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届高三年级阶段考试试卷地理科试题时量: 90分钟 满分: 100分、单项选择题。
(每题 2分,共 44分)图 1 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
读图回答1.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 )A. 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B. 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C. 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D. 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2.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防雨保温B. 节约耕地C. 安全防御D. 就地取材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
待到大 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 ( 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
太白 山为秦岭主峰,海拔 3767 米) 。
据此,回答 3 题。
3. 太白山 ( )A. 又密又高的树木在稀树草原B. 山麓降水量比北坡山腰少C. 南麓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 树木大稀大矮处为针叶林带图 2 示意 2015 年 3 月 9 日— 22 日台风“帕姆”的移动路径。
读图,回答 4 题。
1~ 2 题。
A. 研发人员数量偏低B. 制造业从业人口数量偏低C. 技师技工数量偏低D. 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偏低5. 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新老顺序排列 , 依次是( )A. 雪宝顶、太白山、点苍山B. 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 太白山、雪宝顶、果洛山D. 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6. 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 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 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甲省乙省 丙省 丁省 耕地面积 (万公顷 ) 414.95814.07 528.18588.31 水资源总量 ( 亿立方米 ) 1 789.4 268.4 910.3 778.5A. 甲省7. 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人才资源强国。
技师技工一般是通过中等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的 积累成长起来的。
图 4 为 2013 年中、美、日、德四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 术教育的人口比例。
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 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4. “帕姆”( )A. 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B.C. 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D.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 示。
据此完成 5 题。
移动路径受控于西风漂流 生成于西南太平洋热带洋面 1次冰期 (末次冰期 ) 、2次冰期和 3次冰期 ,如图 2所图 5 为华北某城市 2003 年和 2013 年供水、用水对比图。
读图回答 8~9 题。
8. 与 2003 年相比 ,2013 年( )A. 供水总量增加B. 环境用水提高幅度最大C. 用水结构稳定D. 水资源利用率下降9. 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 ( )A.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B. 降低用水的使用成本C. 利于改善生态环境D. 利于地下水的 开采图 6 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
读图 , 回答第10~11 题。
10.图中 ( )A. 甲处水量丰富,适宜修建水库B. 乙处河道弯曲、流速慢 , 适宜修建水库C. 丙处流量稳定 , 河流的落差小D. 丁处冰川融化不影响湖泊水位11. 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 , 图中 ( ) A.冰川地处新疆 , 覆盖范围沿山谷延伸B. 地物按 1∶2000 万比例描绘 ,特征粗略C. 径流季节变化大 , 但不会产生洪涝D. 入海口位于北回归线 , 难以建港口图 7 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A .大气降水B .永久冰川融水C .地下水D .季节性冰雪融水13. 该河流最有可能是( ) A .珠江 B .塔里木河C .乌苏里江D . 黄河14. 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
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 后,与拆坝前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有( )12. 该河流 4 月最主要补给来源为( )12~13 题。
A.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增大 B .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下降C.坝址下游的汛期洪峰流量减小 D .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 , 分为南北两支。
冬季 , 西风气流南移 , 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 , 带来暖湿气流。
读图 , 回答 15~16 题。
15.在我国 ,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 相持不下 , 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 A. 气旋 B. 暖锋 C. 准静止锋 D.冷锋16.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 , 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 )A. 阴雨连绵B. 暴雨如注C. 风和日丽D. 晴雨无常图 9 示意北半球夏季 4 个气旋的移动路径。
读图,第 17 题。
