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一物理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 (2017高二下·无锡会考)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4)小题.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航天员成功“入宫”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宫二号自9月15日发射入轨以来,与神舟飞船开展的首次交会对接.随后,两名航天员也成功从神舟十﹣号飞船进人天宫二号实验舱.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是在距地面393公里的圊形轨道上进行的,这比以往交会对接轨道抬高了 50公里,比一个马拉松全程距离还要远.轨道为什么要抬高呢?这是因为运行在低轨道的航天器,距离地球不够远,仍会有稀薄的大气,受到大气阻力影响,会导致航天器轨道高度不断下降,为了维持相对穗定的轨道高度,就需要消耗航天器自身推进剂.(1)下列情况中,不能将天宫二号视为质点的是()A . 研究天宫二号的运行轨道B . 测量天宫二号在圆形轨道上的运行周期C . 测量天宫二号的离地高度D . 研究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的交会对接(2)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后,某观察者观察到天宫二号处于静止状态,则他所选的参考系可能是()A . 远洋观测船B . 地面指挥中心C . 神舟十一号D . 在天宮二号内穿行的航天员(3)如图所示,活动发射平台载着质量为m的神舟十一号和质量为M的火箭,在车的牵引下缓慢地驶向发射场.若行驶过程可视为匀速直线运动,则神舟十一号、火箭受到的合力分别为()A . 0、0B . 0、MgC . mg、0D . mg、Mg(4)如果不进行轨道维持,航天器的轨道高度就会逐渐降低,则航天器在较低轨道做圆周运动与在较高轨道做圆周运动比较()A . 航天器的周期缩短B . 航天器的角速度减小C . 航天器的线速度减小D . 航天器的向心加速度减小2. (2分) (2018高一上·开封月考) 下列选项正确的()A . 研究小木块的翻倒过程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B . 对某个同学骑车姿势进行分析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C . 研究“神州”十号飞船绕地球运行的高度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D . 只有体积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3. (2分) (2016高二上·吉安期中) 在匀强电场中,将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由静止释放,带电小球的运动轨迹为一直线,该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A . 有唯一值B . 最小值是C . 最大值D .4. (2分) (2018高一上·温州期中)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标量的是()A . 力、位移、加速度B . 重力、路程、速度C . 时间、弹力、速度D . 质量、时间、路程5. (2分)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就越大B . 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C .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D . 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总是一致6. (2分) (2017高一上·宁夏期末) 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例如一个人用很大的力挥动网球拍,却没击中球,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B . 力的产生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例如物体冲上光滑斜面,在沿斜面上升过程中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冲力,这个力没有施力物体C .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如果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说明这个力就不存在D .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吸引铁钉,可见力可以离开物体单独存在7. (2分) (2016高二上·东台期中) 如图所示是某人在投飞镖,飞镖在飞行途中受到的力有()A . 推力B . 重力、空气阻力C . 重力、推力D . 重力、推力、空气阻力8. (2分) (2019高一上·浙江期中) 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
当用与水平方向成角的力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角的力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和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B .C .D . 1-9. (2分) (2016高一上·永昌期中) 在交警处理某次交通事故时,通过监控仪器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汽车在水平面上刹车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x=20t﹣2t2(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则该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长度为()A . 25mB . 50mC . 100mD . 200m10. (2分) (2019高一上·南宁期中)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甲的x-t和乙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0~6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 甲、乙均在3s末回到出发点,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均为4mC . 0~2s内与4s~6s内,甲的速度等大反向,乙的加速度等大反向D . 6s内甲的路程为16m,乙的路程为12m11. (2分)一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A .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大值D .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12. (2分)人在沙滩上行走时容易下陷,则下陷过程中()A . 人对沙滩的压力大于沙滩对他的支持力B . 人对沙滩的压力小于沙滩对他的支持力C . 人对沙滩的压力大小等于沙滩对他的支持力大小D . 人对沙滩的压力大小一定等于人的重力大小13. (2分) (2017高二上·凯里期中) 物体A、B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 . 从第3 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B .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 s才开始运动C . 在5 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 s末A,B相遇D . 5 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二、多选题 (共7题;共20分)14. (3分) (2019高一上·深圳期中) 甲、乙两质点同时同初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质点甲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质点乙做初速度为v0 ,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至速度减为零后保持静止.