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北三省的范围和位置
2.知道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3.知道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4.了解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读图,填图,搜集处理资料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位置,地形,气候,农业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二、教学重难点
1.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2.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6个学习小组。

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分学习小组回顾上册关于中国的气候的相关知识。

四、教法、学法
激趣法、讲授法、提问法、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分组合作探究法、读图发现基本的规律。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通过看视频以及老师演唱《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引出东北地区,欣赏东北地区的自然风光。

第一部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的学习。

二)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位置:
1、学生读图,同桌互相描述东北地区的海陆位置,找出东北濒临的海洋、邻国、邻省(省级行政区划),找出东北三省的省会,回顾东北三省的简称。

2、学生分学习小组读图,试着描述东北地区的经纬度范围,请小组代表交流本组的读图结果。

3、学生分组探究:
(1)比较中国、日本、蒙古三个国家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比较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海南岛的纬度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纬度位置对人们生活学习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读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1、学生读“东北地形图”,在图上找出东北地区的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

试着归纳东北地区地形分布的特征。

分小组探究:
东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是什么?(从河流流量大小,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汛期等方面分析)。

拓展提升
近几年东北地区夏季河流含沙量逐渐呈上升趋势为什么?
四)读图探究东北地区的气候差异
1、学生回顾中国的气温分布特征: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3、学生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5、学生分组探究:根据课本P30的活动题3,了解植被与气候的关系,试着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在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环境》中都体现过,本节课只不过在以前的基础上更加细化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充分的利用地图发现、分析、归纳,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加深,达到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其自然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

并与本地自然环境进行对比,比较两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充分体现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理念。

导学案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寿光建桥学校孙甄壕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北三省的范围和位置
2.知道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3.知道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4.了解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读图,填图,搜集处理资料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位置,地形,气候,农业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学习重难点:
1.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2.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教学过程
●探究主题①地理位置
●自主学习(结合课本内容)
1.范围:东北地区包括,和三省,简称。

2.位置: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及为邻,西接,南连,濒临海,海与
隔海相望。

3.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_______与寒温带,主要位于_______。

●合作探究(小组内讨论)
地理位置对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都有重要影响。

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1)比较中国,日本,蒙古,分析中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2)比较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的纬度位置差异,简要说明纬度位置对这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探究主题②地形特征
●自主学习(结合课本内容)
地形:东北地区地形以,和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外围是,中间是,内部是。

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分别指的是,。

是黑龙江最大的支流。

●合作探究(小组内讨论)
东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是什么?(从河流流量大小,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汛期等方面分析)。

●拓展提升
近几年东北地区夏季河流含沙量逐渐呈上升趋势为什么?
●探究主题③气候特征
●自主学习(结合课本内容)
气候:
1.东北地区属气候,气候特征。

2.读图“6-11图”,东北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植被:
1.东北地区典型植被有林,林,林以及草甸草原,是中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

●合作探究(小组内讨论)
请读课本P30页长白山制备的垂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山麓到山顶,植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2)长白山东南侧年降水量可达1000毫米以上,而西北侧仅为600-700毫米。

议一议,为什么同一座山体两侧的降水量会有明显不同?
●拓展提升
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工业基地的条件从地理位置,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快乐学习轻松掌握
1.东北地区半环状三带内部的地形是()
A.平原
B.高原
C.丘陵
D.山地
2.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为()
A. 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3.下列不属于东北地区主要省区的是()
A.黑龙江
B.吉林
C.辽宁
D.内蒙古自治区
4.下列不属于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山脉的是()
A.大兴安岭
B.小兴安岭
C.长白山
D.太行山
5.东北地区稻米质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一年一熟,生长期较长
B.夏季高温多雨
C.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D.当地生产技术先进
6.关于东北平原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第二大平原
B.地势坦荡开阔
C.黑土面积广大
D.沼泽湿地较多
学习反思与评价
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点。

还有那些疑问呢?写下来我们一块解决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