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隔离式减振垫浮置道床施工方案

隔离式减振垫浮置道床施工方案

合肥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正线轨道铺设I标隔离式减振垫浮置道床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正线轨道铺设I标项目经理部二○一五年四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述 (1)三. 适用范围 (2)四. 道床结构说明 (2)五.施工工艺 (3)六. 施工人员、机械配置 (3)6.1施工人员配置 (3)6.2施工设备、工具配置 (4)七.隔离式减振垫道床施工方案 (5)7.1隧道底板处理 (5)7.2基标测设 (5)7.3基底钢筋加工绑扎 (6)7.4基底水沟模板安装 (6)7.5基底混凝土施工 (7)7.6减振垫铺设 (7)7.7轨排架设及几何尺寸调整 (9)7.8道床板钢筋绑扎 (10)7.9道床混凝土浇筑 (10)7.10填缝胶封边 (11)八.施工注意事项 (11)九.施工保证措施 (12)9.1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2)9.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2)9.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4)隔离式减振垫浮置道床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正线轨道设计总说明》;(2)《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隔离式减振垫浮置道床设计图》;(3)《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049-2009);(4)《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8)《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9)《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维修方法》(TB2098-2007);(10)我单位参与其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积累的施工经验。

二.工程概述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是合肥市轨道交通网中南北向骨干线路,快速联系老城区与滨湖新区,途径新站区、老城区、青年路片区、葛大店片区、高铁站片区、滨湖新区等城市重要发展区域。

本工程从合肥站至徽州大道站,线路长约24.54km(铺轨起点里程K4+346.324,铺轨终点里程K28+889.032),全部为地下线,一期工程共设车站23座。

新建一座车辆段(滨湖车辆段)和一座停车场(大连路停车场)。

1号线一、二期正线轨道铺设范围为:正线K4+346.324~K28+889.032、配线、大连路停车场及出入场线、滨湖车辆段出入线及U型槽部分的车辆走行轨道系统。

以上轨道铺设工程划分为两个施工标段,其中铺轨Ⅰ标为合肥站~大连路站(不含大连路站)(K4+346.324~K16+712.102)区段正线及配线。

铺轨总长度单线24.274km,其中地下线一般段15.745单线公里,地下减振段5.529单线公里,橡胶隔振垫道床0.6km,钢弹簧浮置板道床2.4km,还包含15单开道岔(其中一组为浮置板道岔)及一组交叉渡线的铺设及标段内的线路附属工程施工。

三.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合肥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正线铺轨I 标太湖路站至水阳江路站区间(K11+050-K11+350)段左右线共600米隔离式减振垫浮置道床施工。

四. 道床结构说明隔离式减振垫道床主要由基底层、道床板、减振垫、钢轨及扣件等组成,轨道结构高度为740mm,道床面应低于承轨台面30mm。

道床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40级。

纵向钢筋、横向钢筋及架立筋均为HRB400级,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35mm。

道床采用基底中心水沟作为主排水方式,道床排水沟为辅排水方式;基底设置300mm宽、100mm 深的中心水沟。

道床伸缩缝设置原则:基底每隔11.9m设置一处伸缩缝,道床板标准分块为5.95m,伸缩缝宽20mm,采用沥青模板填塞,顶面采用沥青麻筋封顶作防水处理。

隔离式减振垫与普通道床衔接处需要做刚度过渡处理,过渡段设置在减振垫道床范围内,长度一般为三块道床板,共17.85m。

直线地段道床板顶面两枕中部设置为平坡,轨枕内侧边沿向水沟方向设置 2.5%的横坡,曲线地段两道床排水沟之间部分为单面坡,其余部分向道床排水沟设 2.5%横向排水沟。

隔离式减振垫浮置道床采用的是短轨枕,轨枕间距由设计单位根据线路的特点确定。

五.施工工艺隔离式减振垫浮置道床施工工艺流程图六. 施工人员、机械配置6.1施工人员配置施工工序劳动力配置表如下:表1.工序劳动力配置表6.2施工设备、工具配置施工设备、工具配置表如下:表2.主要机械设备表七.隔离式减振垫道床施工方案7.1隧道底板处理施工前,先对隧道底板的杂物进行清理,对清理的垃圾要及时装袋运走。

必要时需要用高压水枪和空压机进行冲洗、清理,必须确保底板干净、干燥。

7.2基标测设基标测设包含轨道基础控制网的CPⅢ控制点测设、加密辅助基标测设及基底标高控制点的测设。

首先对土建单位移交的桩位进行复测,复测结果报监理单位及业主审批合格后,方可进行CPⅢ控制点布设。

控制点的布设引进高速铁路客运专线CPⅢ控制网测量技术,CPⅢ控制网测量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精密导线点和高程控制点复测;CPⅢ控制点布点与埋设;CP Ⅲ控制网平面、高程测量。

为了保证观测精度,CPⅢ控制点布设间距不应过大,间距在一般30~60m为宜,控制桩埋设高度为距轨面高1.3m位置。

CPⅢ控制点应成对布设,同一点对里程误差不超过3m,埋设于隧道侧墙及车站立柱上。

CPⅢ点(预埋件)埋设应采用品质良好的锚固剂或者植筋胶等进行固定,以确保其稳固性。

CPⅢ点附近应有醒目的警示标识,以防止其受到破坏。

轨道铺设前,应进行加密辅助基标的布置,加密基标设置在左线左侧,右线右侧,距线路中心1.4m,直线段每6m设置一个,曲线上每5m设置一个,加密基标采用直径14mm钢筋头制作,顶部刻十字丝。