甲、乙两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的x-v(位置—速度)图象如图所示,(虚线与对应的坐标轴垂直),则()A . 质点甲的加速度大小a1=1m/s2B . 质点乙的初速度为v0=6m/s,加速度大小a2=1m/s2C . 图线中横坐标a= m/s,纵坐标b=16mD . 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质点同时到达同一位置15. (3分)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B . 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C . 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D . 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16. (3分) (2017高一上·黑龙江期中) 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4s内的位移为14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第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5m/sB . 质点加速度大小为4m/s2C . 第1s内的位移大小为2mD . 前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17. (3分) (2017高一上·成都期末) 如图所示,在一个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a、b、c,离桌面高度分别为h1:h2:h3=3:2:1,若先后顺次释放a、b、c,三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A . 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是::1B . 三者运动时间之比为3:2:1C . 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D . 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大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18. (3分) (2016高一上·阿拉善盟期中)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A . 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B . 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C . 物体经过AB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D . 物体经过AB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19. (3分) (2016高一上·邯郸期中) 如图所示的x﹣t图象和v﹣t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甲车和乙车都做直线运动B . 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 . 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D . 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20. (2分) (2019高二下·南昌期末) 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时刻开始,物体的的图像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0.5m/s和,由此可知()A .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B . 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C .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D .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三、填空题 (共1题;共1分)21. (1分)如图所示,a、b为两根相连的轻质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分别为100N/m和200N/m,原长分别为6cm和4cm.在下端挂一重物G,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0N,平衡时,弹簧a下端受的拉力为________N,两弹簧的总长度为________cm.四、实验题 (共1题;共2分)22. (2分) (2018高一下·昭通期中)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下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甲是_______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填交流电4~6 V、交流220 V、四节干电池).(2)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依次确定出A、B、C、D、E五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各点到A点距离分别为2.88 cm,7.20 cm,12.96 cm,20.16 cm.①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________s.②试根据纸带上数据,计算出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速度,当使用的电源频率高于50 Hz时,如果仍按50 Hz来计算,则测得的速度将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五、解答题 (共3题;共40分)23. (15分) (2017高一上·武清期中) 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s速度变为14m/s,设刹车过程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求:(1)汽车刹车过程加速度的大小;(2)汽车刹车后前进34m所用的时间.24. (15分) (2020高一上·银川期末) 高速公路给人们带来方便,但是因为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速度大,雾天往往出现十几辆车追尾连续相撞的事故.如果某天有薄雾,轿车在某高速公路的行驶速率为72km/h,设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1)轿车在反应时间t内前进的距离.(2)若驾驶员突然发现正前方42m有一辆自行车以4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轿车以4m/s2加速度制动,能保证安全吗?25. (10分) (2016高一上·荆州期中) 公路上有一列汽车车队以10m/s的速度正在匀速行驶,相邻车间距为25m.后面有一辆摩托车以20m/s的速度同向行驶,当它距离车队最后一辆车25m时刹车,以0.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摩托车在车队旁边行驶而过,设车队车辆数N足够多,求:(1)摩托车最多与几辆汽车相遇?摩托车最多与车队中汽车相遇几次?(2)摩托车从赶上车队到离开车队,共经历多长时间?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1、1-2、1-3、1-4、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二、多选题 (共7题;共20分) 14-1、15-1、16-1、17-1、18-1、19-1、20-1、三、填空题 (共1题;共1分) 21-1、四、实验题 (共1题;共2分) 22-1、22-2、22-3、五、解答题 (共3题;共40分)23-1、23-2、24-1、24-2、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