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常识
元曲常识
明人王世贞《曲藻序》: 曲者,词之变,自金,元入主中国,所用胡乐,嘈杂 凄紧,缓急之间,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
1
什么是元曲?
• 元曲是元代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歌体裁. 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是元 代文学主体.
• 元曲有大概念和小概念之别: • 大概念的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散曲又包
括套数(散套)和小令。散曲相当于元杂剧 的一折,但无宾白科介,即一套曲子组成的 清唱。
• 小概念的元曲是小令,小令即单只曲子,我 们平常所讲的元曲指的就是小令。
2
什么是曲牌?
• 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 • 如《点绛唇》、《山坡羊》等。总数很多,元
代北曲共335个,每一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 、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法、平 仄等. • 曲因是配合音乐的长短调,不论散曲或戏曲, 其曲子前一般都标明宫调和曲牌名,且每种曲 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 。
3
什么是宫调?
• 古代的音乐把调称为宫调,只要是乐曲, 均是由若干音所组成,五音或七音,归纳 其音列就叫调式。
• 六宫:仙吕、南吕、黄钟、中吕、正宫、 道宫。 十二调:羽调、大石、小石、般涉、商角、 高平、揭指、商调、角调、越调、双调、 宫调。
4
元曲的产生与发展
•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 • 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
“村坊小调”。 •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
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 袤地区流传开来。
5
元曲四大悲剧:
• 《窦娥冤》关汉卿 • 《汉宫秋》马致远 • 《赵氏孤儿》纪君祥 • 《梧桐雨》白朴
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