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强化训练及答案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强化训练及答案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强化训练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注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端详.(xiáng)叱咤.(chà) 商酌.(zhuó) 飞皇腾达B.譬.(bì)如阔绰.(chuò) 妥帖.(tiē) 不可明状C.魁梧.(wú)侥.幸(jiǎo) 装潢.(huáng) 屏气凝神D.张皇.(huáng) 恭维.(wěi)濒.(bīn)临与日具增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魁梧呼哨芒刺在背不依不挠B.旗帜洋溢笔墨纸砚断璧残垣C.隐匿荒唐望眼欲穿不屑置辩D.荣膺惋惜无原无故拳打脚踢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楼房倒塌已过去了三个小时,在扣人心弦....的等待中,这个受伤严重的老人终于被消防队员救了出来。

B.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国的长期战略,也是优先对外发展的方向。

C.虽说人间四月芳菲尽,但绕城而流的锦江河水面如镜,碧波荡漾,清风习习,两岸垂柳楚楚动人....,令人陶醉。

D.铜仁市公安局组织万山区、松桃自治县、江口县公安机关开展扫黑除恶集中收网行动,让黑恶分子无地自容....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有守住底线,相关互联网企业就能把握好科技创新的风口,站在社会发展的潮头。

B.央视推出的《朗读者》《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以及《信·中国》等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均获得不错反响。

C.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影响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

D.中国去年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递交的专利、商标和工业设计申请达110万份,而美国仅有58.9万份,几乎比中国少了一倍。

5、对下面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反复) B.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拟人)C.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槲树生意盎然,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

(比喻)D.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排比)6、将下面5 个句子重新排序填入横线中,顺序恰当的一项是()下雪吧,下雪吧。

大雪是老天爷手里的抹布,它一会儿就能把天空擦得瓦蓝锃亮。

①空中烟尘弥漫,人们咳声不绝;仰望天空,立刻有一粒微尘落入眼内。

②在这个干燥的、裸露着泥土的冬天里,人们不由得去追寻根底。

③只有雪才可以擦掉这么多的尘埃,而我们拿出家中千万片抹布也做不到。

④不错,现代科学已经告诉了大家,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制的开发,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毁掉了正常的自然循环。

⑤因此我们要忍耐一个又一个无雪的冬天。

A.②④⑤①③ B.②④①③⑤ C.④①②③⑤ D.①③⑤④②7、默写。

(任选6句)(1)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2)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5)________,人迹板桥霜。

(温庭《商山早行》)(6)但愿人长久,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7)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8)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做·秋思》)二、文言文阅读。

(15分)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2)河曲智叟亡.以应亡:(3)甚矣,汝之不惠.惠: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1.(1)将近,将要(2)通“无”,没有(3)通“慧”,聪明2.(1)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2) 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3.D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故乡的小镇①我常去江南,熟悉“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小镇;我作客中原,领略过“驴马满街转”的山区小镇;我远游云南边陲,欣赏过芭蕉树掩映竹楼的傣家小镇……然而,最让我留恋的还是古典淳朴的故乡小镇。

②故乡小镇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

古时候,这里梓树成林,绿遍乡野,因此,人们把她取名为“林梓”。

早先,古镇就一条窄窄的石街,不到一里长。

两边是一些木拼门的各式店铺,一家挨一家,鳞次栉比,店堂正门大多贴有“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九江”的红纸对联。

店门两边的墙砖早已被岁月的风霜剥蚀成一幅零乱的画。

镇西头是一座石桥,通扬运河从桥下浩荡北流。

清澈的河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小镇人。

③晨曦初露,四乡八村的农民便头顶晓星残月,肩挑手提,来小镇赶集。

人们的木屐踩在苔痕斑驳的青石板街上,叮咚作响,似一支悦耳的晨曲,唤醒了酣睡中的小镇。

此时早起的商家已卸下门板开始招揽顾客。

蒸笼上的包子热气腾腾,烧饼店里的油香弥散在空中。

张婶的小吃摊前是最热闹的,一条旧长桌临街搁着,四周是几张板凳。

一只用油桶改制成的炉子成天燃烧着,大铁锅里的水翻滚着冒着阵阵热气,花上一元钱就可以喝到一碗又嫩又香的豆腐脑儿,上面必定漂着青绿的葱花。

镇上的潮糕店小有名气,用本地产的糯米磨成米粉制成的潮糕,清香四溢,甜美可口,独具风味。

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此下驾,品尝潮糕后大加赞赏,从此林梓潮糕名声大振,流传至今。

