 心治一治他们。哪吒一摆混天绫,便掀起滔天巨 浪,龙王的水晶宫摇晃起来;一扔乾坤圈,便把 夜叉给打死了;一抖混天绫,又把三太子逼出了 原形。龙王再也不敢胡作非为,老百姓又过上了 太平日子。
阅读教学应该思考: 如何准确设定阅读教学目标
如何合理删选与研制阅读教学内容
如何让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的专业性
如何让学生真正得到“语文”的发展
……
一、如何认识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内容”: 语文课程承担的教学任务,从宏观层 面观瞻语文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 “学什么”。课程内容是相对稳定的。
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语文基础知识, 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基本能力,语文学习策 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1)学习基本的必要的语文知识 小学生必须了解、掌握的语文知识, 结合相关课文的教学,还是要作适当的讲 授,让学生知晓、掌握,有的知识还要能 准确或较为熟练地运用。 了解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知识, 学习褒义词、贬义词等词性知识,知晓借 物喻人、欲扬先抑等写作知识……
(1)学习基本的必要的语文知识 低年级:拼音知识;近反义词、成语知识; 建立句子概念;逗号句号感叹号知 识;自然段知识。 中年级:段落结构知识;基本常见的修辞知 识;基本的阅读理解方法;复述基 本策略等。 高年级:褒贬义词知识;写作手法知识; 文体知识;阅读策略等。
(2)品味语言特色 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其“文美” 即语言美,每篇文章文风各异,语言也别 具特色,或大气磅礴或细腻委婉,或华丽 精美或朴实恬淡,抑或睿智幽默…… 不同的语言能给予学生不同的滋养, 因此也就有了不同的价值,教师要善于引 导学生学习、品味。
(2)品味语言特色 “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悄悄地 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 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 簪花,无不奉陪。” “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 洽地开在一起。” (季羡林《夹竹桃》)
善于整合各类不同信息等。
——训练学生思维,是阅读教学主要内容。
——语文要让学生越学越聪明,训练思维是
有效途径。
2.以年段目标为依据,思考本年段需要“教什么”
不同年段学生需要达成的知识能力等 素养目标不同,阅读教学需要注意年段目 标达成,并关注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的渐进 性与联系性。
词句阅读理解: 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
课例:《燕子》
板块三 作者是怎样把燕子各种不同的美(外形之 美、飞行与停歇时的姿态之美)描写出来的? 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细致地体 会作者抓住燕子的特点,用了优美的词语来描 写外形之美。 然后引导学生自己阅读其他段落,要求用 心感觉到哪一个词、哪一个句子描写的美是很 独特的。看看它是怎么写的?
二、如何重构、研制阅读教学内容
1.以“课程目标与内容”为标的,明确应 该“教什么” 语文是一门“学语文”的课程,语文 课程有其独特内容,“意”“言”“法” 应该是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
“意”: 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等人文 意蕴; “言”:语言,语言的形式,字词句篇、 语法修辞等的相关知识,谋篇布 局、遣词造句的技巧,听说读写 思等能力等; “法”:学习方法,阅读理解、搜集整理 信息、选材取材、谋篇布局、 遣词造句等方法。
课例:《燕子》
板块一 分组呈现课文中的生词,重点指导读准多 音字“晕、杆”; 分组出现“乌黑光亮的羽毛”等一连串结 构相同的词组,重点指导读出词组的重音、节 奏,感受课文语言的清新优美。
课例:《燕子》
板块二 课文围绕燕子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要 求学生读完一个自然段就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 括一下内容。 重点指导学生练习概括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先逐句朗读,确定主要意思;再归纳出两个方 面的意思:春天的景物、燕子归来;最后概括 出这段的主要意思:小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 了。
收拾了。”哪吒转身一看,只见一个红毛的怪
物凶神恶煞地盯着他,便笑着说:“哈哈,你
想打我?还嫩了点。”夜叉一听便火冒三丈,
暴跳如雷,举起斧头便向他砍去。
课例呈现:
板块三:学习转述 龙王会如何向哪吒的父亲李天王告状;哪 吒又会如何向父亲解释。 ——目的不一样,两人说法也不一样。 ——作者站在哪吒一边,把他当作英雄来 颂扬的。 —— 一个故事,三种说法
句的意思。
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 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 生词的意义。
第三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
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
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朗读: 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形成顺畅语流) 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一、如何认识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内容”: 是语文课程内容的具体化,教材相当 于一个资源库,包含着丰富的课程内容资 源,知识与技能的、方法与情感的等。
教材内容不是课程内容,需要教师转 换,即需要教师寻找、辨识、删选。
语文“教学内容”: 是指语文教师走进课堂需要确立的具体
而细化的内容,即从微观层面观瞻每一堂语
