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证据学第十二周司法证明的标准

证据学第十二周司法证明的标准


案例一
甲在公路上被一辆公共汽车撞伤,但收集各种证据仍不 能确认是哪一辆公共汽车。经调查,A公司的车辆在该 公路上的运营比例占总数的80%。 第一种处理结果:因不能确认是哪一辆公共汽车,故 驳回原告起诉 第二种处理结果:因A公司车辆撞伤受害人的可能性 (概率)占80%,故判决A公司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第三种处理结果:因在该公路上运营的车辆中,A公 司占80%,B公司占15%,C公司占5%,故判决三家公司 按上述比例分别承担相应责任
注意:超出合理怀疑虽然是一 个很高的证明标准,但并非要 求绝对肯定,连一点怀疑的影 子都没有。
(2)英美法系国家采纳辩方意见的证明标准 -----证据优势(或称盖然性占优势)。 “证据优势”,是指采纳一方证据后,裁定 该事实的存在比裁定该事实的不存在更为可 能。
2、大陆法系国家 (1)大陆法系国家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明标准 ----排除了任何疑问的内心确信(高度盖然性) 内心确信,是指法官在诉讼中,通过听取当 事人的举证、质证、辩论、查阅案卷、寻找 法律依据等活动,运用既有的法律知识,按 照一定的法律规则,对待证事实的证据采信、 法律适用、裁判调整等问题,在内心形成某 种确定且坚信的结论性意见,产生成竹在胸 的感觉。 是法官自由心证的结果。 是法官对案件问题的理性判断。


一、证明标准的概念(上)
1、证明标准
证明标准,是指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时证明应当达到的程度 和水平,是案件事实得以证明而对证据的质和量所提出的具体要 求。简言之,证明标准就是司法证明必须达到的程度和水平。
2、证明标准与证明任务、证明要求
在我国,就证明标准,存在过一些与之相类似的说法,如证明任
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
绝对真实,即司法证明所确认的案件事实完 全符合客观发生或存在的事实,是100%的真实。
相对真实,即司法证明所确认的案件事实只 是一定程度上符合客观发生或存在的事实,不是 100%的真实,可能只是90%、80%或51%的真实。
二、证明标准的性质 ——基本范畴(4)
形式真实与实质真实
案例二
甲在长期服用保健品之后,出现器官损害,但 因甲服用时间很长,而且服用了多家工厂生产 的保健品,所以无法查明到底是服用了哪家工 厂生产的保健品之后出现的器官损害。甲把这 些厂家一并起诉。 第一种处理结果:因不能确认甲是服用了哪家 工厂生产的保健品而致害,故驳回原告起诉 第二种处理结果:按照这些厂家所占的市场份 额决定各自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我国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证明标准是 “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实)、充 分”。
五、我国的证明标 准 ——缺陷及改革 方向 我国法定证明标准的缺陷及改革方向

我国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的法定证明标准是一致的,即 都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我国应当全面变革当前的法定证明标准一元化体系,实行法定 证明标准的多元化:(1)应当区分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 政诉讼的证明标准。(2)在刑事诉讼中,应当构建层次性的 证明标准,即随着诉讼阶段的推进而设置从低到高的证明标准。 (3)应当区分不同种类案件的证明标准。(4)应当明确在刑 事诉讼中,被告方承担说服性证明责任时的证明标准低于公诉 方证明被告人有罪应当达到的证明标准,可以表述为“优势证 据”。 Nhomakorabea
四、外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1、英美法系国家 (1)英美法系国家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明标准 ----排除合理怀疑(或称超出合理怀疑)。 何谓“合理怀疑”? 多数法官认为其不言自明,因而拒绝作出定义 有解释为:合理怀疑,就是指不是想象出来的 怀疑 有解释为:合理怀疑,就是那种能使一个谨慎 的人在作某件重要的事情之前产生迟疑的怀疑


三、证明标准的多元化(5) ——不同证明主体或对象的证明标准差异
不同证明主体证明标准的差异
在刑事诉讼中,证明主体不同,证明标准应当有所 不同。
不同证明对象证明标准的差异 证明的对象不同,证明标准也可以有所不同。一般 来说,实体法事实的证明标准要高于程序法事实的证 明标准;案件主要事实或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的证明标 准要高于案件次要事实的证明标准。
不同种类诉讼证明标准的差异

不同种类的诉讼活动可以适用不同的证 明标准。 一般来说,刑事案件有罪判决的证明标 准应该高于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

三、证明标准的多元化(3) ——不同种类案件证明标准的差异
不同种类案件证明标准的差异


案件的种类不同,适用的证明标准可以不同。
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应当高于非死刑案件的证明 标准 特殊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可以高于一般民事案件 的证明标准。
二、证明标准的性质 ——基本范畴(2) 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
客观真实,是指司法活动中人们对案件事实
的认识完全符合客观的实际情况,即符合客观标 准的真实。
法律真实,是指司法活动中人们对案件事实
的认识符合法律所规定或认可的事实,是法律意 义上的真实,是在具体案件中达到法律标准的真 实。
二、证明标准的性质 ——基本范畴(3)

