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说专业PPT
旅游行业:会展策划与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 高尔夫经营与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管理方向:商务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科技管理 城市休闲产业:茶馆、酒吧、咖啡厅等的经营管理
旅游管理专业(导游方向)(2009年) 涉外旅游专业(2007年)
酒店管理专业(2004-2007两年制,2008-三年制)
森林旅游专业 (1996年,中专)
在课程编排上遵循“工学交替”规律,按照课程性质分为三段式工 学交替进行,即:
四、课程体系的开发、建设与实施
1.第一阶段:酒店服务与管理 实施时间:第一、二学期 培养目标:通过基本素质教育和酒店技能实训及真实环 境中的教学与 实践,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具备酒店服务员 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为以后的职业成长奠定基础。 职业岗位群:前厅、客房、餐饮等对客服务及营销岗位 核心能力:酒店对客服务能力、培训督导能力、管理能力 培养途径:理论学习、校内实训、顶岗实习 相关课程:饭店管理概论、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 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心理学、茶艺、调酒等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旅游管理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中按照“以就业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进行三段式培养人才。即:酒店 业务—0.8+0.2—半年在学校学习,半年在学校和酒店进行工学结合学习和实 践;旅行社业务—0.8+0.2—半年在学校学习,半年在旅行社进行工学结合实 践;旅游管理—0.5+0.5—半年在学校学习,半年在酒店、旅行社、风景区等 旅游企业顶岗实习。
一、旅游管理专业的顶层设计
一、旅游管理专业的顶层设计
(一)总目标 经过学院示范建设,旅游管理专业已经建设成师资过硬、教
学设施齐备、教学方法、手段先进、具有较稳定的办学规模、集 校、政、企于一体、在高职旅游教育中具有示范和带头作用的品 牌专业。为全国旅游业输送更多理论扎实,技能过硬,一专多能, 知行并重,能够适应现代旅游行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基层管 理人才。
(一)总体思路 “工学交替”模式课程体系根据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计的思想,根
据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构建将专业核心课分为酒店业务、旅行社业务 和旅游管理。根据项目化课程设计方法,以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分析 为参照点,将每门课程设计为若干项目,根据每个项目工作任务中活 动与知识关系,构建知识和技能模块,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将理论与实 践教学融为一体。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教学时间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教学地点
学校 学校、企 业
学校 学校、企业
学校 企业
教学内容
基本素质 酒店业务 导游接待实践 旅行社业务实践 旅游管理 顶岗实习
学生角色
学生 学生、准员工
学生 学生、准员工
学生 学生、准员工
四、课程体系的开发、建设与实施
二、专业调研与专业定位
(三)社会对旅游专业需求状况
旅游服务业专业人员认为企业对学校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学生应该提高个人素质,以满足旅游企业对学生的要求 (2)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主动性,掌握与客人沟通的能力 (3)熟练掌握旅游行业主要岗位的技能技巧 (4)能懂一定的外语 (5)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结合上。学习与工作结 合:体现为职业核心能力的学习、培训过程与工作岗位结合,构建“边工作 边学习,为工作而学习”培养模式,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后, 安排2个学期直接到用人单位的具体岗位顶岗实习,在实际工作实践中深化对 知识的理解,提高专业技能。学校与企业结合:校企合作共同组建专业建设 指导委员会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双方签订培养协议,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 并在企业设立实训基地、就业基地。双证结合:把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 证书体系衔接起来,以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突出实践动手能力 的培养,以此来组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二、专业调研与专业定位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1.旅游产业是当前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它对
经济的拉动、对社会就业的带动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2.据预测,未来10年间,我国旅游产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到2020
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因此,作为世界 三大经济支柱产业(石油业、汽车业、旅游业)之一的旅游产业,在今后几年甚 至几十年内必将保持着蓬勃的发展势头。
3.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环太平洋经济圈的崛起,我国和全球特别是亚太国家 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给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