(3)训练语文能力 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课程的重 要任务之一,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根据本 年段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要求,从教材中 寻找相应的教学价值,培养学生字词句篇 的理解能力,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表达 能力,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获取信息、整合信息等语文学习能力。
(3)训练语文能力 ☆ 词句理解与表达 课程标准对三个年段学生词句理解能 力有不同的目标,如第二学段“能联
课例呈现:
夜叉从水底钻出来,只见一个娃娃在洗澡,举起 斧头便砍。小哪吒可机灵啦,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 斧头,随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可别小看这小 小的乾坤圈,它比一座大山还重,一下就把夜叉给打 死了。 龙王听说以后,气得嗷嗷直叫,就派他的儿子三 太子带兵去捉拿哪吒。三太子跳出水面,气冲冲地对 哪吒说:“你打死我家夜叉,该当何罪?”说着,举 枪便刺。哪吒一纵身,趁势抖出混天绫。那混天绫立 刻喷出一团团火焰,把三太子紧紧裹住。三太子只好 现出了原形。 从此,东海龙王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人们又过 上了太平日子。
课例呈现:
板块二:学习讲故事(创造性复述)
以“夜叉从水底钻出来,只见一个娃娃在
洗澡,举起斧头便砍。”这句话为例,引导学
生展开想象,学习把一句话变成三句话,从而
把故事讲得栩栩如生。
——复述方法指导和能力训练。
课例呈现:
夜叉从水底钻出来,只见一个白白胖胖的
娃娃在洗澡,便大喝一声:“呔,你这个臭娃
娃,居然敢在龙王的地盘上撒野,看我不把你
(2)品味语言特色 “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 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 色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 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 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 “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 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陈荒煤《广玉兰》)
(2)品味语言特色
“太阳在园子里显得特别大。花开了,就像花睡醒 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 ,就像虫子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 就做什么,要怎们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愿意爬上房就……黄瓜愿 意开一谎花,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玉米 愿意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 “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萧红《我和祖父的园子》)
课文。(顺畅的语流、较有感情)
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自然、恰当抒情)
篇章理解: 第一学段: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 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 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第二学段: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初步把握文 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 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复述叙事 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 优美的语言……
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 关键词句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 教学价值,训练学生的词句理解能力。
(3)训练语文能力
☆ 篇章阅读理解能力 多角度、多方面寻找、筛选、提取和整合文 本主要信息; 整体理解把握文本内容与主旨,理清文章的 结构层次; 理解、体会、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 意义和作用; 初步赏析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文章基 本的表达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与作用; 学习并初步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
语文“课程内容”附着于“教材内容”, 又必须依靠“教学内容”的准确确定从而得 到实施; “教材内容”是连接“课程内容”和 “教学内容”的纽带之一; “教学内容”是整个课程目标与内容的 最终结点。
案例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 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文学作品的阅读评价,着重考察学生 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 评价学生初步鉴赏的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4)发展思维 叶圣陶早在40年代初就提出,“训练 思想(维)”应该是学校各科教学的共同 任务,他认为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训练 思维,训练语言”,在两大目标中,他把 训练思维放在首位。
善于概括归类,善于读出文字背后的意蕴;
善于从不同角度全面思考分析问题,能用多
种方法解决问题,发现并运用规律举一反三;
文课上教师应该、适合“教些什么”,学生
应该、需要“学些什么”等。
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区别在于其 他课程学的是言语内容,即教材“说了 什么”;而语文课程不仅学言语内容, 更要学言语形式,即教材是“怎么说” 的,语文真正的教学内容是隐含在教材 中的言语形式、学生阅读方法、阅读能 力的指导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