三、证明标准的多元化(4) ——诉讼不同阶段证明标准的差异
诉讼不同阶段证明标准的差异
在刑事诉讼中极为突出:

立案侦查的证明标准应当低于逮捕的证明标准; 逮捕的证明标准应当低于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 的证明标准; 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应当低于提起 公诉的证明标准; 提起公诉的证明标准应当低于作出有罪判决的证 明标准。
疑罪从无,不仅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个别 保障,而且是对可能涉讼的每一位社会成员的普 遍保障,从而成为整个社会的保障。
三、证明标准的多元化(1) ——何为多元化?
所谓“多元化”标准,即指在一个国家 的诉讼活动中有多种证明标准,证明标准 可以根据案件性质的不同和诉讼阶段的不 同而有所区别。
三、证明标准的多元化(2) ——不同种类诉讼证明标准的差异
司法证明的结果应当是法律真实,法 律真实是司法证明活动必须达到的真实; 客观真实则是司法证明的目的,是司 法证明活动要追求的真实。 司法证明的标准不能是难以实现的客 观真实,而应是切实可行的法律真实。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1、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明标准:案件事 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具体是指:
a据以定案的证据具有关联性 b据以定案的证据具有可采性 c属于犯罪构成各要件的事实均有相应的证据 加以证明 d所有证据在总体上已足以对所要证明的案件 事实得出确定无疑的结论,排除了一切可能性
向,是带有一定理想色彩的目标;司法证明的标准则是就行为结 果而言的,是根据一定的价值理念和需要确定的,是法律认可的 具有现实性品格的衡量准则。
4、证明标准与证明责任
证明标准与证明责任关系密切,是法定证明责任的卸除标准。 证明标准是在证明责任的基础上才产生的概念,证明责任在诉讼
过程中演变到某个特定的时间点或状态点,便呈现出了证明标准 的诉讼价值。
第十章 证明的标准
[关键术语]
证明标准 证明目的 客观真实 法律真实 排除合理怀疑
优势证据
内心确信 证明标准的多元化
法律事实并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人为造 成的,一如人类学家所言,它们是根据证 据法则、法庭规则、判例汇编传统、辩护 技巧、法庭雄辩能力以及法律教育等诸如 此类的事务而构设出来的,总之是社会的 产物。
2、下列诉讼阶段的证明标准无须达到案件事 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立案:“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证明
标准是刑事诉讼中最低的证明标准。 逮捕:"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程序法事实,如回避、死刑停止执行、采取
强制措施等
3、我国对疑难刑事案件的处理


确立了“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 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 规定了疑难案件的具体处理程序
务、证明要求。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只要使用中不会造成误解和歧义,便不必过
分苛求字面含义与概念内涵的统一。人们的长期使用,已赋予了 证明要求、证明任务和证明标准相同的含义,故不需硬性区分。
一、证明标准的概念(下)
3、证明标准与证明目的
证明目的,是指证明主体追求的目标,是司法证明活动的标的。 司法证明的目的是就行为过程而言,体现了证明活动的追求和方
———(美国学者)吉尔兹

1996年,被告人甲与被害人丁之间发生债务纠纷,此后丁多次向甲追 讨欠款,甲遂对丁产生怨恨,与同案人乙、丙商定杀死丁,并各自准 备作案工具。1998年8月4日下午6时,乙携带手枪1支,丙携带铁水管1 根,先在某堤坝上埋伏;甲也携带1支手枪,以还钱为名将丁骗至该地 点。丙持铁水管殴打丁,甲与乙各持手枪向丁的头、腹、胸部射击。 随后,甲等3人劫取丁的财物逃离现场。后丁经医治无效死亡。 公诉机关举出的证据主要包括:第一,三名目击证人能够证明案发的 时间、犯罪嫌疑人人数、枪声的次数等,基本吻合;第二,现场勘查 笔录和现场照片;第三,现场遗留物及被告人丙对遗留物的签认;第 四,被害人临终陈述,指出是甲以及两个不认识的男青年用枪打他; 第五,法医关于被害人死亡原因的鉴定结论;第六,被告人的供述。 一审法院根据以上证据判处被告人甲死缓,乙无期徒刑,丙有期徒刑 15年。后三人同时上诉,省高院发回重审,原审法院再次作出一审判 决,分别判处被告人甲、乙、丙无罪。
(2)德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明标准: ----信服,即法官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完 全确信。 (3)日本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明标准: 高度盖然性 超越合理怀疑

五、我国的证明标 ——民诉的证明 标准
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1.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2.优势证据

五、我国的证明标 ——行诉的证明 标准
实质真实,是指证明活动的结果在实质上符合 客观真实,是实质内容的真实。 形式真实,是指证明活动的过程和形式符合证 明规律的要求,是形式所表见的真实。诉讼活动 中,司法证明的形式真实通常表现为程序的正当 与合理,因此又可称为程序真实,或程序意义上 的真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