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十三就业权责
模拟应聘的学生参与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思考讨论
让学生体验求职应聘现场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认识到求职应聘获得成功,要做好哪些准备,从而引出课题。
新课探究
话题十三 就业权责
一、求职过程权益保护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求职权利的内容,让学生找到,求职者有哪些求职权利。然后,找学生说出。
1、求职权利
(1)获取信息权(2)接受就业指导权
分组讨论促进了学生的合作学习,锻炼了学生的分工协作
评价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与老师总结相结合:
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认为你对今天哪部分上课内容印象最深刻?这些知识对你有何帮助拓展训练
对错与选择
1、劳动者有提高劳动职业技能的义务( )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有权向劳动者收取保证金( )
思考
思考
归纳
分组讨论
探究
分析
思考
自学知识链接
分析
思考
讨论
讨论
举例
以小芳案例为主线,连贯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分析小芳案例对照小芳和招聘单位的表现,引导学生学会依法维权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思考讨论,一方面提高分析思考问题能力,另外,检验学生掌握的知识
通过引导学生自学,了解更多知识,提高独立学习能力
布置作业
学习手册 话题十三 一,二,三
板书设计
话题十三 就业权责
一、求职过程权益保护
1、求职权利
2、求职义务
3、求职权益保护的途径和方法
二、劳动过程权益保护
1、劳动者的合法权利
2、劳动者的法定义务
3、切实履行义务,依法维护权利
知识内容简洁直观,突显价值与情感目标。
课题名称
学习领域五 就业引导
话题十三 就业权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求职过程中求职者的权利和义务,并学会求职权益保护的途径与方法;
2、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增强应用法律手段维护权利的意识,谨防陷阱;
3、掌握正确的维权途径,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权;
过程与方法
1、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能正确运用一些方法,提高效率;
3、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实行一裁终审制( )
4、证据意识体现在( )
A.收集证据的意识 B.保存证据的意识
C.保护证据的意识 D.应用证据的意识
5、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 )、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A.合法 B.公平 C.平等自愿 D.自由
社会实践
让学生体验生活,为下一讲做教学准备。
分析案例: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小王一直想在北京当一名公务员,但由于国家公务员的录取要在次年的5月才有结果,为了“保底”,小王于去年12月与一家公司签订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小王考上了,要求解约,公司要求赔付违约金3000元。
讨论:小王该不该交?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找到求职者的义务。
2、求职义务
考试排名,小芳第2名,小张第41名。
故事情节,因公司是当地工资福利很好的企业,报名的人很多,因此,公司刘总授意人事李经理,女工将来事太多,不如男工利索,招聘女工条件提高到大专以上学历。
结果,小张得到录用,小芳没有被录用。
设疑讨论:公司这样做公平吗?大家开动脑筋给小芳想想点子,该怎样做?
教师:维权必须合乎道德和法律,要想成功维权必须清楚自己有哪些权利,该公司侵犯了求职者哪些权利,这样才能成功维权。
2、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法学法
1、讲授法
2、分组讨论法
3、案例分析法
4、模拟演示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具(含PPT课件)、白板、学习评价表。
2、课前下发学习任务书
要求一:全体学生上网收集资料准备,个别学生演练并模拟求职应聘现场。
要求二:预先把同学分成若干学习组。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后记
话题十三 就业权责
(3)被推荐权(4)公平待遇权(5)求偿权
教师:简要解释这些权利,并让学生再次回顾小芳遇到的问题。
分析思考:小芳的哪些权利受到侵犯?
过渡:求职者除了享受以上这些权利外,还能享受一些免费的服务。
知识扩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过渡:我们都知道,任何事情上,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即求职者在享受求职权利的同时,必须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知识拓展---知识链接《劳动法》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过渡:劳动法赋予了劳动者基本权利,同时,也要求劳动者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劳动者的法定义务。
2、劳动者的法定义务
分析经典案例P121
分组讨论:从这次事故中,能得到什么教训?
过渡:教师小结,后过渡到新内容。
3、切实履行义务,依法维护权利
课前准备
1、挑选几名学生上网收集资料,老师指导排练,模拟现场招聘。
2、要求全体学生查看求职应聘的资料,了解求职应聘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
情景剧表演
小张和小芳报名参加某公司招聘考试。
招聘条件:男女不限,高中或中专学历,身体健康,年龄在25周岁以下,考试录用。
(1)守法守规的义务
(2)诚实守信的义务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履行义务的重要性,否则就是求职者违约,同样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再次分析小芳的案例,让学生思考,小芳有没有违反上述的义务呢?
教师小结:没有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的求职者,也没有只承担义务,不让享受权利的求职者;任何人在享受权利的同时,都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1)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慎防合同陷阱
案例分析:现场一线《小张的遭遇》
分析讨论:这个案例给我们社么启示?
知识拓展---知识链接《劳动合同法》
(2)认真履行合同,切实承担义务
(3)依法维权,正确选择维权途径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何先生维权途径合法吗?他用到了那些维权的方式?举例说明。
理解概念
思考
回答
分析
2、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掌握正确的维权方法方法;
3、在小组协作的过程中,学会组织协调、与人合作及沟通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
1、增强求职维权意识,形成正确的维权观念;
2、增强劳动者切实履行义务,依法维护权利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求职权益保护的途径与方法
2、劳动者切实履行义务,依法维护权利
教学难点
1、如何依法维护权益
教师:回顾小芳案例,思考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后怎么办呢?
3、求职权益保护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阅读课本,快速找到相关知识。
(1)政府部门保护(2)学校保护
(3)毕业生自我保护
教师:分组讨论小芳能采取哪些求职权益保护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简要小结,求职者不论采取什么方式来维权,都必须依法维权,而不能超过法律的界限。
过渡:如果劳动者遇到侵权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下一个知识--劳动过程权益保护。
二、劳动过程权益保护
经典案例探究:教材P120
设疑:劳动局的认定正确吗?
人民法院会作出怎样的判决,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教师活动:阅读课本找到相关知识。
1、劳动者的合法权利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法院判决的法律依据。
教师:阐述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经典案例分析:某大学10名学生集体到广西的一家民营企业做食品检验工作。当时该企业给学生的口头承诺是:月薪4000元,外加年终分红;工作满一年,分房;工作满三年,配车。所有人都认为这几个学生遇到了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这10人没有和该企业签订任何的书面合同,就去了广西。急匆匆的就签订了工作合同,一个月之后,所有人都大呼上当。他们的月薪确实是定在了4000元,但是在工作中他们经常违反合同上的“霸王条款”。例如,迟到一次罚款500元;在食堂吃饭,剩饭、剩菜罚款100元。结果,大家一个月工作下来,扣掉各种罚款,实际发到手里只有可怜的三四百元钱。学生集体反抗,说要辞职不干了,该企业拿出工作合同,要求每个学生交8000元的违约金,众学生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