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 上学期10月月质量检测考试物理试题及解析

高一 上学期10月月质量检测考试物理试题及解析

高一上学期10月月质量检测考试物理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时我们问“现在什么时间?”里的“时间”是指时刻而不是指时间间隔B.“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地球为参考系C.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姿势时,由于运动员是静止的,所以可以将运动员看做质点D.对直线运动的某个过程,路程一定等于位移的大小2.如图甲、乙所示的x–t图像和v–t图像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B.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位置受到的重力是不同,所以它的惯性也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C.一个小球竖直上抛,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了向上的推力D.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4.如图所示,有3000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将它们用长度相等的轻绳依次连接,再将其左端用细绳固定在天花板上,右端施加一水平力使全部小球静止.若连接天花板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则第1218个小球与1219个小球之间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正切值等于(sin37°=0.6,cos37°=0.8)A.17814000B.12194000C.6092000D.89120005.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汽车在0~1s内和1s~3s内相比()A.速度变化相同B.平均速度相等C.位移相等D.加速度相同6.几个水球可以挡住子弹?实验证实:4 个水球就足够了!4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水平排列,如图所示,子弹(可视为质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穿出第 4 个水球,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子弹在每个水球中速度变化相同B.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C.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相同D.子弹穿出第 3 个水球的瞬间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7.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是9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A.9m/s B.10m/s C.9.6m/s D.10.2m/s8.如图是A、B两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则A.在运动过程中,A质点总比B质点慢B.当1t t=时,两质点的位移相同C.当1t t=时,两质点的速度相等D.当1t t=时,A质点的加速度大于B质点的加速度9.图(a)所示,一只小鸟沿着较粗的树枝从A 缓慢移动到B,将该过程抽象为质点从圆弧A 点移动到 B 点,如图(b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减小,摩擦力减小B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C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增大,摩擦力增大D .树枝对小鸟的弹力减小,摩擦力增大10.下列有关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B .摩擦力的存在依赖于正压力,其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C .运动的物体有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D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11.下列语句中加点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可以选取山为参考系的是( )A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B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C .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D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12.“蹦床”运动时奥运会新增的比赛项目之一,运动员在空中展示着优美的动作,深受观众欢迎,假设某运动员在弹力的作用下以8m /s 的初速度从蹦床上跃起,则可以估算运动员从跃起到落回蹦床瞬间,可以在空中展示动作的时间是(g 取()210m/s )? A .1.6s B .0.8s C .0.4s D .0.2s13.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B .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C .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D .研究汽车在陡坡路段有无翻倒危险问题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14.某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 =8+2t 3(m),它的速度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v =6t 2(m/s ),该质点在t =0到t =2s 间的平均速度和t =2s 时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 .12m/s ,8m/sB .8m/s ,24m/sC .12m/s ,24m/sD .8m/s ,12m/s15.如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作如下分析,(分别用1v 、1a 表示物体在10t ~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2v 、2a 表示物体在12t t ~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A.1v与2v方向相同,1a与2a方向相反B.1v与2v方向相反,1a与2a方向相同C.1v与2v方向相反,1a与2a方向相反D.1v与2v方向相同,1a与2a方向相同16.在运用公式v t=v0+at 时,关于各个物理量的符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必须规定正方向,式中的v t、v0、a 才取正、负号②在任何情况下a>0 表示加速运动,a<0 表示做减速运动③习惯上总是规定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a>0 表示做加速运动,a<0 表示做减速运动④v t的方向总是与v0的方向相同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7.如图所示,足球迎面撞上运动员的脸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由于运动员的脸部形变,它对运动员脸部产生弹力B.发生撞击时,足球的形变越明显说明产生弹力越大C.由于足球的形变,它对运动员脸部产生弹力D.足球与运动员脸部之间产生弹力的前提是它们相互接触18.如图所示,一只重为G的松鼠站在倾斜角为α的树枝上,则树枝对松鼠的作用力为()A.GcosαB.GC.GtanαD.Gsinα19.静止在斜面上的重物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方向向下的分力F1和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F2,关于这两个分力,下列的说明正确的是()A .F 1作用在物体上,F 2作用在斜面上B .F 2的性质是弹力C .F 2就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D .F 1和F 2是与物体的重力等效的力,实际存在的就是重力20.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则在某一段时间内( )A .甲的位移一定比乙的大B .甲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的大C .甲的速度变化一定比乙的大D .甲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比乙的大二、多选题21.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 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实验测得x 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 取10m/s 2,根据图象可求出( )A .物体的初速率v 0=3m/sB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C .取不同的倾角θ,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x 的最小值x 小=1.44mD .当某次θ=300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不会沿斜面下滑22.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 E 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A 点从静止释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232BCDE v v v v =B .物体到达各E 点、B 点所经历的时间3E B t t =C .物体从A 到E 的平均速度B v v =D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时间之比为:::1:3:5:7AB BC CD DE t t t t =23.甲物体从离地面H 高空自由落下,而乙物体在地面以初速度v 0同时向上抛出,两物体在离地面34H 处相遇,如果g 、v 0为已知量,则( ) A .从自由下落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02v t g=B .甲物体落到地面时,乙物体仍在上升C .相遇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均为02v D .乙上升的最大高度就是H ,且202v H g=,而甲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是v 0 24.一辆客车以加速度a 1由静止驶出车站并沿着平直的公路加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在车后方有一名乘客还没有上车,司机紧接着刹车,做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a 2,停车时客车共行驶距离为s ,则( )A .加速行驶的距离为212a s a a + B .客车的最大速度为122()s a a + C .加速时间为12122()sa a a a + D .客车运动的总时间为12122()s a a a a + 25.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和质量分布均匀的细绳,两端各系一个质量都为m 的小环,小环套在固定水平杆上,两环静止时,绳子过环与细绳结点P 、Q 的切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已知绳子的质量也为m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两环静止时A .每个环对杆的压力大小为mgB .绳子最低点处的弹力的大小为tan 2mg θ C .水平杆对每个环的摩擦力大小为 mgtanθ D .两环之间的距离增大,杆对环的摩擦力增大三、实验题26.某同学利用图(a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物块放在桌面上,细绳的一端与物块相连,另一端跨过滑轮挂上钩码。

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左端,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 。

纸币穿过打点计时器连接在物块上。

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物块,物块在钩码的作用下推着纸带运动。

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相邻两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该同学认为物块的运动为匀加速运动。

比答下列问题:(1)打点计时器是直接测量________的工具(填可物理量的名称);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 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在打出D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227.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1)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象,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倾角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2)该同学在平衡摩擦力后进行实验,实际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拉力________砝码和盘的总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为了便于探究、减小误差,应使小车质量M与砝码和盘的总质量m满足________的条件.(3)某同学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A、B、C、D、E、F、G是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Δs=s DG-s AD=________ cm.由此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8.(1)在做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给你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与纸带(包括低压交流电)、复写纸、秒表、小车、钩码、细绳、导线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其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还需要增加的器材是__(2)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两种计时器,其中甲装置用的电源是(_______)A.交流220VB.直流220VC.交流4 - 6VD.直流4 - 6V(3)下图是用纸带拖动小车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求: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 B=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m/s229.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1)下列仪器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_____;(2)本实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A.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B.拉小车的细线尽可能与长木板平行C.纸带与小车相连端的点迹较疏D.轻推小车,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说明摩擦力已被平衡(4)如图所示是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为每隔4个点取的计数点,据此纸带可知小车在D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 m/s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30.小华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某处,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如图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