4.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各行业对外开放的连动效应,不仅为旅游 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更为旅游产业的对外开放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动 力。
5.另外,我国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也为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2.旅游业的持续升温和快速发展与旅游专业人才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据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预测, 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世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中国未来十年,每年将增加旅游从 业人员一百万人,而中国的旅游院校每年仅能提供十万名毕业生,旅游专业人才紧缺。旅游人才的短缺,为旅 游院校的兴建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说专业
(旅游管理专业)
1、 秋 天 , 落叶 飘洒在 小院里 ,看上 去像给 小院铺 上了一 层‘叶被”。无花果 挺 着 它 那 光 秃秃的 枝权和 几个残 留在枝 头来不 及成熟 的果子 ,在萧 瑟的秋 风中轻 轻 摇 摆 , 仿 佛在说 产冬天 就要到 了,我 要睡觉 了,明 天春天 再见! ”葡萄 和桃树 也 已 谢 尽 了 叶片, 只剩下 互相交 错的枝 条。曹 帚苗己 经割去 ,只有 草蓦, 还在一 片 金 黄 中 抖 动着不 甘凋谢 的绿叶 。 2、 秋 季 的 天使 ,穿着 薄如蝉翼的秋雾凉衫 , 来 到 了 大 自然。 她趁着 大地来 不及叠 起天使 馈赠的 雾衣, 就挥动 神笔, 将赤、 橙 、 黄 、 绿 、青、 蓝、紫 融为一 气。而 后,一 往情深 地挥洒 在万物 之上。 当雾退 云 消 , 初 升 的朝阳 惊奇地 发现: 哦!迎 接它的 ,竟是 一派赫 然金黄 ! 3、 清明 刚 过 , 苹 果 树的枝 头上就 长出了 无数花 骨朵。 花骨朵 呈浅红 色,是 那样鲜 艳,那 样 可 爱 。 随 着大气 变暖, 花骨朵 逐渐长 大。4月 下旬, 苹果树 上的花和其它花儿一 样 , 争 先 恐 后地开 放了, 一眼望 不到边 的苹果 园变成 了花的 海洋。 远远望 去,红 彤 彤 的 一 片 ,春风 一吹香 飘万里 。这无 边的花 海,不 但招来 了成群 的蜜蜂 采蜜, 也 招 来 了 成 千上万 的游客 来观赏 拍照。 4、 如 今 , 秋风又 起,树枝树叶交织出 金 色 的 育 窿 ,落叶 遍地, 踩上去 很柔软 ,好像 此时此 刻不胜 凉意的 心情。 5、
3.旅游业的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支撑各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旅游市场急需一批高层次的专业管理人才。 当前旅游人才市场上服务性人才偏多,而高层次管理人才则奇缺,需求出现结构性不均衡,从事旅游营销、经 营、策划、规划、开发和会展的高级人才严重不足,全国年均缺口达到上万人。
4.良好的就业和收入预测,更多的学生愿意选择旅游管理专业学习。业内人士指出,旅游业是一个充满诱 惑力的黄金产业,在未来十年内,从事旅游酒店管理人才、导游和旅游社管理人才等高级旅游专业人才,将成 为令人羡慕的高薪一族。良好的就业和收入预测,会使与旅游密切相关的职业成为莘莘学子追求的职业,会有 更多的学生愿意选择旅游管理专业学习,选择在旅游行业发展。
四、课程体系的开发、建设与实施
(二)课程体系内容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工学交替”模式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专业平台 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选修课。
必修课 选修课
公共课 专业平台课
专业核心课 专业拓展课
军训、入学及毕业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体育、计算 机应用基础、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高职语文、就业指导
旅游美学、高尔夫经营管理、旅游策划、会展经营与管理、 管理学原理
四、课程体系的开发、建设与实施
(三)形成“三段式”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学生所面向岗位群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求,进一步分析要达到要求所必
二、专业调研与专业定位
(二)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分析和预测
1.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使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 固。发达国家发展旅游业的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旅游的大众化、普遍化便开始迅猛发 展。我国已经接近于这一临界值,这说明我国的大众旅游时代很快就要到来。按国际我国目前仅达到了1:2.35,国内旅游的潜力很大。
四、课程体系的开发、建设与实施
3.第三阶段:旅游管理能力培养 实施时间:第五、六学期 培养目标:通过旅游企业管理类课程的学习及模拟操作,使学生的管理技能、 管理意识得到提升,同时通过在企业较长时间的顶岗实习,使学生 具有一定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初步具备担任管理岗位的素质能 力。 职业岗位群:旅行社、酒店、风景区、旅游行政部门综合管理岗位(部门经 理)。 核心能力:公共关系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 力、经营管理能力 培养途径:理论学习、顶岗实习 相关课程:旅游风景区管理、旅游风景区开发与规划、人力资源管理、旅游财务管理、 旅游信息系统管理、旅游公共关系
桂林秋
旅游管理教研室
一、旅 游 管 理 专 业 的 顶 层 设 计 二、 专 业 调 研 与 专 业 定 位 三、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构 建 与 实 施 四、课程开发体系的开发、建设与实施
五、 专 业 建 设 的 保 障 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作
旅游管理专业 (2002年)
导游与旅游管理专业(2001年)
二、专业调研与专业定位
(四)专业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