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消毒效果监测

医院消毒效果监测


1.1 采样时间
▪ 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 活动前;
▪ 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
1.2 布点方法
▪ 采用沉降法:沉降法:沉降法称平板暴露法。用培
养皿在空气中暴露采样,盖好培养皿后经过培养得出的菌 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成单位的数量,代表空气中可以沉降下来的细菌数 (cfu/皿)。
▪ 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 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
院感科
2016年3月
医院感染 综合性监测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环境卫生学监测
细菌耐药性监测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空气



物体表面


医护人员手


灭菌后物品


使用中的消毒剂及灭菌剂
监 测 流 程
医院环境分类
Ⅰ 类:层流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Ⅱ 类:非洁净手术室;产房;导管室;血液病病区、烧伤
1.5 注意事项
消毒前,关好门、窗;消毒机、空调停止至 少10分钟方可采样。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 静止10分钟进行采样。
二、物体表面采样
▪ 医院物体表面采样的对象:一切与医疗活动相关 的物体表面均可以作为采样的对象:治疗台,治 疗车,器械车、器械台、麻醉机、新生儿暖箱、 诊疗仪器,床头柜、床尾桌、监护仪按钮、诊疗 仪器操作把手、血压计袖带 、听诊器、床栏、床 栏按钮、遥控器、门把手、电脑键盘、鼠标,电 话机、病历夹等。
暴发流行:未洗手时采样, 当发生医院感 染暴发流行时,怀疑与医务人员的手 污染相关时,应及时采样。
▪ 采样面积及方法
▪ 棉拭子法采样方法: 被检人五指并拢 ,用浸有无菌磷酸盐缓(0.03mol/L) 或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双手 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 (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 2 ),并随 之转动采样棉试子,剪去手接触部位 ,将棉试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 管内送检。若手上有消毒剂残留时, 采样液应含相应的中和剂。
▪ 采样时间 ▪ 常规: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 ▪ 暴发流行:未处理表面,随机采样 ▪ 采样面积: 常规: < 100cm 2 , 全部表面;≥100 cm 2
,取100 cm 2 ▪ 暴发流行: 不限,尽可能多采
采样方法
5cm × 5cm灭菌规格板 放在被检物体表面 用蘸有生理盐水的棉拭子1支 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擦5次 并随之转动棉拭子 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面积 被采样表面≥100cm2,取100cm2 剪去手接触部分 将棉拭子投入装有10ml无菌检测用洗脱液的试管中送检 门把手等小型物体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表面采样
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
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 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具 有持续抗菌活性。
▪ 手采样时间
常规:洗手后从事诊疗前(在接触病人 、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病房等保护性隔病区;新生儿室;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灭菌区和无菌
物品存放区;血液透析室;其他普通住院病区。 Ⅳ 类: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感染性疾病
科门诊和病房。
物品准备
▪ 直径9cm的无菌培养皿 ▪ 胶布 ▪ 记号笔
▪ 1、非洁净场所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合格标准
、Ⅱ类区域: 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 Ⅲ类区域: 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 Ⅳ类区域: 细菌菌落总数≤15cfu/cm2 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Ⅱ类区域: 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 Ⅲ 、 Ⅳ类区域: 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
三、医务人员手采集及检测方法
手卫生: 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 医务人员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
适用范围
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 、分支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凡 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 ,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 消毒。
紫外线辐照能量低 ,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 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 外线下。
用紫外线消毒纸张 、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长 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 紫外线消毒要求
▪ 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 ,故应经常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 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 度降低到 70 μ W / cm 2的时间 ( 功率 ≥30W) 的灯,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 70 % ( 功率<30W) 的时间,应不低于 1000h 。
▪ 室内面积>30 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 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处。
1.2 布点方法
室内面积>30m2。
室内面积 ≤30m2
1.3 采样方法
▪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cm)放置各采样 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 将平皿盖打开, 扣放于平板边沿 ,暴露 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 . 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的判断标准: 卫生手消毒 :监 测的细 菌菌落总数应≤10cfu/㎝ 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 2
▪ 采样及检测原则: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 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h,若样品保存于 4℃冰箱, 存放时间不得超过4h。
四、紫外线监测
(室)、产房、新
治疗室、注射室、换药
生儿室、烧伤病房、 果
重症监护病房等空
气中的细菌菌落总
数≤4cfu/

(15min·直径9cm平
室、输血科、消毒供应 中心、血液透析中心 (室)、急诊室、化验 室、各类普通病室、感 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 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皿)

≤4cfu/(5min·直径 9cm平皿)。
Ⅱ类环境 15min Ⅲ、 Ⅳ类环境 5min
手臂越过平皿×

皿盖朝上×

放培养皿时从里到外, 收培养皿时从外到里。
平板收好后, 在盖上注明 “内、中、外” 及科室,五点 布点的标“东、 南、西、北、 中”
1.4 结果判定
▪ Ⅱ类环境:
非洁净手术部
Ⅲ、Ⅳ类环境: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 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