基底标高控制点采用钢筋桩位控制,根据铺轨综合图提供的轨面高程和道床结构高度反算找平后基底面的高程h1,在结构底板上植入钢筋间距纵向为2.5m,横向为1.2m,然后测量钢筋顶面高程h2,钢筋采用HRB400直径12mm。

从钢筋桩顶面下返(h2-h1)的高度位置即为找平后的基底面。

7.3基底钢筋加工绑扎基底纵向钢筋为直径16mmHRB400螺纹钢,横向钢筋(或箍筋)为直径12mm的HRB400螺纹钢。

钢筋采用在钢筋加工棚集中下料、加工,现场焊接、绑扎成型的作业方式,纵向钢筋按普通道床块长度配料,横向钢筋(或箍筋)根据图纸形状、尺寸进行加工。

钢筋经轨道车倒运至施工地点,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散布、调整间距、焊接、绑扎。

每个基底单元内的纵向钢筋的焊接搭接长度双面焊不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单面焊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2倍,焊缝高度不小于6mm。

钢筋保护层要满足35mm的厚度要求。

7.4基底水沟模板安装因基底为平基底,故本方案采用控制中心水沟模板高程来控制基底抹面高度。

模板安装方法如下:先测量出中桩的高程,再根据铺轨综合图算出中桩对应里程处线路中心线设计高程,结合道床结构高度的相关参数推算出中桩至水沟底的高差h;以中桩为基点,在中桩左右侧150mm处各植入1根约300mm长的直径14mm的螺纹钢筋(植入深度5-8cm,必须保证植入的钢筋竖直,不得歪斜、松动),再根据中桩至水沟底的高差焊接横向模板支架。

模板采用规格为100mm*50mm*5mm的钢模。

安装前,模板必须涂油,并做好模板与模板间的连接措施;安装时,模板要确保牢固,接头处要平顺,不能出现错牙。

基底中心水沟模板安装图7.5基底混凝土施工基底要设置伸缩缝,设置原则和普通道床相同。

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模板的牢固性再次检查,并要对加密基标做好保护措施。

混凝土浇筑时,要严格控制抹面,抹面高度与模板顶面平齐,施工时可先用2m 长的铝合金刮尺将砼面刮至与模板顶面等高再进行收光。

混凝土终凝前,严禁在基底面施工,必须保持基底面平整,基底表面平整度要求5mm/m。

基础施工完毕后,会同监理对基础进行表面平整度、标高和宽度检查、验收,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后,进行减振垫铺设。

7.6减振垫铺设待基底达到强度后进行水沟上方钢丝筛网的铺设,钢丝筛网宽度为400mm,厚度不小于2mm,筛网下设长400mm的Ø12HRB400钢筋,钢筋间距150mm,每根钢筋与筛网之间采用2道钢丝穿孔绑扎,筛网及下方钢筋与水沟两侧基底面之间搭接宽度每侧不小于50mm。

钢丝筛网铺设完成后,需将基底清理干净,方可铺设减振垫。

减振垫铺设方法:先对基底横断面宽度进行测量,再进行减振垫切割下料,要求切割完的减振垫边角平直,以保证铺设后整体美观。

减振垫切割采用厂家专用割刀,并由厂家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施工。

减振垫铺设采用横铺方式(垂直于线路方向铺设),减振垫间衔接的缝隙宽度小于等于10mm(图1),采用专用搭接条覆盖减振垫缝隙,然后用三排铆钉固定减振垫(图2、图3、图4、图5)。

图1图2 图3图4 图5隔离式减振垫浮置道床与普通整体道床衔接处,应考虑刚度过渡段的设置,过渡段设置在减振垫道床范围内,长度一般为三块道床板,共17.85m,采用静力地基模量为0.025~0.035N/mm³的减振垫(非过渡段采用地基模量为0.016~0.022N/mm³的减振垫)。

在与普通道床分界处减振垫应上卷至道床顶面以下30mm处,并用“Z”字型封条封边(图6)。

图67.7轨排架设及几何尺寸调整轨排在基地组装,其生产标准由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生产完成的轨排由轨道车运至施工现场,经铺轨吊吊装至铺设部位后,安装轨排支撑架,本标段减振垫道床在直线段,轨排支撑架按3m间距设置,为防止减振垫局部受力,在支撑架螺杆竖立位置减振垫要开孔,使螺杆与结构底板接触,在混凝土建筑前做好开孔部位的密封措施即可。

轨道几何尺寸调整以加密基标为控制点,利用直角道尺将轨排的高度和方向进行调整,利用轨距尺将轨排的轨距和水平进行控制,使轨道几何尺寸初步满足要求,待所有工序完成后,在混凝土浇筑前利用轨检小车精调,确保混凝土浇筑前的轨道几何尺寸各项指标都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7.8道床板钢筋绑扎道床板设上、下两层钢筋,纵向钢筋为Ø16的HRB400螺纹钢,横向钢筋及架立筋为Ø12的HRB400螺纹钢,迷流钢筋采用Ø16的HRB400螺纹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5mm。

钢筋采用在钢筋加工棚集中下料、加工,施工现场焊接、绑扎成型的作业方式。

纵向钢筋按道床板块长度配料,横向钢筋(或架立筋)根据图纸形状、尺寸进行加工,然后进行分类堆码。

钢筋经轨道车倒运至施工地点,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散布、调整间距、焊接、绑扎。

每个道床板块内的纵向钢筋有搭接的地方必须采用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