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说专业PPT
固。发达国家发展旅游业的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旅游的大众化、普遍化便开始迅猛发
展。我国已经接近于这一临界值,这说明我国的大众旅游时代很快就要到来。按国际惯例,国际旅游收入与国 内收入的比例为1:8或1:9,我国目前仅达到了1:2.35,国内旅游的潜力很大。 2.旅游业的持续升温和快速发展与旅游专业人才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据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预测,
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世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中国未来十年,每年将增加旅游从
业人员一百万人,而中国的旅游院校每年仅能提供十万名毕业生,旅游专业人才紧缺。旅游人才的短缺,为旅 游院校的兴建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3.旅游业的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支撑各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旅游市场急需一批高层次的专业管理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 (2002年)
城市休闲产业:茶馆、酒吧、咖啡厅等的经营管理
旅游管理专业(导游方向)(2009年)
涉外旅游专业(2007年) 导游与旅游管理专业(2001年) 酒店管理专业(2004-2007两年制,2008-三年制)
森林旅游专业 (1996年,中专)
一、旅游管理专业的顶层设计
一、旅游管理专业的顶层设计
的潜力。 3.专业教师职称学位结构趋向合理,理论研究和实践能力有明显进步。达到 100%的硕士学位,形成高、中、初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4.教学改革成果突出,探讨和总结出有学院特色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5.实验室建设达到省内同类学校先进水平,拥有一批知名度高的旅游企业为 校外实训基地。
二、专业调研与专业定位
(一)总目标 经过学院示范建设,旅游管理专业已经建设成师资过硬、教 学设施齐备、教学方法、手段先进、具有较稳定的办学规模、集 校、政、企于一体、在高职旅游教育中具有示范和带头作用的品 牌专业。为全国旅游业输送更多理论扎实,技能过硬,一专多能, 知行并重,能够适应现代旅游行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基层管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旅游管理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中按照“以就业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进行三段式培养人才。即:酒店 业务—0.8+0.2—半年在学校学习,半年在学校和酒店进行工学结合学习和实 践;旅行社业务—0.8+0.2—半年在学校学习,半年在旅行社进行工学结合实 践;旅游管理—0.5+0.5—半年在学校学习,半年在酒店、旅行社、风景区等 旅游企业顶岗实习。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结合上。学习与工作结 合:体现为职业核心能力的学习、培训过程与工作岗位结合,构建“边工作 边学习,为工作而学习”培养模式,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后, 安排2个学期直接到用人单位的具体岗位顶岗实习,在实际工作实践中深化对 知识的理解,提高专业技能。学校与企业结合:校企合作共同组建专业建设 指导委员会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双方签订培养协议,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 并在企业设立实训基地、就业基地。双证结合:把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 证书体系衔接起来,以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突出实践动手能力 的培养,以此来组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当前旅游人才市场上服务性人才偏多,而高层次管理人才则奇缺,需求出现结构性不均衡,从事旅游营销、经
营、策划、规划、开发和会展的高级人才严重不足,全国年均缺口达到上万人。 4.良好的就业和收入预测,更多的学生愿意选择旅游管理专业学习。业内人士指出,旅游业是一个充满诱 惑力的黄金产业,在未来十年内,从事旅游酒店管理人才、导游和旅游社管理人才等高级旅游专业人才,将成 为令人羡慕的高薪一族。良好的就业和收入预测,会使与旅游密切相关的职业成为莘莘学子追求的职业,会有 更多的学生愿意选择旅游管理专业学习,选择在旅游行游管理教研室
一、旅 游 管 理 专 业 的 顶 层 设 计
二、 专 业 调 研 与 专 业 定 位
三、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构 建 与 实 施
四、课程开发体系的开发、建设与实施
五、 专 业 建 设 的 保 障
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作
旅游行业:会展策划与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 高尔夫经营与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管理方向:商务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科技管理
二、专业调研与专业定位
(三)社会对旅游专业需求状况
旅游服务业专业人员认为企业对学校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学生应该提高个人素质,以满足旅游企业对学生的要求 (2)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主动性,掌握与客人沟通的能力 (3)熟练掌握旅游行业主要岗位的技能技巧
(4)能懂一定的外语
(5)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1.旅游产业是当前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它对 经济的拉动、对社会就业的带动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2.据预测,未来10年间,我国旅游产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到2020 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因此,作为世界 三大经济支柱产业(石油业、汽车业、旅游业)之一的旅游产业,在今后几年甚 至几十年内必将保持着蓬勃的发展势头。 3.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环太平洋经济圈的崛起,我国和全球特别是亚太国家 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给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
理人才。
一、旅游管理专业的顶层设计
(二)预期目标
1.本专业形成品牌效应,有较高的知名度,成为陕西省旅游企业中、基层管
理人员培养的摇篮。每年招生数稳定在120-160名左右,新生报到率高。 2.本专业的毕业生人格健康,动手能力强,专业理论功底深厚,就业率高达
100%。上岗以后能短期内适应岗位工作,同时有良好的职业可持续发展
4.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各行业对外开放的连动效应,不仅为旅游
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更为旅游产业的对外开放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动 力。 5.另外,我国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也为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二、专业调研与专业定位
(二)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分析和预测
1.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使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
二、专业调研与专业定位
(四)专业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良好 的职业道德,熟悉旅游管理基本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旅游企业服务与 管理中的操作技能,具备基本的外语交流与沟通能力,能在旅游行政 管理部门、旅行社、风景区、旅游星级酒店、旅游培训部门等从事行 业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酒店经营管理、旅游产 品开发与营销等及相关技术工作的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