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牙周病的检查与诊断

牙周病的检查与诊断


牙周探诊
根面情况的探查 •牙根面龈下牙石分布及 其量的多少 •根面有无龋坏 •根面形态 •根面粗糙度
三、牙周袋探诊
▪ 1.工具:牙周探针。其顶端为钝头,顶端 直径约0.5mm,探针上有刻度。
牙周探诊
正常龈沟平均深度:1.8 mm 临床探诊深度 <3mm
பைடு நூலகம்
牙周探诊方法(牙周探针)
1.握持探针的方法:改良握笔式 2.支点:口内支点,也可口外 3.探诊力量:20-25g 4.探入方向:平行牙体长轴,紧贴牙面,
第二节 牙周组织检查
2. 简化口腔卫生指数 (simplified oral
hygiene index,OHIS) :包括软垢指数 (debris index,DI) 和牙石指数 (calculus index, CI)两部分,对评 价口腔卫生状况较 为客观、简便、快 速且重复性好。
简化口腔卫生指数(simplified oral hygiene index, OHI-S) Green和Vermillion l960年
四、附着水平检查:
▪ 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测量袋 底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的距离。测量时分 步进行。
牙周探诊
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 附着水平(attachment level,AL) 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 AL) ▪ 是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结果 ▪ 是区别牙龈炎和牙周炎的一个重要标志
牙周探诊
根分叉病变的检查
0.1mm处 ▪ 牙周炎:探针穿过结合上皮进入结缔组
织,止于健康结缔组织冠方
临床探诊深度超过组织学上袋底的位置
牙周探诊
探诊深度与炎症的关系
牙周探诊
影响探诊准确性的因素 探诊力量 探入角度 探针的粗细及形状 探针的精确度 牙石的阻挡 牙龈炎症程度
▪ 3.探查的内容及结果
▪ 探诊深度:测量袋底至龈缘的距离, 即为探诊深度,以mm为单位记录。
避开牙石 5.探针的移动:提插式移动 6.邻面的探查:紧贴接触区,探针稍倾
斜探入接触点下方龈谷处 7.探诊顺序
牙周探诊
牙周探诊: 部位 方法 支点 力度 顺序
牙周探诊
探诊深度 (probing depth, PD) ▪ 袋(沟)底至龈缘的距离 ▪ 健康状态:探针进入结合上皮1/2-2/3
深 ▪ 牙龈炎:探针止于结合上皮最根方的
7
第二节 牙周组织检查
一、口腔卫生状况: 1. 菌斑检查
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反映菌斑 程度和范围的观察指标,用目测或菌斑显 示剂来检查。
2020/10/4
8
菌斑 plaque
2020/10/4
9
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Silnees1964年
Turesky-Glickman 改良的Quigley 菌斑指数
▪ 每个牙记录六个部位:颊侧近中、中 央、远中及舌侧近中、中央、远中位点。 也可根据条件和需要,只记录每个牙最探 的位点。
▪ 4.牙周袋的检查目的:
▪ A.牙周袋的深度,袋的形态和范围、根 分叉有无受累 B.龈下牙石的多少及分布 C.有无根面龋 D.探诊出血情况及脓性分泌物
▪ 5.牙周袋的检查应注意以下几点 A.支点要稳,探针要紧贴牙面; B.用力要适当;不能引起疼痛和损伤 C.探针要与牙体长轴一致,检查邻面牙周 袋时,牙周探针靠着接触点。 D.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每个牙测定6个点
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
2020/10/4
1
▪ 掌握:
▪ 病史收集、口腔卫生和牙龈状况、牙周 袋、附着水平、牙松动度、根分叉的检查 方法,能正确判别牙周组织的X线正常和异 常组织像。
▪ 能阐述反应炎症程度及牙石菌斑量的牙周 临床指数
▪ 能正确记录牙周病历。
牙周病的诊断应考虑下列问题: 1. 牙周病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 2. 导致菌斑聚集的因素 3. 是否有全身性因素参与 4. 有无合创伤的证据
▪ 包括软垢指数(Debris index DI) 和牙石指 数(calculus index,CI)。在应用此指数 时,将牙面至切缘三等分,只检查6个牙 面:16、11、26、和31的唇颊面,及36、 46的舌面,用这6个牙面代表全口情况。每 个牙面软垢或牙石记分总和除以受检牙 面,即为该个体的软垢或牙石指数分值 。
第一节 病史收集
▪ 一、系统病史:
1. 了解病人的精神状态、性格特征、就医态度等 2. 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是否是系统疾病的口腔表现 2. 系统疾病是否影响牙周组织对局部刺激的反
应 3. 是否存在牙周治疗或用药时需特别注意的系
统疾病
2020/10/4
4
3、系统病史应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是否患任何系统性疾病?采取了哪些治疗措 施? 是否有先心、风心、高血压、糖尿病、肝、 肾病史 是否有易出血倾向? 有无过敏史或易感染史? 是否有职业病史? 是否有嗜酒、吸烟等不良嗜好? 女性还应包括月经史、是否怀孕等
2020/10/4
6
第一节 病史收集
二、口腔病史:口腔其他疾病 三、牙周病史:
1. 主诉:如牙龈出血、牙周脓肿、牙齿松动等 2. 发病的时间、可能的原因、主要症状和治疗
的经过,以及过去有关该病的发生情况 3. 口腔卫生习惯 4. 注意是否存在急性牙周脓肿,逆行性牙髓炎
等需急诊处理的病症
2020/10/4
后有无出血,记为阴阳性
第二节 牙周组织检查
2、牙龈色泽的变化:
1)吸烟 2)金属线 3)牙龈黑色素沉着 4)白色病损
3、牙龈的剥脱性变化:见于糜烂型扁平苔 癣、天疱疮等
铋线
黑色素沉积
白斑
第二节 牙周组织检查
牙周探诊
牙周探诊是最重要的牙周检查方法 探诊内容 •探诊深度,牙周袋的位置,范围,形态 •附着水平:反映牙周组织破坏程度 •探诊后出血:反映牙周组织炎症程度 •龈下牙石 •根分叉病变
3、V-M牙石评估法
第二节 牙周组织检查
二、牙龈情况: 1、牙龈炎症状况:牙龈的颜色、形态、质地
和出血情况
1)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 2)龈沟出血指数( bleeding index,BI):探诊后
无出血情况 3)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探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