店铺里的老师傅边做边卖,生意十分红火。

④到了早晨,集市上人头攒动,男女老少,或蹲或站,一脸憨厚相,一身土布衣。

他们虽也讨价还价,但决不缺斤少两。

地摊上农副产品应有尽有。

青菜、包菜、蒜葱还闪着亮晶晶的晨露;盆里鲢鱼、鲫鱼时而摆尾游弋,时而又蹦又跳;大公鸡、小鸭子在买卖人的手中扑腾着、挣扎着……日头渐高,赶集的人陆续散去。

此时,高出屋顶被熏得乌黑的烟囱,冒出了丝丝缕缕的炊烟。

⑤夜晚,小镇是静谧的。

只有镇公所门楼下挂着的两盏大红灯笼,映出一团橘红的亮色,给小镇的夜平添了一份朦胧的诗意。

⑥光阴荏苒,而今,故乡的小镇旧貌换新颜。

狭窄的石街不见了,一条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从镇口一直延伸向县城;低矮破旧的平房也被一幢幢或古典或洋气的高楼大厦取而代之。

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有恍如在繁华城市的感觉。

透过飞檐亭阁,雕梁画栋,同样能感到现代生活跳动的脉搏。

(有删改)1.文章题目为“故乡的小镇”,开篇却写到了“水乡小镇”、“山区小镇”、“傣家小镇”,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文章第①段中说“最让我留恋的还是古典淳朴的故乡小镇”,请结合文章具体说说“我”留恋小镇的什么。

3.结合上下文,请赏析第②段中的划线句。

店门两边的墙砖早已被岁月的风霜剥蚀成一幅零乱的画。

4.文章第③段划线句详细描写了张婶小吃摊的场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5.本文与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都以回忆家乡为题材,阅读下面文字,说说两位作者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

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跟下。

今年岁逢丙子,是我的本命年,六十“高龄”回忆往事,颇有返老还童之感。

(摘自《本命年的回想》)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万事严中取王晓河①天下事,做于细,成于严。

严实,严整,有条不紊,踏踏实实,必然敦实过硬;严苛,严毅,艰苦卓绝,严厉刚毅,必然出彩出色;严慎,严敏,胆大心细,坚持不懈,必然大有作为。

②纵观天下,各行各业各色人等,持“严”则成功,持“严”则卓越。

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回忆在富连成科班的七年学徒生活,简直就是“七年大狱”。

七年中,他回家的时间加起来不过十天。

七年科班受的苦,谭元寿不但无怨无悔,反觉受益匪浅。

国学大师陈寅恪自登上清华的讲台开始,一直到西南联大和中山大学执教,都奉行“三不讲”主义:“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不讲。

”因为这个严格的标准,有人称他为“活字典”,有人称他是“教授的教授”。

③“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李雪健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在演戏上孜孜不倦地追求新高度,他始终追求的是:做有“情怀”的演员,用“准”来衡量表演。

每一次,他都把饰演的角色当成一种生命体验来对待。

他曾患癌症,治病放疗期间“自己就是被摔烂了的那条鱼,生不如死”。

很多人当时都认为他百分之八九十不可能再拍戏了,但他坚强地挺了过来,还说“要一直演下去,直到演不动为止”。

为表演“准”,他用保持饥饿来塑造角色,从饰演《焦裕禄》到《杨善洲》,年轻体壮的李雪健不够瘦,“就只能干饿,每天一碗白菜汤,主是两片豆腐、一片白菜,太饿了就嗑嗑瓜子儿”。

以“严”求“准”,两个人物都演得栩栩如生,大获成功,两部电影也成了李雪健演艺生涯的两座丰碑。

④严,不是一时严,也不是一事严,而是要严在全过程。

侯宝林曾跟宋世雄讲,成功、成名之前,还有两个“cheng”:一个是程,一个是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