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7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8年9月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7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7 年学院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国务院深化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及兰州大学“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这一办学理念为方向,围绕“双一流”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更新医学学科人才培养理念,凝练培养目标,改善教学条件,培养优秀师资,进一步理顺了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临床医学教学管理,提升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严格遵照学校的部署、安排,顾全大局,克服困难,保证了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过渡与实施。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1.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本专业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岗位胜任能力的创新型专业医学人才。
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素养、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的毕业生。
具有医疗、教学和科研的岗位胜任能力、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后能够在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医学院校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2.临床医学(农村订单定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需要的,面向甘肃省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岗位胜任能力的从事全科医疗卫生服务的医学人才。
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较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毕业生。
具备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一般急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
毕业后能够在甘肃省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全科医疗卫生服务工作。
3.麻醉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本专业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岗位胜任能力的创新型专业麻醉学人才。
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素养、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较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麻醉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毕业生。
具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后能够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麻醉科、急诊科、急救中心、重症监测治疗病房(ICU)、药物依赖戒断及疼痛诊治等领域从事临床麻醉、急救和复苏、术后监测、生理机能调控等方面的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后从事医学科研工作。
4.医学影像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本专业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岗位胜任能力的创新型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
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素养、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毕业生。
具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后能够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和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工作,或进一步深造从事医学科研工作。
5.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本专业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的高端医学检验人才。
其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较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现在仪器设备及先进医学检验技术,具备初步现代医学检验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后能够在各级医院、医疗保健机构、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血站、检验检疫等部门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卫生检验工作,或进一步深造从事医学科研工作。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学院现有 5 个本科专业,分别为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农村订单定向、麻醉学、医学影像、医学检验。
其中医学检验专业学制四年,其余学制均为五年。
(三)在校学生情况2017年第一临床医学院有2013级、2014级、2015级、2016级、2017级共5个年级(临床医学、临床医学订单定向、麻醉学、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学生共1912人。
其中:临床医学1131人、临床医学农村订单定向生594人、麻醉学专业64人、医学影像专业67人、医学检验专业56人。
2017 年学生在校情况501001502002503003504002017 年学生在校情况二、学院师资与教学条件(一)师资数量及结构2017 年参与授课教师 637 人,教辅和管理人员 27 人。
全年参与授课的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 120 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 176 人,讲师、中级职称 253 人,初级职称 87 人。
(二)教学基本条件学院现有教研室:内科学教研室、外科学教研室、妇产科学教研室、儿科学教研室、中医学教研室、传染病学教研室、神经病学教研室、皮肤性病学教研室、眼科学教研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研室、临床护理学教研室、医学影像学教研室、核医学教研室、超声诊断学教研室、检体诊断学教研室、实验诊断学教研室、麻醉学教研室、人文医学教研室、急诊医学教研室、口腔医学教研室。
共 20 个。
2017 年,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1028 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4510 元。
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46 万元。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一)2017 年承担的教学任务2017 年度学院共开设 278 门次课程,其中理论课 177 门次,见习(实验)课101 门次。
开设选修课 26 门次。
2017 年度学院共完成本科生理论授课 4806 学时,见习(实验)授课 3183学时,临床实习带教 22248 学时,总计 30327 学时。
临床技能培训课 972 学时,培训学生 10000 余人次,进行各类考核 1000 人次。
2017 年度学院完成了 397 名毕业生的毕业前清考、毕业考试、毕业资格审核、毕业成绩及学分的审核、毕业证及学位证的发放、毕业生成绩单的归档; 2017 年度学院完成了全学院 2279 名学生的春季、秋季两学期的开学注册及学费催缴、四六级考试报名及成绩单发放,完成了 2016 年度教学档案的归档。
(二)推进教学改革1.推进双语教学工作为全面提高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做好第一临床医学院来华留学生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培养工作,建立和培养一支英语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学院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实行中英文双语授课,今后着重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2.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完善教学督导制度,聘用资深专家教师对现场教学过程的督查,了解临床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并加以反馈;学院通过督导意见的反馈及改进,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主管院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研室主任每学期深入课堂听课并填写《兰州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教务处于每学期末针对各个教研室给予听课反馈情况表,各教研室根据反馈提交整改意见,并于下一学期检查整改情况,形成了一个“闭环式”的质控体系。
3.实行见习脱产带教,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克服示教室场地、带教教师不足的困难,对见习带教全面实行小班授课,解决了课程班学生规模过大、秩序混乱的难题。
开始实行见习教学过程性评价,制定了《第一临床医学院见习(实验)课程成绩评定办法》,根据专业培养计划,见习(实验)课为有课程号的独立课程,需单独评定学生成绩;学业考核成绩评定方式可综合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技能考核、结课考试等多种方式评定。
4.修订课程大纲,规范专业授课为规范医学临床课程授课,在医学院统一组织下,学院组织各教研室主任、教学专家对2015版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农村订单定向、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专业各门临床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核,确定了最终 2015 版课程大纲。
(三)做好教师队伍建设1.教师资格管理2017年第一临床医学院组织教师120名参加甘肃省教育厅举办的“教师岗前培训”;为选拔优秀的青年医护人员进入我院师资队伍,促进人才队伍建设,规范教学行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全面提升我院教育教学质量,对2017 年通过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63名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能力测试;69名教师获教师资格认定。
为完善我院教师资格人员信息管理,在2014年全院教师资格人员信息统计的基础上对已经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人员进行了第二次信息统计,建立了准确的教师资格持有人员信息库,截止2017年底,全院教师资格人员总数达到432人。
2.青年教师讲课比赛2017年11月举行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促进了学院青年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以赛促教、示范引导、评比交流,是对所有参赛教师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考核。
选派4名青年教师参加兰州大学医学院第四届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四名教师均获得三等奖。
3.青年教师学习学院积极支持教学骨干、中青年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学习国内知名医学院校教学改革及教学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促进我院教学及管理水平的提高。
2017 年选派20 余名教师到外校参观、学习,学习内容涉及PBL 教学、慕课建设、BTS 课程、医学整合课程建设、急救技能等内容。
并邀请5 名院内外教学专家面向全院青年教师开展示范性带教,引导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创新。
4、教研室主任、副主任选聘为加强我院医学教学管理工作,提升医学教研室整体水平,适应新形势下临床医学发展的新要求,根据《兰州大学医学院临床教研室主任、副主任任职条件及岗位职责》,学院开展并完成新一届教研室主任、副主任选拔聘任工作,有效保证了一线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5.评先评优2017 年我院 7 名教师获评“2017 年兰州大学优秀实习指导教师”。
我院 1 名教师获评“2017 年兰州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评选2016 年优秀教研室10 个,优秀带教教师10 名。
(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证校园安全稳定工作1.2017年学院共发展党员37人,转正党员63人。
完成九个学生党支部的党员发展与转正材料审核、谈话记录、学生党总支审查、医院党委审批、校党委组织部报备及党员信息数据库维护、统计、党费收缴等党务工作。
2.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职业防护等培训。
对实习生进行规章制度、积极心态、沟通能力、情商和职业礼仪等内容的岗前教育,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实习过程中感到很实用,整体表现也较往届生有所进步,得到了临床老师的认可。
3.加强对贫困生、少数民族学生、成绩落后学生的关注与关心,学工组老师经常与学生谈心谈话与家属沟通,做好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