17.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④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移动路径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影响B.③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C.②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D.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
图 10 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
完成 18~19 题 .18.“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 A. 自然植被改善 B. 地下水流向绿洲区C. 风力侵蚀减弱D. 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19.“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 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C.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D.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冷湖”是丘陵地区山谷中冬、春季节微风晴夜因近地面空气的长波辐射冷却而形成的近地面逆温现象。
我国江南丘陵山谷中出现的“冷湖”经常使种植的柑桔遭受冻害。
图1 为冬、春季节微风晴夜江南丘陵山谷出现的气温分布模型,a、b、c、d 代表等温线,且数值 a>b>c>d。
图 2 为江南丘陵山谷一次超强寒潮过境的微风晴夜测得的不同地形部位气温变化过程曲线。
读图,完成 20~22 题。
20.春季江南丘陵山谷地形中通常最迟出现植物发芽、开花的地方是()A.甲 B .乙C.丙D.丁21.江南丘陵地区大量种植柑桔,柑桔受冻害的临界低温是-8 ℃。
图 12中,若按“冷湖”逆温垂直递增率 1 ℃/20m 计算,则该山谷种植柑桔的地方到谷底的相对高度至少为()A.24 m B.40 m C.6 m D.60 m22.同样的寒潮国境如果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春天最可能产生的现象有()A.雾霾 B .冻雨C.沙尘暴D.雷电长铁一中 2018 届高三年级阶段考试试卷地理科答卷时量: 90分钟满分: 100分、单项选择题。
(每题 2分,共 44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综合题(共 56 分)23.(10分)冻融泥石流是冻土地区最重要的物质运移和地貌作用过程之一。
一般发生在数度至十余度的斜坡上。
当冻土层上部解冻时,融水使主要由细粒土组成的表层物质,达成饱和或过饱和状态,从而使上层土层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重力作用下,沿着融冻界面向下缓慢移动,形成融冻泥流。
图为“冻融泥石流形成示意图”。
(1)冻融泥石流与降雨泥石流相比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 4 分)2)分析冻融泥石流形成条件。
( 6 分)24.(22 分)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分析甲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
( 8 分)2)分析甲地沼泽广布的原因。
( 4 分)3)分析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
( 2 分)4)分析甲河段航运价值。
( 8 分)25. (8 分)有中亚明珠之称的伊赛克湖位于天山山脉北麓,中国古称图斯池、热海、清池, 终年不结冰,以“热湖”著称,气候温和干燥,年降水量约 200—300 毫米,部分地区可达800— 1000毫米,湖面以下 7 米处有被淹没的古城遗址。
玄奘西天取经西行时曾经路过这里, 并且留下了世界上有关伊赛克湖的最早记载:“山行 400 余里至大清池。
周千余里,东西长,南北狭。
四面负山,众流交凑,色带青黑,味兼成苦,洪涛浩瀚,惊波汨忽,龙鱼杂处,灵怪间起。
所以往来行旅,祷以祈福。
水族虽多,莫敢渔捕。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伊赛克湖以“热湖”著称的原因( 4 分)2)伊赛克湖区年降水量分布不均的主导因素。
( 2 分)3)推测伊赛克湖的形成原因。
( 2 分)26.(16 分)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 15 为库布齐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库布齐沙漠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裸岩 , 这种岩石成岩程度低 , 沙粒较大 , 沙粒间胶结程度差 , 结构强度低 , 遇雨即溃 , 逢风即散。
材料三 在 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 , 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引起了世界关注。
图 为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示意图。
1) 结合材料,分析库布齐沙漠沙尘暴频发的原因。
( 6 分)2)与库布齐沙漠相比 , 巴丹吉林沙漠治理的不利条件。
( 4 分)3)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什么 , 分析该模式在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6 分)长铁一中 2018 届高三年级文科地理参考答案( 10 月) 一、单项选择题( 44 分)1.A 2.C 3.B 4.D 5.C 6.B 7.D 8.B 9.C 10.D 11.B 12.D 13. C 14. B 15.C 16. C 17.A 18 .B 19.C 20. A 21.D 22. C二、综合题 (56 分)23. (10 分)(1)(4 分)规模相对小,破坏力弱,缓慢移动(2)( 6分) a 在数度至十余度的斜坡上 b 温度上升冻土层上部解冻 c 融水使主要由细粒土 组成的表层物质,达成饱和或过饱和状态,使上层土层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1624.(22分)(1)水文( 4 分):水量季节变化大,春汛和夏汛为主,含沙量小,有结冰期水系( 4 分):流程长,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呈树枝状,图中干流从北向南流(2)(4 分)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河水泛滥。
(3)(2 分)湿地调储(沼泽削峰补低,与河流水互补)(4)( 8分)航运价值小( 2 分)。
河流有夏汛春汛,水量季节变化大;汛期短枯水期长;冬季有结冰期,河流断流;为沼泽区,地广人稀,市场狭小等(自然原因两点 4 分,人文原因 2 分)。
25.(8分)(1)(4 分)湖泊水量大,深度大;湖水盐度高,为高山内陆咸湖(2)(2 分)地形(3)(2 分)地壳运动断裂下陷26.(16分)(1)(6 分)多裸岩岩石容易风化侵蚀 , 成为沙漠形成的物质来源(必答);气候干燥;冬春春季大风日多且集中。